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日报(160202)
来源:         作者:         时间:2016-02-02         点击量1447

  财经新闻

  1. 各地出招去库存百城房价双涨 二线城市现抄底机会

  房地产在增长波动中进行着去库存和结构调整。

  中国指数研究院1日发布的最新报告数据显示,1月百城住宅均价环比同比双双上涨,其中环比上涨0.42%,较上月收窄0.32个百分点;同比上涨4.37%,涨幅较上月扩大0.22个百分点。在“去库存”大背景下,百城房价的变化确认房地产进入整体向上的大周期。

  中房数据研究院院长陈晟认为,预计在今年全国两会前后,将有更多政策助力“新市民”入市,全国楼市需求也将逐步释放,部分二线城市甚至出现“抄底”的机会。

  “虽然,从投资增长上来看,2015年全国楼市不理想,但是从去库存的角度来看,2015年无疑取得了相当成果。”陈晟说。

  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也持相同看法。她说,2015年全国房地产成交量和销售额,还是处于相当高的水平。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5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2.85亿平方米,比上年增长6.5%,销售额8.73万亿元。

  记者注意到,作为中国楼市成交顶峰的2013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超13亿平方米,销售额8.14万亿元。而2014年市场回调,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为12.06亿平方米,销售额7.63万亿元。

  “2016年年初市场总体成交热情依然高涨。与2015年下半年以来的复苏行情不同的是,当前增量市场的拉动力量逐渐转移到具备良好发展潜力的二、三线城市,主要原因在于一线城市的外溢效应和泡沫效应,以及宽松政策环境中地方新政的率先受益程度。”首创证券分析师王剑辉等对今年楼市更为乐观。

  陈晟认为,在房地产“去库存”大背景下,百城房价的变化进一步确认了房地产大周期仍整体向上。而且,他预计在今年全国两会前后,各地会有更多政策助力,扶持“新市民”入市。

  事实上,近一个月以来,有利于房地产去库存的政策消息不断。中央层面围绕“去库存”展开扩需求、调供给的相关部署。多地将扶持新市民、释放新需求作为工作重点,完善住房公积金使用政策,并积极鼓励房企提升住房品质、创新服务理念,从多方面发力去库存。

  福建、湖南、重庆等地分别出台了公租房保障货币化、企业所得税计税毛利率调整以及不动产土地增值税调整等宽松政策,山东对首次城镇买房农民给予财政及税收支持。

  王剑辉说,预期地方将集中出台后续政策,支撑具备良好发展前景的二、三线城市较高的成交热情。

  “而且,一线城市的房地产仍然十分火热,这也会在未来或多或少地对整个楼市产生溢出效应。”陈晟说。

  记者也从伟业我爱我家数据中心获悉,今年1月(截至1月29日)北京全市二手住宅网签总量达23301套,较去年1月上涨95.8%,环比上涨  14.2%。在北京“限购”政策毫无松动的情况下,楼市如此火热,也说明我国房地产大周期仍整体向上。

  “当前住宅市场步入‘结构性过剩’时代,内部结构失衡,‘一线城市供求矛盾突出’与‘三、四线城市供过于求’并存。”陈晟对上证报记者说,目前全国房地产去库存平均周期为14.6个月,其中一线城市都在12个月以内,三、四线城市高出平均数4到5个月。

  据统计,现房去化周期超过18个月以上的过剩供应面积有1亿平方米;期房方面,去化超过2年的过剩面积达19.96亿平方米。2015年商品住房总库存预计达39.96亿平方米,其中,期房库存即在建房待售面积35.7亿平方米,去化周期达4.5年,现房待售面积方面,库存4.26亿平方米,去化周期为23个月。

  “这说明我国的房地产市场进入一个去库存的时期,并且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三、四、五线城市都要面临的问题。”陈晟说。

  在这种大背景下,房企业绩依旧分化,但主流房企相对稳健。

  记者注意到,从已公布的69家上市房企业绩预告看,预减或亏损的房企达27家。

  平安证券的分析报告认为,今年全年全国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预计增长2%,主流房企业绩整体稳健。

