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日报(140416)
来源:         作者:         时间:2014-04-16         点击量1299
  财经要闻

  1.一季度GDP今公布或增7.3% 专家称无需出台刺激政策

  中国一季度经济数据尚未公布,便已经引起广泛的议论。据国家统计局安排,今天这一数据将揭晓。市场机构和专家预计,一季度我国GDP增速低于7.5%几成定局,预计放缓至7.3%左右。不过专家分析,二季度经济会有所改善,增速可能走升;中国经济仍处在合理区间,没有必要、也不会因为增速放缓采取刺激政策。

  在3月份和一季度的外贸数据公布后,专家们意识到经济增速可能会预期的差。首创证券研究所副所长王剑辉在接受中新网财经频道采访时预计,一季度经济整体上会低于市场预期,增幅可能在7.3%-7.4%。

  2月底以来,市场机构和投行纷纷对我国一季度经济增速做出预测。中信证券和申银万国都预测一季度经济增速为7.4%左右。稍显悲观的国际投行们,比如美银美林、澳新银行、法国兴业银行和瑞穗证券等则给出了7.2%的较低预测值。

  王剑辉分析,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是多重利素重叠所致。从内部看,当前经济只是阶段性的低迷,更是中国主动结构调整的结果;外部则是国际经济活动放慢,尽管欧洲经济回升,但乌克兰局势对全球市场造成了一定影响;我国3月份出口回落,外部需求不足。

  中金公司则表示,国内需求疲软是经济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3月份PPI降幅进一步扩大至2.3%,环比下降0.3%。专家分析,PPI降幅扩大说明市场需求不旺。

  国家信息中心机构及预测部主任祝宝良也对中新网财经频道表示,一季度经济增速在7.3%左右。经济增速低于预期主要原因是今年以来投资增速逐渐下降,一方面利率水平偏高,另一方面去年底以来,货币和财政政策稍微在收紧;另外需求不足,PPI 同比降幅扩大,反应出钢铁、水泥和玻璃等行业的需求减少,价格下降。但他认为,出口下降对中国经济增速的影响不大,出口下降主要是由于去年的数据不准、基数较高导致。

  尽管一季度经济增速会放缓至政府调控目标之下,但是对于二季度经济市场和专家都显得较为乐观。王剑辉表示,今年二三季度肯定会比一季度有所改善。二季度国内企业开工增加,需求会回升;另外,外部经济逐步稳定的可能性也比较大。

  更有专家直言,一季度的增速下滑只是短期下降,不能因此唱衰中国经济,未来增长潜力仍充足,预计二季度GDP增速将会大幅提升。专家分析,另一个原因是技术因素会是经济呈现自然回升。

  祝宝良对中新网财经频道表示,二季度跟一季度差不多,维持在7.5%的水平;当然有好转的话,也不会好很多,投资增速可能还会继续下降。

  “预计二季度GDP增长7.5%左右,比一季度略有回升。”在中国银行(行情,问诊)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看来,中央明确提出不以GDP增长论英雄,财税体制改革加快和房地产市场降温,地方政府的目标函数、行为模式和投资意愿正在转变;产能过剩、成本上升和效益下滑等对经济短期回升构成制约。

  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铁路货运量、港口吞吐量、日均发电量等多项经济先行指标出现回升,这些数据也显示二季度中国经济会有所改善。

  最近稳增长措施已经陆续出台,财政支出力度在加大,对小微企业的减税优惠也在落实,而投资主要集中在铁路、保障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等方面。祝宝良预计,这些措施对上半年经济增长产生一定的支撑作用。

  针对经济增幅可能放缓,中国领导人已经连续释放信号,不会采取刺激政策。在日前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表示,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7.5%左右,既然是左右,就表明有一个上下幅度,无论经济增速比7.5%高一点,或低一点,只要能够保证比较充分的就业,不出现较大波动,都属于在合理区间。他强调,不会为经济一时波动而采取短期的强刺激政策,而是更加注重中长期的健康发展,努力实现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也有专家表示,经济增速下降并没有伤及就业。据民生证券研究院副院长管清友分析,以前GDP增长1个百分点可以吸纳80万就业人口,目前可以吸纳140万-160万人就业,就业压力不太大。

