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日报(180515)
来源:         作者:         时间:2018-05-15         点击量1769

  财经新闻

  1.证券时报:既然下决心去杠杆 就不要怕蹚债券违约“雷区”

  据券商中国报道,2018年以来,已有17只债券发生违约,包括凯迪生态、四川煤炭、大连机床、丹东港、亿阳集团、中城建、神雾环保、富贵鸟、春和集团、中安消等10家公司,涉及债券余额145.64亿元。

  由于目前已经出现违约的发行人主体有70%都是民营企业,这让市场对民营企业债更加谨慎,接二连三的“打击”会否让机构配置时出现民企“一刀切”的情况,也成为机构间的热点话题。

  联想到浙江民营企业金盾集团和盾安集团相继出现董事长堕楼死亡、请求政府化解巨额债务风险等事件,确实不能不让人对民企面临的资金困局表示忧虑。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在最近给浙江省政府的报告中,盾安集团竟然提出了托管华创风能的请求。

  很显然,那些过度依靠负债进行规模扩张,又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已经陷入了负债——扩张——再负债——再扩张的恶性循环,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就必然带来整条资金链的断裂。17只债券出现违约,就是资金链断裂的表现。而从出现债券违约的10家公司的情况来看,没有一家企业不存在负债扩张的现象,也没有一家企业在扩张过程中考虑过债务风险问题。如果说在债券发行过热、债券市场红火、投资人也盲目陷入债券购买的情况下,负债扩张或许还有点空间,能够通过以新还旧方式进行债务“置换”,勉强保持资金链不断裂的话。随着市场监管的趋严,去杠杆要求的提高,以新还旧没有了空间,资金链断裂风险也就不可避免了。

  也正因为如此,债券违约已经成为去杠杆之路上的一道“雷区”,而且是一道密度比较大、范围比较广、威力比较强的“雷区”,如何趟过这片“雷区”,对于去杠杆的效果影响很大,对去杠杆能否达到预期目标影响很大。因为,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去产能、去库存已经取得比较明显成效的情况下,去杠杆也不能成为短腿,而必须下大力气解决企业杠杆过高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出现债券违约“雷区”的原因,除了去杠杆的客观要求之外,与债券到了集中兑付期也不无关系。因为,进入2015年以来,企业债券出现了发行爆发期,各地政府也把企业债券发行的规模和数量作为政绩来宣传。所以,与去杠杆同时到来,也就不可避免地会让债券违约成为“雷区”。

  尽管如此,对去杠杆问题,仍然不能放松,不能掉以轻心。虽然去杠杆可能会带来一些企业的资金链断裂,并出现诸如债券违约这样的风险。但是,如果再不把企业杠杆问题放到重要议事日程,再不下决心去杠杆,并主动引爆一些债务违约“炸药”,那么,债务违约“雷区”将自动爆炸,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最近刚刚出台的资管新规,也能对去杠杆产生积极作用。至少,银行通过体外循环向企业投放资金、信托等不受约束地给企业盲目扩张提供资金等都将受到约束。同时,在去杠杆要求下,债券发行也会越来越规范。那些只有营业收入,没有核心技术、核心产品、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也会在债券发行上受到严密控制。自然,会有一部分企业必须进入债务违约“雷区”。需要把握好的是,不要让这样的企业对于整个市场环境带来冲击和影响,不要形成连锁反应。尤其在如何强化企业和投资人责任方面,应当有更加明确的要求。切不能出现企业扩张不顾一切,出了问题把责任推给政府的现象。如果这样,首先要追究企业重要股东和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的法律责任。不然,难以遏制住负债扩张、不负责任的歪风。

  既然下决心去杠杆,就不要怕蹚债券违约“雷区”。在改革过程中,“雷区”有的是,就看如何去蹚,如何去排雷了。近三年来,企业的融资规模已经有了明显压缩,负债扩张的内在冲动也已经得到了比较好的遏制。很多企业、特别是大企业已经开始收缩战线、化解债务风险,比较成功的就是大连万达,通过资金变现,已经让企业杠杆大大降低,让企业顺利渡过风险期。其他企业也应当主动降杠杆、压负债,而不是依靠外力强行推动。只有主动降杠杆、压负债,才能把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

