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日报(160624)
来源:         作者:         时间:2016-06-24         点击量1538

  财经新闻

  1. 李稻葵:中国经济有望在“十三五”后期企稳回升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在参加该中心主办的“中国与世界经济论坛”时表示,虽然中国经济当前和未来较长时期仍面临很多风险因素和问题,部分因素甚至有积聚扩大的趋势。但是只要通过一系列改革和调整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基础性的制度建设,中国经济有望在“十三五”后期迎来企稳回升,未来10-15年经济增长潜力依然可观。

  李稻葵认为,从中长期来看,主要需要推动和落实好如下五项改革措施:

  第一,投融资机制改革。近年来,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差距逐步拉大。2015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到10%,创下近年新低;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为12.4%,前者比后者低2.4个百分点。现在政府推出了很多长期性的、基础性的建设投资项目,这些投资通过国企推进,这些项目的融资大多依赖银行提供的短期贷款,这就挤占了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贷款,推升了银行贷款融资成本,且存在期限错配的问题,是不可持续的。2015年国有企业占据了境内企业贷款总额的48%,而民营企业只占38%。必须鼓励国有企业多样化融资方式,如发行长期债券等,以此降低对银行贷款的依赖,释放银行信贷。

  第二,必须加快企业准入和退出机制的改革。对于一些竞争性领域,应该降低行业壁垒,减少国有企业的垄断,激发企业活力;而对于产品落后、效益差的企业,政府要拔掉“呼吸机”,让这些企业退出或者重组,一方面减轻财政负担,另一方面推进去产能。对于效益一般、负担加重的企业,政府要敢于“断奶”,让企业按照市场的逻辑参与竞争,优胜劣汰。同时,要突出“先进典型”的作用。

  第三,推动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尽管中国的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最近几年内都有所增加,但劳动力的平均素质,包括受教育水平、寿命和健康水平都有所提高。我们认为,在综合考虑劳动力健康劳动年限和平均受教育水平的情况下,中国的有效劳动供给在未来十年还会逐年上升。为了充分利用由于“有效劳动供给”提高带来的潜在人口红利,我们应该推进更具备弹性的退休制度,让员工和企业共同协商确定退休时间和退休保障,让劳动力资源充分流动起来。

  第四,落实人口自然迁徙以及公共服务配套政策。中国具有巨大的市场,且各地区发展水平和资源禀赋都有很大的差异,这使得中国相对于日本、韩国等小型经济体而言具备更独特的大国发展优势。以江苏和安徽为例,江苏省2015年的人均GDP高达88085元,而与之相邻的安徽省人均GDP仅为36176元,省际发展的不平等和地区收敛效应将成为未来经济的一大增长点,而要让这种大国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必须打破省际的人口和资源流动壁垒。政府应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城镇化,有序引导劳动力从落后地区迁入发达地区。此外,对于经济活力大、增长快的地区,政府在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方面要更加灵活。

  第五,市场化机制引导不良贷款有序破产重组。据IMF最近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达到GDP的7%,而不良贷款的主要来源正是企业债。假如不良贷款的平均偿还期限为3年的话,这就意味每年需要有相当于GDP 2.3%的社会融资总额去填补没有破产重组的不良债务。中国每年新增的社会融资总额相当于GDP的25%左右。这就是说,如果不能有效处理呆坏账,每年相当于9%的社会融资得不到合理利用,它损失的是0.6%的GDP增速,这对于中国经济增长是极其不利的。必须用市场化的机制引导不良贷款有序地破产重组,从而使得新增社会融资能够更有效地流通到具有竞争力的行业中去。

  2. 企业部门债务率最高达170.8% 风险传导至银行

  中国债务问题备受市场关注。在上周社科院学部委员李扬介绍债务情况后,6月23日发改委、财政部、央行等主管部门再次对债务问题进行吹风。

  23日的发布会上,发改委财金司副司长孙学工介绍,中国总的债务规模和杠杆率并不算高,但非金融企业部门(以下简称企业部门)债务率较高。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显示,2015年末中国企业部门的债务率高达170.8%。