  2. 地方债供给“洪峰”或来袭 年内发行或超5万亿

  沉寂1个月后,2016年地方债发行即将拉开大幕。

  1月28日,财政部发布《关于做好2016年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工作的通知》,这意味着,2016年地方债发行框架已经基本形成,与往年不同的是,2016年地方政府债务置换不再下达准确置换规模,今年具体置换债券发行规模由省级政府确定,财政部只给出一个债务置换的“上限”。

  据多位业内人士的测算结果,2016年地方债规模或超5万亿元,整体发行节奏较为均衡,对债券市场形成的供给压力可控。不过短期来看,市场人士认为,结合当前市场相对较低的国债利率水平,地方政府倾向于尽早发行以便获得更低的资金成本,这意味着一季度在有限的时间内,供给压力巨大。中长期来看,随着地方债供给放量、地方债成多项工具抵押品、投资主体进一步丰富等,二级市场交易的流动性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

  1月28日,财政部发布《关于做好2016年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预示着年内地方债发行大幕即将开启。

  《通知》指出,地方政府发行新增债券的规模不得超过财政部下达的当年本地区新增债券限额;发行置换债券的规模不得超过财政部下达的当年本地区置换债券发行规模上限,执行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减少当年置换债券发行规模。

  对于新增债券,多数业内人士认为,结合2016年我国财政赤字率大概率提升和财政部已经公布的国债发行计划等,预计2016年新增地方债规模将在8000亿元左右。国金证券(11.11 -0.80%,买入)指出,按照3%的赤字率以及2:1的“中央赤字/地方赤字”估算分配率,预计2016年新增地方政府一般债券为7200亿元,再加上专项债的规模,2016年新增地方债规模至少8200亿元以上。

  置换债方面,考虑到国务院准备用3年左右时间置换14.34万亿元地方政府存量债务,2015年置换债已经发行3.2万亿元,因此今明两年置换规模约为11.14万亿元。不过与2015年置换到期债务不同的是,今年将可以“置换未到期存量债务”。目前来看,机构对2016年地方政府置换债额度的预测区间多落在5-6万亿元,由此2016年地方债总体发行规模或超过5万亿元甚至6万亿元。

  如中金公司表示,存量债务在未来2至3年完成置换,意味着未来将提前置换未到期债务。预计2016年全年将发行地方政府债6-7万亿元,较去年的3.8万亿元明显增加。估计其中约有6万亿元地方债发行是用于置换政府现存债务,其余则为新增地方赤字的部分。

  光大证券则预计,2016年地方政府债净发行量约在6.5万亿元左右,其中包括5.6万亿元置换债、0.7万亿元新增一般债和0.2万亿元新增专项债。

  2016年地方债发行或进一步扩容,引发市场对供给冲击的担忧,对此《通知》要求,地方财政部门应当根据资金需求、存量债务到期情况、债券市场状况等因素,按照各季度债券发行量大致均衡的原则,科学安排债券发行。此外,财政部还要求“做好地方债发行与国债发行平稳衔接”,“同期限地方债与记账式国债原则上不在同一时段发行”等。

  《通知》进一步指出,对于置换债券,在满足到期存量债务偿还需求的前提下,各地每季度置换债券发行量原则上控制在当年本地区置换债券发行规模上限的30%以内(累计计算),即截至第一季度末发行量不得超过30%,截至第二季度末发行量不得超过60%,截至第三季度末发行量不得超过90%。

  业内人士认为,结合财政部对发行节奏的要求,预计今年地方债整体发行节奏较为均衡,供给冲击可控。然鉴于一季度已经过去1/3,春节后已经是2月中旬,而地方政府倾向于尽早发行以便获得更低的资金成本,预计一季度在有限的时间内供给压力较大。