  央行行长周小川11日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也表示,只要经济增速在宏观调控合理区间,不一定采取重大的调控措施,但微调当然也还是可以的。

  王剑辉分析,货币政策微调的技术性比较强,通过流动性管理,稳定资金价格。而在财政政策方面,主要是把投资放在棚户区、西部基础设施建设,通过这些长期的投资促内需;不能通过刺激制造需求,不为了追求增长而采取刺激措施。

  “经济增速如果保持在7.3%-7.5%,大的刺激政策确实没有必要。”祝宝良表示,尽管一季度经济增速放缓,但也在7.5%左右。不过他提醒,产能过剩、地方融资平台债务和房地产市场风险等问题仍不容忽视。

  2. 八部委发力低价药改革 取消单品零售最高限价
 
  决策层的“药改”力度再加码。昨日(4月15日),卫计委、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商务部等八部委联合发布通知,专门就国内低价药市场供应问题提出对策,发布《关于印发做好常用低价药品供应保障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卫药政发〔2014〕14号)(以下简称《意见》)。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在价格管理上,国家发改委从政府定价范围内遴选确定国家低价药品清单,并实行动态调整。改进低价药品价格管理方式,取消针对每一个具体品种的最高零售限价,且允许生产经营者在一定条件下自主定价。

  在部委有关人士看来,因为此次低价药市场的政策调整,未来部分药品价格可能会出现波动,但这是正常现象,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且能促进药品生产、流通企业的整合。

  近年来,随着质量标准提升和原材料、人工等价格上涨、生产线要求提高,企业生产成本逐年上升,低价药品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低价药品生产供应意愿下降,受“以药补医”的影响,医院缺乏使用低价药品的积极性,导致部分常用低价药品临床脱销断档的现象时有发生。以2013年下半年以来多地甲巯咪唑供应短缺为代表,心脏手术必需的鱼精蛋白、麻醉用药氯胺酮等均出现 “一药难求”的现象。

  根据国家部委有关人士提供的信息,“部分临床常用药品特别是一些经典药出现供应不足甚至断供的情况,是长期以来存在的老大难问题,一直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卫计委、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商务部等八部委此次提出的对策亮点在于,通过价格体系的改革发力,试图纠正常用低价药品的价格扭曲。

  记者获悉,国家发改委将从政府定价范围内遴选确定国家低价药品清单,并实行动态调整。改进低价药品价格管理方式,取消针对每一个具体品种的最高零售限价,允许生产经营者在日均费用标准 (另行制定)内,根据药品生产成本和市场供求状况自主制定或调整零售价格,保障合理利润。各地可根据日均费用标准,确定本省(区、市)定价范围内的低价药品清单。

  接下来,各级价格主管部门将加强市场价格行为监管,做好低价药品生产成本及实际购销价格监测工作,对生产经营企业调整价格频繁或调整幅度过大的要开展专项调查,保障药品价格在合理区间波动。

  在部委人士看来,从行业的角度来分析,《意见》的印发将有利于完善医药产业发展政策,有利于医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利于规范和整顿生产流通秩序,促进药品生产、流通企业的整合。

  除了完善价格体系,据记者了解,在药品储备等环节,亦将推出新举措。具体来看,在常态短缺药品储备的建立上,将进一步完善医药储备制度,建立中央和地方两级常态短缺药品储备。中央医药储备以用量不确定的短缺药品为主,地方医药储备以用量确定的短缺药品为主。卫计委、工信部、财政部、中医药等部门组织筛选储备品种、合理确定储备数量,安排收储资金,保障短缺药品储备及时到位。