  企业部门债务是中国债务的主体,因此有效降低企业部门杠杆率是当前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的关键。国新办提供的素材称,企业部门去杠杆的同时,政府和居民部门可以适度加杠杆。

  “考虑到杠杆转移过程中的效率损失,最终增加的杠杆可能大于降低的杠杆,中国经济整体的杠杆率有可能是上升的。”社科院经济学部研究员张晓晶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此前,张晓晶和李扬一起参与了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

  目前,不同机构关于中国企业部门杠杆率的测算差异较大,但研究都指向企业部门的杠杆率最高这一结论。

  社科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6月15日介绍,2015年底,居民部门、金融部门、政府部门(含融资平台折算债务)、非金融企业部门的杠杆率分别为40%、21%、57%、131%。如果把融资平台债务加进来,非金融企业部门债务率达156%。

  国际清算银行(BIS)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末,中国企业部门的杠杆率为170.8%,是几个部门中杠杆率最高的部门。根据BIS公布的其他国家数据对比发现,中国企业部门的杠杆率居于首位,高出发达国家平均值80个百分点,高出新兴经济体国家平均值66个百分点。

  企业部门债务是中国债务的主体,也是近年来中国杠杆率快速上升的主要推动因素。据李扬等人的研究,中国经济整体杠杆率从2008年的170%上升至2014年的235.7%。

  孙学工表示,中国企业部门杠杆率较高有特殊的国情和因素,这和中国的发展阶段、经济结构、金融结构存在密切关系。从金融结构看,中国资本市场不够发达,企业部门仍以间接融资为主,由此导致企业债务较高。

  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企业部门杠杆率过高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因为金融危机时投了很多基建项目,而这些项目主要由国企主导。

  杠杆率偏高增加了企业债务负担。2011年以来,少数地区和个别行业已出现过局部债务风险断裂事件。比如温州民间借贷风波、江浙沪鲁等地钢贸行业债务风险及山西煤炭行业债务风险。

  此外,企业公募债券违约风险事件明显增多。据21世纪经济报道此前报道,目前已有山水集团、亚邦集团、天威集团、宏达矿业、南京雨润等10家企业共计17只信用债出现违约,涉及金额155亿元。其中部分原因在于企业经营状况不佳,资产负债率偏高。

  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债务过高也会对其他经济部门带来重大影响。孙学工介绍,在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的背景下,企业债务风险已反映为银行不良贷款上升。

  银监会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39万亿,不良贷款率为1.75%,较上季末上升0.07个百分点。其中,上市银行中农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最高,一季度末不良率高达2.39%。

  李扬表示,中国企业债务的债权人主要是银行,企业债务如果出问题,银行立刻出问题。而银行主要是国有的,如果银行出问题,国家财政也会出问题。

  “这是合理链条,反映中国状况的链条。沿着这个链条分析,当然中国企业债务问题值得高度关注。”李扬表示。

  孙学工表示,中国债务风险目前总体可控,但是确实也存在着累计和扩大的可能。“如果不采取措施,任其发展下去,与其他因素交织在一起,必然会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他说。

  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一大任务即是降杠杆。市场分析认为,去杠杆实际上主要指企业部门去杠杆。

  由于杠杆率为债务与GDP之比,降杠杆可以从分子和分母两端着手:一是降低债务,二是提高GDP数值。但是削减企业债务的同时,有可能会使GDP增速下降,使得企业部门杠杆不降反升。

  孙学工表示,如果宏观大局不稳,企业经营状况会恶化,杠杆率还会上升,因此要在发展中消化杠杆率。具体而言,可以通过结构上优化杠杆分布降低企业杠杆,即政府和居民部门可以适度加杠杆,帮助企业部门去杠杆。

  孙学工表示,企业去杠杆也要区别对待,根据企业不同行业的特点、债务期限结构、在经济周期中的阶段等,有扶有控,稳妥有序开展去杠杆。

  邵宇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对于明显过剩产能的企业还是要坚定地降债务,如破产清算兼并;但是对一些有前景但是短期困难的企业,还是要施以政策性帮助。