  中信证券指出,春节后的2月下旬到3月上旬“两会”之前,债券市场将首先迎来地方债的供给冲击,届时也是央行28天逆回购集中到期和前期国库现金定存到期的时间段,虽然不排除央行到期续作或以MLF、PSL等方式继续投放中长期流动性的可能,但作为地方债的主要买方,银行仍面临不小的资金压力。

  中信建投证券则认为,持续到二季度置换债都将面临较大发行压力。“由于1月31日前地方财政部门才向财政部报送一季度存量债务分月到期量和置换债券发行初步安排,加上春节假期逼近,一季度可发行时间较少,大量置换债可能将往后推迟到二季度。但即便如此,一季度仍然需要注意发行时点早于市场预期的风险,且开始发行后月度的集中供给压力会比较

  按照《通知》,公开发行的地方债可通过招标和公开承销两种方式发行,不过《通知》同时表示要积极推动地方政府置换债券的定向发行。对此业内人士指出,鼓励定向承销发行,虽然会使地方政府承担相对更高一些的债务成本,但是却可以直接实现债务形式的转变,减少地方债券发行对债券市场的冲击。

  此外,为改善地方债流动性,财政部要求“推进地方债投资主体多元化”,“鼓励承销团成员之间在回购等业务中接受地方债作为抵(质)押品。”业内人士认为,在目前权益市场疲软、投资者风险偏好较低的背景下,随着地方债供给放量和投资主体进一步丰富,且地方债成为抵质押标的等将有利于地方债的流动性进一步提升。

  “通知的要求将进一步推进地方债的二级交易,当二级成交足够活跃时,可以降低地方债的流动性风险溢价,从而降低地方债的融资成本。”招商证券(14.60 -2.54%,买入)表示,总的来看,2016年地方债发行或将呈现更加平稳的态势,二级交易的流动性也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地方债估值有一定的向好倾向。建议机构在流动性压力不大的情况下,适当参与。

  中信证券同时指出,目前地方债与同期限国债收益率已经有20BP左右的利差,溢价收益已经相对确定,同时,随着地区间经济运行差异,叠加信息披露的加强和定价体系的完善,各省市地方债利差亦会出现分化,建议投资者保持关注。

  3. 新一轮输配电价改革试点扩围启动 明年有望全国铺开

  新一轮输配电价改革试点扩围启动 明年有望全国铺开

  作为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的基础和最关键一环,输配电价改革正在全速推进。《经济参考报》记者从多方获悉,云南、贵州、宁夏等试点地区首个监管周期(2016年-2018年)输配电价水平的核定和准许总收入的测算进入倒计时,预计将在近期批复,落地在即。

  与此同时,输配电价改革试点将在2016年再增加10家省级电网和1-2个区域电网,如果各地申请积极性高,扩围数字将有所提高。目前相关工作启动,山西、西藏、江西等多地早已完成方案上报,谋求入围。而按照时间表,输配电价改革有望在2017年铺开到全国。

  业内人士认为,在多个省份开展的输配电价改革试点取得了阶段性重大成果,但是不容忽视的是,也隐现诸多问题。相关部门人士坦言,目前部分试点地区对改革的理解有些片面,为了经济发展一味地降输配电价,同时对于电量增长的预测普遍过于乐观,容易导致平衡账户亏空。此外,电网投资任务加大,新增成本较多,在电量增速不大的情况下,扩大电网投资输配电量与实际输配电量一定程度上会产生矛盾。“对地方的降价诉求要根据实际情况做一个平衡,如果平衡账户亏损超过6%,那必须就得调电价。”

  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输配电价又是电价形成机制的重点内容。但我国一直没能确立一套合理的输配电价核定机制,都只是依赖购销差价来形成,电网的盈利模式主要就是低买高卖吃差价,有媒体称其暴利垄断甚至高于“三桶油”。

  2015年3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被誉为“啃硬骨头的改革”正式拉开帷幕。第一个任务就是按照“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方法核定独立、明晰的电网输配电价和准许总收入,先后确定七个省市区进行试点,目前深圳、蒙西的首个周期输配电价已经核准,而宁夏、云南、贵州的输配电价改革试点方案也已获批。