  2.银行揽储利器“造假”成公开秘密 结构性存款监管政策或将出台

  据中证报14日报道,从多位银行资管人士处了解到,由于部分银行将结构性存款通过设置“假结构”变相“高息揽储”,业内预期,假结构性存款在业内已是公开的秘密,关于结构性存款的监管政策或将出台。某银行相关人士表示,公司将开始规范结构性存款的部分业务。
  同日稍早,新浪财经援引彭博消息也提到,中国监管层计划限制部分结构性存款产品的发行,认为银行发行的部分结构性存款产品目的是为了规避监管,变相高息揽储。

  上述监管消息正逢强监管背景下结构性存款成为银行揽储利器之时。今年一季度,中资银行的结构性存款升至纪录高点,当季的新增规模已超过去年全年增幅。

  结构性存款严格来说并非存款,联讯证券研究院此前将其定义为“低风险低收益+高风险高收益”的组合,称其存款投向两大部分,占比最大的一部分资金和普通存款一样,运用在银行信贷或者固定收益类等低风险产品,保证基本的安全和收益;另一部分用于投资高收益、高风险的产品,如指数、汇率、黄金、各种金融衍生品等,使得在承受一定风险的基础上有获得较高收益的机会。

  而中证报上述“假结构性存款”是指,银行为期权组合设置了不可能执行的行权条件,使其一定能够按照较高利率兑付。它没有实质性的结构性操作,由于银行只需要支付交易对手方期权费,因此到期日只损失期权费,其余部分并未投向衍生品市场,是刚性兑付的产品。

  由于资管新规对银行理财设定了净值化、破刚兑、严禁资金池运作多重限制,保本理财正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计入表内负债、显得更为“安全”的结构性存款正在激增。

  证券时报统计央行公布的金融机构信贷收支数据发现,商业银行个人结构性存款在去年一年内激增9000亿元,涨幅约48%。

  3.流动性趋紧 香港资金利率恐持续走高

  近日,香港恒生银行、汇丰银行和渣打银行先后上调了储蓄存款利率,这是8年来香港三大行首次同步上调存款利率。在三大行的带领下,香港各大行纷纷调升存款利率。市场人士表示,资金面承压,流动性趋紧,是推动银行集体升息的直接原因。一方面,近日美元兑港元汇率水平一直维持在7.85“弱方兑换保证”红线上,预计金管局仍需出手买入港元以维持汇率稳定,银行体系结余将继续减少;另一方面,美国6月大概率加息预期、美元持续走强,叠加新股冻资、南下资金偏弱等因素也给资金面造成压力。市场预计流动性压力传导至存款利率后,年内或将致最优惠利率出现上调。

  自4月12日至19日,美元兑港元触及“弱方兑换保证”红线,香港金管局在8个交易日内出手13次捍卫港元联系汇率制度,共计买入513亿港元以稳定港元汇率。在港元汇率企稳的同时,香港银行体系的结余急剧减少,导致银行间拆息利率Hibor急速攀升。叠加港股市场上市新政落地,市场预期多个潜在巨型IPO近期将登陆港股市场,申购冻资将直接影响市场流动性,这也推升了香港银行间短期拆息,3个月Hibor日前不断刷新十年来新高。

  而香港利率的走高,已从银行间拆息传递至存款利率。进入5月后,香港三大行已经全部宣布提升存款利率。5月4日,汇丰银行首先宣布上调香港美元存款利率100倍,由0.001%上调至0.1%,此前该行已首先调升了港元的存款利率;7日,渣打银行紧随其后将香港美元存款利率由0.01%提高至0.1%,上调10倍;10日,恒生银行也将美元储蓄存款年利率由0.001%上调至0.1%,上调100倍,并且将12个月港元的定期存款优惠年利率上调至2%。据公开数据显示,这是8年来香港三大银行首次同步上调存款利率。与三大行同步,香港各大银行也纷纷调升存款利息。目前中银香港、工银亚洲香港、中信银行国际、花 旗香港纷纷宣布,对其部分定存产品调升存款利息。香港金管局副总裁李达志上月中旬曾提醒,银行间结余缩小之际,随着资金的流出,香港利率会慢慢跟随美元的加息方向,预计香港利率水平将渐进上升。