  “企业可以通过上市或者用其他方式来增加资本降低杠杆率,也可以通过减债实现,最好增资和减债两头都同时做。”中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从这个角度来说,发展中国资本市场的意义非常重大,因为这是增资的来源。”此前,曹远征亦单独作为负责人,发布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成果。

  李扬建议,中国企业债务主要是国企债务,因此处理债务问题要和国企改革密切结合。

  3. 央行本周累计逆回购近5000亿 流动性风险总体可控

  随着年中季末的来临,流动性季节效应凸显,资金紧张态势时有出现,价格上涨明显。为平滑资金需求,央行本周明显加大了逆回购动作。统计显示,截至记者发稿时,本周央行累计向市场投放的逆回购资金量近5000亿元,其中本周前三个交易日连续破千亿元。截至发稿时,本周向市场净投放2100亿元。市场人士称,步入6月下旬,流动性终于出现了市场预期已久的收敛,但随着央行的出手,流动性只是略微收紧,总体无忧。

  23日,央行进行600亿元7天期逆回购,当日有300亿元逆回购到期,当日净投放300亿元。事实上周四的动作还算比较“收敛”。周三,央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在公开市场开展了1500亿元逆回购操作,期限为7天,中标利率持平于前期的2.25%,减去当日到期的650亿元,相当于向市场净投放了850亿元资金。而本周前两个交易日开展的逆回购资金量为1700亿元和1100亿元,分别净投放1300亿元和350亿元。上一次逆回购操作量超过千亿还是在5月份。

  比起近5000亿元的逆回购操作,本周央行到期逆回购还算适中,这导致公开市场连续四日净投放,四日累计投放2100亿元。某银行交易员反映,本周一下午开始,市场出现资金紧张的情况,半年末资金需求量突然增大、无法满足,一直延续到第二天上午。但是随着央行加码投放资金,银行融出增加,需求基本得到满足,资金紧张状况得到缓解。

  不过,资金还是显示紧张的势头。周三货币市场利率多数上涨。其中14天期品种领涨。银行间同业拆借14天期报3.0075%,涨10.67个基点;银行间质押式回购14天期报2.9169%,涨13.21个基点,创下2月25日以来的最大涨幅。

  本次资金面波动的原因显而易见,除了月末缴税、年中考核的因素外,还遇上英国“脱欧”公投这件全球市场都非常关注的大事,这可能会促使部分银行提前回笼资金,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

  事实上,对于今年的“年中流动性危机”,市场并不担忧,情绪多稳定,因为央行始终向市场传达出随时准备在必要时驰援流动性的信号。比如此次年中,除了加码逆回购量,央行还早在上一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到期之前就开展了新一期的MLF来对冲,并且联合财政部开展了800亿元的国库定存招标。

  国信证券(17.740, -0.25, -1.39%)发布资金供需跟踪旬报称,总体来看,6月份仍是通过公开市场的逆回购和MLF提供了比较充足资金。资金供给方面,6月MPA考核对流动性影响幅度将明显弱于3月份;资金需求方面,待购回债券余额增速下滑,资金需求下降。专家们也普遍认为,半年末流动性风险可控,货币市场利率面临上限约束,无需对流动性过度悲观,资金面最终平稳度过半年末时点仍是大概率事件。

  金融市场

  1. 收评:A股弱势震荡沪指收跌0.46% 静待退欧公投结果

  退欧公投宣布前夕,市场情绪谨慎,今日A股弱势震荡。两市早盘低开,沪指开盘报2902.40点,下跌0.11%。深成指开盘报10288.47点,下跌0.09%。创业板开盘报2144.58点,下跌0.01%。此后逐渐震荡下挫,沪指早盘最大跌幅一度近1%,创业板一度跌1.33%,午后三大股指缓慢回升,但回升力度明显乏力,截止收盘,上证综指收报点2891.96,下跌0.47%,成交额1636.8亿元。深成指收报10255.27点,下跌0.41%,成交额3600亿元。创业板收报2137.49点,下跌0.34%,成交额1196.7亿元。

