再见中财
文章来源原国际业务处     作者彭超     日期2014-06-16     点击量1934

  一直未敢下笔,因为离别总是伤感的。相信每一个离开了或者曾经离开过的人,心中都有爱有恨,何况我在这里度过了近七年的时光。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段时光,我把青春最美好的部分给了中财。不敢妄想我做了多少贡献,心中愧悔难平,对于中财的国际贸易发展,所为寥寥,也只能抱憾余生。

  中财就好比一栋大厦,中财的成功在于边总的战略眼光与全局把控,在于大厦柱子的坚实,在于那么多人甘于为中财梦而不倦地奋斗。可惜的是,一栋大厦柱子只有那么多,所以营盘如是,砖瓦却不断地流失。诚然,我相信留下的都是中流砥柱。如基石不坚,柱子亦无可依靠,大厦危矣。中财是一个成功的公司,但希望中财事业基业常青。时常看到国家深改的新闻报道,总觉得中财也到了这种地步。回生,才能更强。这也是我离开的原因。

  各种固化,各种僵化,总感觉与这个时代脱节。不管是迫于生活,还是因为年纪的原因,我自己心中还是有一些抱负的。而且我也知道,很多曾经的同事心中也还有很多梦想。可是,在中财却只能苟且的过着。我相信一个没有抱负和远见卓识的公司是走不远的,而这个公司没有怀揣梦想的员工,也就好比行尸走肉般失去了灵魂。当然,眼光局限,能力局限,我看到的未必是真实。

  无论如何,我衷心希望和祝愿曾经的那些同事以及中财所有人,都有一个好的发展,衷心希望中财不断成功!也由衷地感激中财,感激那些人和事!

  正如中国高速发展的时代也许一去不复返,建筑业尤其商品房这一块,再不可能像前一个十年了。其实,稍有逻辑理性思维的人都知道,中国城市中的房子到底过不过剩。诚然,中国的城镇化还有很大的空间,问题是有多少农民负担得起这么高昂的价格?用这个城镇化去填充一二线城市的空档是不现实的。唯一可以接棒的,只是刚需。可是,当我们老去,下一辈人有多少人需要刚需?一辈人的时间,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一定会风起云涌。中财的发展依附于房地产市场,至少目前如此。中国必须要而且注定要离开粗制滥造的时代,而不断往产业链更高端移动,这也是中国深层次改革的动机。中财呢?无论型材还是管道,有多少创新?有多少在引领这个行业的发展?这几年国内型材市场越来越差,指望国有企业来引领中国这个市场以及行业,至少是不现实的。以中财目前的地位,置此而罔闻,也许终会累及自身。当然,躲在领头羊身后追赶,等市场对新产品有一定认可了再发力,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策略。但不愿意承担,不开拓创新,三星手机也会陨落。

  上海国贸以前还比较专注于追踪国际国内前沿发展趋势,至少还熟悉欧标、国际标准。我们始终在自己的篮子里摇晃,以为看到的就是、应该是这样的。难得一遇出去探访的机会,也变成了到此一游。当我们大部分客户都是等来的,大部分市场概况是客户告诉我们的,我们何敢妄谈市场与营销?实德虽深陷泥潭,但其国际贸易部的专业素质只能让我们汗颜,更不用说联塑公元等。努力让自己变得专业,这本身也是国际贸易业务的一部分,只有体现出专业性,才能较容易地取得客户的信任。格局有多大,眼光有多远,市场就有多大多远。

  中国的发展,生活方面不说,尤其经济金融活动,无疑都是在学欧美发达国家。房地产未来的走向,会不会亦如此?这是一个信息过剩的时代,也是一个高速迭代的时代,风起云涌都在不经意间,曾经我们以为的那些管理精良的国际大公司,都在很短时间内倒下甚至消逝,没有人能够躲避。房地产甚至整个建筑市场,至今还很传统,但变化因子却一直在暗中累积,将来房子在网上卖,不是没有可能。苹果手机的出现,曾今不可一世的诺基亚黑莓等一干高富帅,瞬间坠地。将来一定需要windows系统吗?微软确实在变,因为走在下坡路上。未雨绸缪,顺势,也许会更强!

  一点点浅薄不成熟的思考,是为曾经中财人最后的一点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