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理团队(二)
  •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管理团队专辑 > 管理团队(二)
反省
文章来源集团总部     作者沈杰     日期2021-01-11     点击量1200

那天去菜场,选完自己要买的菜品支付时掏出手机,一般都会习惯性地问微信还是支付宝,商家传来一句都可以,我便扫码付了钱,走在回家的路上便在想其实这种场景早就出现,超市、咖啡店等早些年还有好多二维码,不同的二维码对应的不同支付渠道,后面慢慢变得简单扫一个就行,无论你是哪种支付通道,都可以直接买单,那么问题来了是谁把他们整合起来的。

出于好奇,回家查了查,了解到这其实是聚合支付的概念。

这小小的二维码下基本涵盖了现在所有的支付渠道——支付宝、微信、银联云闪付和电信翼支付、百度钱包、京东金融等等。其实聚合支付是区别于上述提到的类似支付宝和微信支付这类第三方支付,他属于第四方支付。

网上有很多这样的文章讲了聚合支付在医疗、教育及出行等行业应用场景,以及在对账、广告及会员营销等的功能,还有聚合支付需要警惕的“二清”模式等等,在这里就不赘述了,我就简单讲讲自己比较关心的“底层逻辑”,这个聚合支付钱到底是先付给谁的,到底是谁在做这个事情,他们做这个事情又从中得到了些什么?

有个很形象的比喻,支付宝类似红色的水管,微信支付则是黑色的水管,商家通过这两个水管往自己的蓄水池里灌水,也就是通过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来收钱,两根水管往水池里灌了一天的水,商家到晚上盘点营收时,需要分别对红色水管和黑色水管进行盘点,如果水管更多即其他支付渠道的掺杂,其统计是非常繁杂的。当然这只是一个门店的情况,如果对于一个老板多个门店,要统计各个门店各个支付渠道的收入更是复杂。

而聚合支付的作用就在于,它把两个水管的通道聚合成一个水管,红色水管和黑色水管的水会流通到一个水管,而这个聚合水管会识别水是从红色水管进来的,还是从黑色水管进来的。对于商家来说,可以直接了解当天的需水量是多少,而且也可以实时了解水都是从哪个水管里进来的,商家不再需要区分水的来源。

其实聚合支付现在很重要的一个主体就是银行,咨询过一些银行从业的小伙伴了解到,的确目前如网上银行、平安银行、民生银行、杭州银行等等,都在从事聚合支付业务。

银行通道,商家收到的钱首先会到银行,再由银行结算后转入商家指定的银行卡账户,一般签约哪家银行通道,就会转入哪家银行的账户。这中间的结算存在时间差,例如杭州银行是T+1天结算,有的银行会存在T+3天甚至更久的,也就是说这种“小额高频”的交易金额会先汇聚到银行,不要小看这笔金额,一旦聚合支付的网络铺开大型菜场、商超等应用场景会给银行带来高额的流水,这笔钱其实是摆账在银行1天到数天进而形成了良好的蓄水池。

再深入点,咨询商户,这聚合支付的二维码其实也不是银行来做的,是第三方聚合支付金融服务公司或者提供“智慧化”改造的数据服务公司等来实现的,聚合支付仅仅也只是这种应用场景智慧化改造的一个环节而已。拿智慧菜场改造为例,这些金融服务公司通过软件和硬件的研发,提供电子大屏、智能云称、聚合支付以及菜品追溯等功能,实现农贸市场的智慧化改造。我想很好的综合了几方面的需求:一是对政府,疫情的加剧政府对于菜品的流向可追溯有了更高的需求,菜品进货云存储及聚合支付很好的解决菜品从哪里来又卖给谁的问题;二是对银行,对于菜场的每个商家都可以让他们开卡,实现“小额高频”的稳定流水,后续还能通过数据形成客户画像,为其提供金融服务;三是对商家,一张二维码收款便捷、对账方便,智慧化改造后环境及购买体验的改良会促进消费;四是对消费者,购买付款便捷,智慧云称,电子屏公示系统等严控缺斤少两,增加购买体验等等。没错这可谓是一箭“四”雕,随之带来的是政府和银行都愿意为其买单,包括补贴和交易的“费率”。

从菜场回想自己的工作,其实也是这样,是否真正的挖掘并满足甲方、乙方、垫资方等各方的需求,从新兴事务中能否更深入一些找到合作切入点,比如智慧化改造无论是智慧菜场还是智慧交通是否会用到我们的产品,再比如现在大数据的存储设备液冷式数据中心是否会用到大量的管道,我们的客户边沿肯定还有可能扩大。石以砥焉,化钝为利,法以砥焉,化愚为智,2021,不忘初心,去看更大的世界。 


版权所有 © 中财招商投资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