  根据国家卫计委透露的信息,《意见》印发后,相关部门正在抓紧研究细化实施办法。国家发改委将确定低价药品的标准,公布低价药品清单;国家卫计委将结合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制定常用低价药品采购、使用具体指导意见,做好与现行采购政策的衔接;工信部将会同财政部、国家卫计委等部门加快建立常态短缺药品储备制度。

  常用低价药品采购与现行药品采购政策的衔接过程较为关键,决策层要求,各地要坚持以省(区、市)为单位的药品集中采购方向,进一步完善采购办法,加强采购机构能力建设,扩展省级集中采购平台功能,严格审核把关,将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常用低价药品生产企业直接挂网,并监督挂网企业执行政策、履行采购合同,为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医疗卫生机构提供服务。要发挥省级药品集中采购领导机构作用,妥善解决相关问题。

  公立医院使用的常用低价药品,由医疗机构与直接挂网生产企业议定成交,实行网上交易,阳光采购,确保采购过程、采购信息公开透明,增强医疗机构在药品采购中的参与度。鼓励公立医院联合采购,发挥批量采购优势。

  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常用低价药品,由省级采购机构汇总基层采购数量,根据采购数量遴选供货企业,或以集中支付的区域(省或市、县)为单位遴选供货企业,鼓励提高集中度。已完成新一轮基本药物集中采购或正处于一个采购周期内的省份,原则上延续已签订的合同不变。

  国家卫计委透露,在短缺药品的定点生产上,目前,甲巯咪唑生产、采购、配送、价格和结算工作已基本规范,满足了全国市场需求。其他品种定点生产工作也正在稳步推进,计划今年6月底前启动短缺药品招标定点生产工作。

  3. 工信部松绑自贸区外资增值电信业务 审批权下放至上海
 
  自上海自贸区挂牌以来,已有包括财政部、证监会、银监会、央行等11个相关部委单独或联合出台了支持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文件,让业界关心的工信部涉及电信业开放的相关意见也于今年年初正式落地。

  昨日 (4月15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工信部发布《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经营增值电信业务试点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是对上海自贸试验区进一步对外开放增值电信业务的有力保障,将有效推进试点工作顺利进行,同时也是对电信领域外商投资审批制度改革的积极探索。
同时,此次《办法》还明确将审批权限由工信部下放到上海市通信管理局,并大幅缩短了审批期限。

  工信部网站此前披露的《工业和信息化部、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进一步对外开放增值电信业务的意见》显示,将在上海自贸区新增试点开放因特网接入服务等四项业务,同时,信息服务业务、存储转发类业务等两项业务外资股比可试点突破50%。

  “工信部支持上海自贸区的意见,表明长期居于垄断地位的电信业务将被众多新进入者分食,许多已经存在于这个市场上的企业将凭借打下的基础抓住机会进行布局,趁机占领新市场。”中投顾问研究总监郭凡礼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称,业务进一步的放开,不是仅为了打破垄断,更重要的是为人们提供更好的宽带服务。现阶段因特网接入服务收费主要以包月为主,不仅打消了一部分用户的热情,还没有最佳配置网络资源。通过加大市场竞争的力度,以市场改进服务,让更多的人愿意消费网络资源。

  据了解,在开放领域方面,根据《意见》,增值电信业务涵盖的八大领域,除数据中心外,包括信息服务业务、国内因特网虚拟专用网业务等七大领域均对外资不同程度开放。

  资深电信分析师马继华也曾表示,“开放”是必然趋势,但需要通过试点视实施效果后方可稳步推行,毕竟这是一个逐步开放的过程。

  “目前将上海自贸区作为试点非常合适,但要在其他地区推行下去,时间上恐怕还要更晚一些。”马继华说。

  据了解,此次出台的《办法》共十三条,主要内容包括:试验区外资企业申请经营增值电信业务审批程序、申请条件和申请材料、监督审查、以及试点评估等。《办法》将审批权限由工信部下放到上海市通信管理局,并大幅缩短了审批期限。