  市场分析人士表示,市场资金面多方承压,是香港银行集体调升存款利率的直接原因。

  一方面,金管局自上月12日起动用香港银行体系结余买入513亿港元后,银行体系结余的流动性已由4月11日的1798亿港元急速降至1284亿港元。而港元汇率目前仍在“弱方兑换保证”红线上徘徊。截至5月14日,数据显示美元兑港元汇率买价为7.8497,卖价为7.8502,相信金管局近期仍需要继续买入港元维持联系汇率制度,银行体系结余将持续下降。另一方面,近三周美元指数持续走强,同时市场预期美联储6月大概率加息,全球资金持续回流美国。相信短期内新兴市场都将面临流动性收紧的影响,港元汇率的走弱也进一步证实了资金外流的压力。此外,香港市场本身还面临着大型新股上市冻资、南下资金流入偏弱等综合因素的影响,这都导致了香港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压力。

  市场分析人士表示,香港银行上调利率是大势所趋,预期未来港元一年期定存或可高达2厘。金管局副总裁李达志也表示,“在银行间结余缩小之际,随着资金的流出,香港利率会慢慢跟随美元的加息方向渐进上升。”从近期银行的活动也可以看到对于“存款”的争夺的迫切需要。利率的走高,已经从银行间拆息传递至存款利率,接下来大概率将传导至贷款利率。

  不过更加值得关注的是与投资和消费行为息息相关的商业银行最优惠利率。近年来,由于香港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香港商业银行最优惠利率一直没有上升。数据显示,香港各银行自主决定的最优惠贷款利率近十年一直维持在5%的低水平,此前高点大约在2005至2006年间,为7.75%。市场人士预期,随着资金面多方承压,最优惠利率年内或有望上调。中银香港副总裁龚杨恩慈也预计,香港有机会下半年上调最优惠利率。

  金融市场

  1.白马股受捧:A股跌多涨少 沪指深成指全天红盘

  5月14日,A股跌多涨少;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全天红盘运行,临近尾盘时跌近平盘线,所幸翘尾上行收红。上证50在白马股的带领下涨超1%,中小创则相对萎靡。

  截至当日收盘,上证综指涨0.34%,报3174.03点;深证成指涨0.35%,报10671.46点;创业板指跌0.21%,报1830.98点。

  沪深两市总计成交4071.37亿元,较前一交易日的4141.31亿元,微幅缩量69.94亿元。

  两融余额结束四连增。截至5月11日,A股融资融券余额为9850.13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37.82亿元。

  对于后市走势,广发基金广发科技动力基金拟任基金经理李耀柱对短期市场持积极乐观态度,在他看来,短期市场会有一个明显的反弹,如果出现回落,将是买入的机会,新兴产业的机会在下半年会显现得更加明显。科技行业的一些公司在未来几年会有5-10倍的空间。

  博时基金首席宏观策略分析师魏凤春表示,二季度国内宏观基本面好于预期,叠加A股纳入MSCI,或对市场走势乃至风格都会有所影响。而消费行情重新轮回到食品饮料或白酒,说明市场对投资标准返璞归真。建议对股票市场保持积极。

  2.中兴概念股集体收涨 道指连涨八天

  周一(5月14日),标普500指数收涨2.41点,涨幅0.09%,报2730.13点。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收涨68.24点,涨幅0.27%,报24899.41点,连涨八个交易日、累计涨超4.07%。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收涨8.43点,涨幅0.11%,报7411.31点。

  苹果收跌0.23%,亚马逊收跌0.09%,Facebook收跌0.19%,特斯拉收跌3.02%。 谷歌母公司Alphabet收涨0.29%,微软收涨0.34%,刷新收盘记录高位至98.03美元,英伟达收涨0.33%,奈飞收涨0.63%,AMD收涨2.34%,英特尔收涨0.42%,美光科技收涨2.28%,高通收涨2.73%,IBM收涨0.11%,推特收涨1.95%,博通收涨0.57%,Dropbox收跌4.22%。

  中兴概念股上,ACIA上涨8.7%,盘前一度大涨18%。IPHI盘前上涨6%,收涨超1%;LITE上涨2.2%,盘前涨超5%;

  TS Lombard公司分析师Jonathan Fenby向CNBC表示:“对于特朗普来说,他突然关心起中国的就业问题了,这是个180度的转变。最有可能的解释是他希望通过在贸易方面对中国作出让步的方式,以换取中国在新加坡首脑峰会上的帮助、推动朝鲜达成协议。”

  富时泛欧绩优300指数收跌0.06%,报1538.02点。欧洲STOXX 600指数收跌0.05%,报392.19点。

  德国DAX 30指数收跌0.18%,报12977.71点。法国CAC 40指数收跌0.02%,报5540.68点。英国富时100指数收跌0.18%,报7710.98点。


上一条:财经日报(180516)
下一条:财经日报(180514)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