  “去年12月份试点省份的统一成本监审工作已经完成,根据前三年的支出、固定资产、销售等情况确定输配电准许收入和价格水平,然后与相关单位进行意见交换。从目前的监审结果来看,降成本还是比较明显,这主要是拉长了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并且整体扣除了培训中心等与电力系统无关的费用。”相关部门人士透露称,输配电价改革的近期主要工作就是逐步扩大改革试点范围,开展输配电价测算工作、分类推进交叉补贴工作和明确过渡时期政策。

  《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各试点的方案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大致相同,但在参数核定、调整机制设计等有所不同。与深圳和蒙西的方案相比,宁夏等地的方案提高了增量资产对应的材料费、修理费和其他费用的费率标准,提高了收益率的弹性,取消了准许收入和输配电价调整机制。“试点省成本监审过程中对有效资产等认定较为严格,折旧率、权益回报率、其他费用等核价参数取值偏低,将直接影响监管期电网公司收入及输配电价。”有国家电网人士坦言。

  在督导试点地区制定输配电价改革方案的同时,国家发改委还安排试点范围以外的地区同步开展输配电价摸底测算工作。据了解,总结试点经验后,2016年将择机出台《省级电网输配电价核定办法》,明确准许总收入和分电压等级输配电价核定的具体意见。

  《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山西省发改委于2015年12月初向国家发改委上报了《山西省电力体制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的请示(送审稿)》,其中就包括输配电价改革的内容,目前正处于征求意见的阶段。

  西藏电力体制改革试点的工作也在酝酿中。据透露,有关部门认为其厂网分开可探索分类改革的途径,研究探索交叉补贴新机制,核定电网企业输配电成本,为开展大用户直购电创造条件。

  此外,江西省发改委已向国家发改委申请在新成立的南昌临空经济区,开展售电侧改革及能源管理体制创新试点,目前试点方案正在省内征求意见。而近日公布的《浙江省创建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行动计划(2016-2017)》提出有序推进输配电价改革,2017年完成输配电价核定工作,建立健全对电网企业成本约束和收入监管机制。同时,陕西湖南、蒙东、福建等地也在申请参与电改试点。

  金融市场

  1. 亚太股市普涨 日本央行"送大礼"

  日本股市周一(2月1日)多收高,日本上周意外采取负利率,提振市场风险情绪。

  日本股市周一收高,在交投放量中涨至近一个月高位,因日本央行决定采取负利率激发更多买盘,提振了地产股。受益于低利率的地产股扩大涨势。三井不动产大涨7.5%,住友不动产劲升6.0%。但银行类股再度下跌,因负利率将损及银行业利息收入。三菱UFJ金融集团、三井住友金融集团(SMFG)和日本邮政银行跌幅分别在5.5%-8.0%间。日经指数收高2.0%至17865.23,为1月6日以来最高收盘位。东证股价指数涨2.1%至1462.67,共35亿股换手,远高于日均量22亿股。JPX-日经400指数涨2.3%至13219.49。

  澳大利亚股市周一上扬,连续第三个交易日上涨。因日本央行负利率决议提振市场人气。澳大利亚指数收高38.08点或0.76%,至5043.60点。

  早盘,沪深两市低开,沪指表现弱势并持续震荡下行,午前再度跌破2700点;中小创个股表现抢眼,创业板较为强势,盘中一度涨近1%,但随后也回落翻绿。午后开盘,沪指持续震荡走低,银行、钢铁、煤炭等板块持续杀跌,两市多次跳水,沪指盘中跌幅扩大至3%,低见2655.62点,临近尾盘两市有所回暖,沪指跌幅收窄至2%。截至收盘:沪指报2688.85点,跌48.75点,跌1.78%;深指报9322.01点,跌96.20点,跌1.02%;创业板报1992.70点,跌1.37点,跌0.07%。成交量方面,沪市成交1528.31亿元,深市成交2175.79亿元,两市共成交3704.1亿元,较上一交易日缩量近600亿元。今日是2016年2月第一个交易日,也是春节长假前最后一周。恒生指数今早高开87.85点,涨0.45%,报19770.96点。之后震荡走低,盘中由升转跌,最低见19444.26点,曾跌逾1%,临近收市时跌幅稍微收窄。截至收盘,恒指跌幅为0.45%,下跌87.61点,报19595.50点,成交695.0亿港元,振幅为1.66%。