  其中,外商投资企业在试验区申请经营增值电信业务需要具备经营者为在试验区依法设立的公司、其中服务设施须设在试验区内以及公司及其主要投资者和主要经营管理人员三年内无违反电信监督管理制度的违法记录等条件。

  上海市通信管理局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向申请企业出具受理申请通知书。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5个工作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企业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

  此外,上海市通信管理局应当自受理之日起60日内完成审查工作,作出予以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决定。予以批准的,颁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经营增值电信业务试点批复》;不予批准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企业并说明理由。

  马继华对此指出,“这样一来,不仅审批流程简单多了,而且效率也会大大提高。对于外资企业而言当然也是个利好,特别是在本地解决一些问题的时候相应灵活”。

  值得注意的是,试点批复的有效期暂定为3年,并将根据国务院有关决定适时调整。

  金融市场

  1.亚太股市涨跌互现

  15日,亚太股市涨跌不一。隔夜美国三大股指全线反弹,提振市场信心,但中国M2增速创近13年来新低,拖累A股及港股走弱。

  日本东京股票市场上,日经指数温和反弹。日股结束此前连续两个交易日下跌的态势,但收盘未能收复14000点整数关口。投资者逢低买盘推动蓝筹股走高。
  软银股价收涨3 .36%;索尼股价收涨0 .48%;三菱电机股价收涨0.36%。汽车板块个股涨跌互现。日产汽车股价收涨0 .67%;本田汽车股价收涨0 .35%;马自达汽车股价收跌0.68%;丰田汽车股价收跌0 .18%。截至收盘时,日经225指数上涨86 .65点,报收于13996.81点,涨幅为0.62%。

  中国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末,广义货币(M 2)余额116.07万亿元,同比增长12.1%,不及预期的13%,创2001年来新低,分别比上月末和去年末低1.2个和1.5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 1)余额32 .77万亿元,同比增长5.4%,分别比上月末和去年末低1.5个和3.9个百分点。

  受此影响,香港股市15日收盘大幅走低,遭遇10周内最大单日跌幅。截至收盘,恒生指数报22671.26点,跌367.54点,跌幅为1.60%。分析人士预计,多空争持之下,预计港股近期盘整,后市仍然偏向乐观。

  中国内地股市暂别连续两个交易日的分化走势,沪深股指双双回调。上证综指勉强守住2100点整数位,与深证成指同步出现1%以上的跌幅。券商保险板块连续第二个交易日出现在跌幅榜首位。截至当日收盘,上证综指收报2101.60点,较前一交易日跌29.94点,跌幅为1.40%。深证成指收报7449.70点,跌133.58点,跌幅为1.76%。

  其他股市方面,韩国KOSPI指数下跌4.75点,报收于1992.27点,跌幅为0.24%;标普/澳证200指数上涨29.30点,报收于5388.20点,涨幅为0 .55%;印度Sensex指数下跌0.78%,报收于22452.52点。

  2.美股收高:道指涨0.55% 纳指涨0.29%

  北京时间4月16日凌晨消息 周二标普收高0.7%,科技股上演过山车行情,高开低走盘中最大跌幅一度逼近2%,午后强势反转收高0.29%,推特((TWTR)大幅上涨11.38%。

  截止美股收盘,道指上涨0.55%报16262.56点,标普上涨0.68%报1842.98点,纳指上涨0.29%报 4,034.16点。

  乌克兰紧张局势升级,一度令市场感到担忧。据国际文传通讯社报道,乌克兰国防部称,武装力量正在乌克兰东部Kramatorsk展开特别行动。

  乌克兰东部城市Kramatorsk市长称,乌克兰军队目前已经占领军用机场。

  美联储主席耶伦4月15日表示,美联储正考虑额外措施,以应对短期批发融资市场残留的金融稳定性风险。不过,耶伦当日并未谈及市场所持续关注的美联储货币政策的相关问题。

  耶伦是在亚特兰大联储主办的2014年金融市场会议上做出上述表态的。她表示,所谓的流动性覆盖率(LCR)和净稳定融资比率(NSFR)标准“并不能完全解决短期批发融资的相关金融稳定性问题”,而“美联储官员正在积极考虑更多可以应对短期机构融资市场的这些和其他残留风险的措施”。

