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理团队(四)
  •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管理团队专辑 > 管理团队(四)
我的反省
文章来源福州广角     作者李彦芝     日期2014-01-13     点击量2159

  一、接地气

  最近闲暇时和不同行业朋友见面谈天,听听不同层面的人对今年都有怎样的感悟,做一个旁听者和分享者。我认为人的富足,除了要有财富的积淀,更要有文化涵养,才能算的上幸福。固定的工作环境、模式和内容,容易让自己进入按部就班的笼子里,没有改变,谈何创新。思考的不够,就不可能对某一件事有真知灼见的看法。

  怎样才能改变自己?

  先要接地气。地气没有接上,人的精气不足,没有上下贯通的本领,怎么能连接客户、抓住银行,怎么会有业绩呢?那什么是地气?我是否接地气了?前些天和某处长喝茶,讲到单位在学习“八风、四得”的感悟,他说脚踏实地的从本职工作入手,不浮夸,接的了地气那才是实实在在的做事。映照在工作上,也是如此。只有深入市场、贴近客户、熟悉金融产品,脚踏实地的去考虑问题,才能讲方法、讲要求。

  二、自知者明、胜己者强

  自知的人是有主心骨的人,不会因外界的迷惑而随波逐流或者放任自己。自知之后,要知行合一,这也是中财文化的精髓。知道和做到是两个层面,有时候嘴上说的好听,对于工作的安排满口答应,但要时常扪心自问做到了吗。调整自己的步伐,在前进的路上要常常内省纠错,头脑才能保持清醒。另外,不要去攀比别人如何,而要眼睛向内看自己,比自己,能够克服自己的软肋才是一个自强的人。

  三、市场、风险和机会

  今天又看了一遍边总《论广角之经营》,结合我这一年业务工作的开展,对市场、风险和机会有了一些新的想法。这一年业务开拓上,多是局限在熟悉的人和熟悉的圈子里。认为只有自己熟悉的银行介绍的业务才是靠谱的,才敢进一步对接,而企业自找上门或者同行业介绍多少都抱有排斥的心理。这样的风险观不仅局限了业务的拓展,也造成心理上没有勇气正面风险、防范风险。最后业务就成了纸上谈兵和模板演示了。而真正的市场是没有局限的,我们的两个市场一个是客户(企业)、一个是银行,两种不同形态的市场要用不同的方法分层级的对接才能良性循环,有交点也有支点。立足于客户,做好客户的融资顾问,在客户的日常经营中能够为其提供建议和指导,这才是好业务员要有的内功。有时候工作不顺心、业务做不起来时,就会自然而然的推到“市场”上。认为我的市场和别的地方不一样,一句“这儿市场上没有大型制造业,很难找到那么多有**的单子”作为没有业务的借口。而市场到哪都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难点。为什么别人能有突破口,我没有?这不是市场的问题,而是我的问题,是人的问题。进一步让我感觉到市场的原因是次要的,中财有这么好的集团实力和平台,再这样浪打浪收、无所作为,不仅浪费了时间更会让人丧失斗志、久而久之就是看着身边的同事一波波的来、一波波的走,各自混日子、碌碌无为。想到这种境地不禁打一个冷颤。2014年我的工作思路要顺势而为,在公司的节拍下,在坚持中财有所不为(非标不做)的原则下,牢牢抓住标准业务狠下功夫,做到企业和银行联动。风险的控制,不仅是一个人的问题,更是一个团队体质、机制的问题,要群策群力才能完胜。
  有时候一笔符合公司标准的有效信息接来了,最后因为签合同、印鉴掌控、中间费用、操作时间等等细节的问题而最后放弃时,多少都会让业务员有一种无奈的感觉。当然既然不做或者做不了,就有不做的理由。这就是中财特色的否决机制。要学会站在客观的角度去总结问题,从标准、操作层面去复盘一笔业务,从心底里理解公司,才能做到心平气和的做业务。真正做到快乐工作、快乐营销。

  市场、风险和机会,这三者是一个联系体,我们在市场上做着高风险高收益的业务,对市场的敏感性要很强,嗅觉要灵敏,否则机会就是从指缝中无声无息的溜走。到别人的碗里就是丰盛的晚餐。我相信中财那句“市场不相信眼泪”,有想法,坚持想法的做下去,我相信就会改变。

版权所有 © 中财招商投资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