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理团队(三)
  •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管理团队专辑 > 管理团队(三)
我的反省
文章来源浙江中财管道     作者王玲燕     日期2016-07-20     点击量2026

  一、关于自动化作业的一些感悟

  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CPS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发展,我国制造业与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融合不断加快,新一轮智能化工业革命已然来临。

  在制造业面临经济下行的寒冬中,智能制造,降本创新是提高竞争力的第一因素,我们所能做的是要依托自身,争取资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技改工作,如此大环境下,机器换人项目呼之而出。我跟踪此项工作以来,但凡出门潜意识里增加了一个新习惯,看看人家有没具有新意的自动化设施代替人工操作,老习惯当然是看所用管道系统是否中财制造。自动化方面我们还没有走在行业最前端,但也要跻进前列,二十年的沉淀与厚积也不允许我们落后于人。

  我的家乡是一个产龙井茶的美丽小山村,家家户户有茶园、茶机,曾经全部依赖于手工制茶,采茶旺季通宵达旦是常有的事。现在通过集体合作、规模种植,成立茶叶公司规模化经营,在采茶工紧缺和人工成本高涨的情况下,为了寻求发展,茶叶公司果断地采用“机器换人”和手工炒制共存的制茶模式,从茶叶采摘到炒制全部实施机械化,制茶效率从1.5公斤/人.天提升到400公斤/人.天,效率可见一斑。机器换人替换了98%的劳动力,留2%人工(高级炒茶师)主要用来加工高档手工制茶,手工茶价格是机制茶价格的4倍左右。所有投入的成本一年内收回。家乡的变化惊到我了,让我重新认识了她--曾经养育了我的山背黄土地。

  从跟踪几个月来看,我们也在一点点的进步,但步子可以再大些,进度可以再快些。从中感悟到二点:团队很重要,眼界很关键。任何一个项目都需要团队成员的智慧集成和力量凝聚,齐心协力、一气呵成;同步我们需要积极学习、博采众长、创意创新,走出去开眼界,请进来学习,都是开启我们智慧火花的良方,在某个思维的触碰下瞬间迸发,豁然开朗。

  二、关于人才培养

  历经二年的置换更替,终于把部门的人员素质提升了一个层次,本科率从25%上升到了70%,当然文凭不代表全部,仅仅反映基本素质而已,但从后续招进的三位本科生而言,均是不错的好苗子,具有培养的潜力。多年的人员流动性偏高现象好转,逐步趋于稳定,这一点上,有些欣慰。但这只是组织中的一角,从全公司来看,人才培养力度远远赶不上人才需求的速度,新项目新产品的推出及新生产基地的扩增,我们的人才供给已经青黄不接,如何做好人才梯队建设是我们每一个经理人最重要的一个任务。

  人才培养,我们可能面临一个选择,是从外面招一些空降兵好还是从内部培养好。表面上看,空降兵的好处显而易见,拿来就可以用。而自己培养呢,好像是一个漫长而无效的过程。但是我相信,从公司的长远发展来看,最好的办法是自己培育人才。一个人的潜能是很大的,如果给他一个机会,让他把自己潜能发挥出来,一个人可以做很大的事情,我们不要低估下属的潜能,或许他会给你一个惊喜。招进来也好,引进来也罢,注入新鲜血液置换更替的同时,我们需要逐步建立一个不依赖于任何个人的人才复制系统,生生不息,源源而出,人在中财,中财之才!

                               



版权所有 © 中财招商投资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