  板块方面,仪器仪表、4G、物联网、国防军工、国产软件、云计算等题材板块涨幅靠前,稀土永磁、OLED、猪肉、锂电池等前期涨幅较好板块明显回调,领跌各板块。

  截至6月22日,上交所融资余额报4717.57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6.08亿元;深交所融资余额报3656.42亿元,增加22.64亿元;两市合计8373.99亿元,增加28.72亿元。两市融资余额止跌回升。

  尽管大盘近期并未出现明显大涨,但对于明显利空已具备抵抗力,并且在指数保持震荡横盘基础上,锂电池、白酒、半导体等一系列先行热点题材板块已表现出持续性活跃,近期物联网、4G、人工智能等板块似乎有接力之势,题材板块的不断接力活跃,也为大盘带来足够的人气支撑。

  对于2016下半年A股市场走势,平安证券概括为:“逆水行船,不进则退”。短期博弈将集中于对市场风险评价的博弈,以寻找短期风险评价下降的时间窗口进行结构性投资。

  流动性长期以来都是决定市场走势的核心因素之一,有迹象表明“水”流将开始逆转。实体部门的加杠杆能力正在显著弱化,2016年私人部门投资的快速滑落是值得警惕的因素,它极有可能带来流动性的被动收缩;金融部门的加杠杆能力则受到监管趋严的影响,尤其是“脱虚入实”的政策导向和对杠杆的限制措施。两者的叠加效应使得我们认为M2增速的滑落可能才刚刚开始,其未来的下行走势可能会类似于投资增速般不可逆转。目前来看,A股市场很难认为已经对此做好充分准备。

  2. 英国留欧概率大增提振 美股收涨道指突破18000点

  美股周四大幅收高。英国全民公投结果即将出炉,投资者普遍预计英国将留在欧盟。美国经济数据进一步提振了市场情绪。

  美东时间6月23日16:00(北京时间6月24日04:00),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上涨230.34点,报18,011.07点,涨幅为1.29%;标准普尔500指数上涨27.87点,报2,113.32点,涨幅为1.34%;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上涨76.72点,报4,910.04点,涨幅为1.59%。

  美股三大股指悉数上扬,金融与原材料板块领涨。衡量市场恐慌程度的芝加哥商业交易所VIX指数约下降14%,降至18.17。昨日该指数突破20点。

  美国上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数据下降至8周以来最低水平,表明劳动力市场状况强劲,同样令市场情绪乐观。

  此前公布的数个民调结果显示“留欧”阵营领先。周四早间公布的Ipsos Mori电话民意调查结果显示,留欧阵营以52%比48%的优势领先于脱欧阵营。此外,Populus机构的线上民调结果也显示留欧阵营以55%的支持率领先。

  TIAA GloBAl Asset ManaGEment公司常务理事乔-希金斯(Joe HIGG(3.44 -0.58%)ins)表示:“周四全球市场的表现证明市场普遍预计英国将留在欧盟内部。”他指出,周四全球股市攀升,国债收益率攀升至3周新高,黄金期货价格重挫,英镑汇率创6个月来最高水平。

  希金斯表示:“如果英国选择脱离欧盟,市场波动性就会突然飙升。”

  此前公布的一些民调结果显示英国脱欧公投中的正反双方仍在激烈竞争,但博彩公司的赔率却预计投票结果更有可能是英国留欧,其几率高达76%。

  芝加哥联储的5月全国经济活动指数从4月份的+0.05下降至-0.51。该指数的四大分项指数表现均低于4月,并且都成为5月指数转为负值的拖累因素。

  美国商务部周四报告称,美国5月新屋销售量(经过季节性因素调整后的年化数字)为55.1万幢,低于接受MarketWatch调查的经济学家平均预期的56万幢。此外,4月份的新屋销售数字也从上次公布的61.9万幢下修为58.6万幢。

  新屋销售数据有很大的波动性,通常都会进行大幅修正。但美国新屋销售的整体趋势是在上涨。今年5月份的新屋销售数量较去年同期增加了8.7%,2016年迄今的新屋销售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约8%。

  周四收盘后,达拉斯联储行长罗伯-卡普兰(Rob Kaplan)将在纽约大学发表讲话


上一条:财经日报(160627)
下一条:财经日报(16062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