  耶伦同时夸奖了全球金融机构的新流动性标准,但警告称,该标准“并不适用于所谓的影子银行或是整体金融系统”。

  前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表示,当美联储制定货币政策时,会对新兴市场形势的发展加以考虑。伯南克在孟买发表讲话称:“在此前的几个季度时间里,市场曾认为美国不会关注新兴市场(的形势发展),但这并非事实。我们一直都会聆听新兴市场不得不说的东西。”

  经济数据面,美国劳工部周二宣布,受住所与食品价格上涨推动,经季节性因素调整之后的美国3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上涨0.2%。食品价格连续第二个月增长0.4%,住所价格上涨0.3%。汽油价格下跌导致能源价格下跌0.1%。

  扣除起伏不定的食品与能源价格不计,3月份的核心CPI增长0.2%,因住所价格上涨所致。

  此前接受MW调查的经济学家平均预期美国3月CPI与核心CPI均增长0.1%。

  过去12个月内,美国的CPI增长1.5%,经调整之后的核心CPI增长1.7%,均低于美联储的2%的通胀目标。

  3月份的实际平均时薪,即经过通货膨胀调整之后的平均每小时收入,下跌了0.3%,降至10.31美元。过去12个月的实际平均时薪增长了0.5%。

  纽约联储报告称,美国4月纽约联储制造业指数下降至1.29,远逊预期值8.00。3月份的纽约联储制造业指数为5.61。

  另据报道,美国2月长期资本净流入+857亿美元,前值+73亿美元。2月份,中国持有美债1.273万亿美元,前值1.274万亿美元。2月国际资本净流入+1667亿美元,前值+830亿美元。

  公司消息方面, 可口可乐公司第一财季净利润16.2亿美元,合每股收益0.36美元,修正后每股收益0.44美元,符合市场预期。营收105.8亿美元,同比下降4.3%,但比预期高出2000万美元。

  强生Q1每股收益为1.64美元,预期为1.48美元,去年为1.22美元,强生预计2014年全年每股收益为5.8美元至5.9美元间。

  推特((TWTR)周二大幅上涨11.38%,该公宣布已收购了全球最大的面向企业的社交数据提供商Gnip。还宣布已任命原谷歌地图项目主管丹尼尔-格拉夫(Daniel Graf)为其消费产品副总裁。

  纽约原油期货价格周二收盘下跌0.3%,报每桶103.75美元,从昨日触及的6周高点回落,原因是投资者对乌克兰危机感到担心,且预计利比亚的原油供应量将重返市场。

  纽约黄金期货价格周二收盘大幅下跌2.1%,报每盎司1300.30美元。分析师称,此前一个交易日黄金收盘价创下三周高点,引发了获利回吐交易,且美元汇率上涨,从而导致今日金价承压。

  与此同时,纽约期银和期铜价格也均有所下跌,原因是投资者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前景感到担心。

  欧洲股市周二收盘下跌1%,原因是乌克兰危机升级等因素导致股市承压。当日,泛欧斯托克600指数收跌1%,报326.53点,该指数周一收涨0.3%。

  乌克兰危机仍是周二市场关注的焦点,该国政府已采取军事行动,从亲俄罗斯激进分子手中夺回了对乌克兰东部地区的控制权。据俄罗斯国际文传电讯社(Interfax)报道,乌克兰代行总统职权的议长图尔奇诺夫(Oleksandr Turchynov)向该国国会表示,隔夜“一场反恐行 动”已在顿涅茨克(Donetsk)北部地区展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