  韩国股市周一收涨至三周半高点,中国制造业调查和韩国出口数据低迷的影响,被外资买盘抵消。韩股综合股价指数(KOSPI)收涨0.7%至1924.82点,为1月7日以来最高收盘位。初步数据显示,外资买超韩股1852亿韩元。

  台湾股市周一小幅收涨续创逾一个月新高,并录得连五日涨势。分析师表示,随着农历年封关脚步逼近,台股维持低量区间偏多整理格局,尽管中国制造业PMI表现不如预期稍有拖累台股走势,但尾盘台股依旧逆势收高逼近季线关口。台湾加权股价指数微幅收高0.14%或11.75点,至8156.96点,此前收盘高点为2015年月12月31日8338.06点。证券交易所今日资料显示,外资及陆资在台股买超68.86亿台币,连四个交易日买超共计257.51亿台币。

  2. 美股收盘基本持平 经济数据正向抵消原油暴跌

  北京时间2月2日凌晨消息,美股收盘涨跌互现,道指微跌0.11%,纳指涨0.14%,标普跌0.05%。原油价格下跌约逾6%结束5连涨;天然气期货价格创20年新低;黄金期货涨近3个月来高点;美国制造业数据连续第四个月萎缩;谷歌母公司、Alphabet、玩具行业巨头美泰(MAT)将在收盘后公布财报。

  截至美东下午4:00收盘,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18点,跌幅0.11%报16448点;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1点,跌幅0.05%报1939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上涨6点,涨幅0.14%报4620点。

  盘面上:能源板块下跌2.1%居前,电信服务板块上涨1.04%居前。

  上周五,标普500大涨2.5%,创自去年九月来最大单日涨幅,这要归功于日本央行意外宣布降息至负利率。该指数上周累计上涨近2%,但全月下跌5.1%

  美联储副主席Stanley Fischer美东下午1点在纽约对外关系委员会发表关于经济和利率政策的讲话。他表示美联储料将循序渐进地加息,美联储目前并不知道波动会对3月份FOMC货币政策会议产生何种影响。预计美国通胀率将在中期内上升至2%。

  BTIG首席技术分析师Katie Stockton表示,“本周市场形势已经有所改善,但我们认为标普500指数1821-1867的支撑迟早会破,所以,多头只能博个短期反弹。”

  著名能源投资者皮肯斯(Boone Pickens)表示,美国原油价格已触及每桶26.15美元的低谷,根据历史经验判断,未来12个月油价将上涨一倍,今年年底将升至每桶52美元。皮肯斯曾成功预测油价大涨,但去年错误判断油价年底将重返70美元。

  美国12月份个人消费支出环比持平;收入增长0.3%;预估为增长0.2%。

  美国12月PCE物价指数环比-0.1%,预期0.0%,前值为0.1%;同比0.6%,预期0.6%,前值0.4%。

  美国12月核心PCE物价指数环比0.0%,预期0.1%,前值0.2%;同比1.4%,预期1.4%,前值1.4%。

  美国12月个人消费支出(PCE)环比0.0%,预期0.1%,前值0.5%;实际个人消费支出(PCE)环比0.1%,预期0.2%,前值为0.4%;个人收入环比0.3%,预期0.2%,前值0.3%。

  美国12月营建支出月率0.1%,预期0.60%,前值-0.4%。

  美国1月ISM制造业PMI48.2,预期48.4。


上一条:财经日报(160203)
下一条:财经日报(16020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