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日报(190130)
来源:         作者:         时间:2019-01-30         点击量1962

财经新闻

1. 经参头版评论:以高质量供给催生创造新的市场需求

近年来,消费的基础性作用持续增强。2018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76.2%,高于资本形成总额的43.8%,较上年提高17.4个百分点,压舱石作用进一步凸显。但从高频指标来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基本上呈逐月下滑趋势,全年累计增速创2003年以来新低。如何在经济下行环境中推动消费平稳增长,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日,发改委等十部门联合印发了《进一步优化供给推动消费平稳增长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方案(2019年)》。方案的出台,既是为了贯彻去年中央和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也是为了落实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重点工作任务,同时也有通过稳消费来实现稳增长的现实考虑。

方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顺应居民消费升级趋势,加快转型升级提升供给质量和水平,以高质量的供给催生创造新的市场需求,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推动消费平稳增长。方案提出了六个方面24项政策措施,大致可分为四类。

一是通过更新换代促进汽车消费。2018年我国汽车消费同比下降2.4%,较上年大幅回落8.0个百分点,成为社会消费品零售的最大拖累项。在经过十余年狂飙突进的增长之后,汽车市场已呈现饱和态势。因此,此次方案并未出台类似于之前汽车下乡或购置税优惠的措施,而是通过推进老旧汽车报废更新、优化新能源汽车补贴结构、促进农村汽车更新换代、繁荣二手车市场等方式促进汽车消费,政策更具连续性,也更尊重消费规律。

二是通过补短板促进城镇消费。2018年城镇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8%,远低于10.1%的乡村地区增速,其原因除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偏慢,以及杠杆率快速攀升对消费支出的挤压之外,还缘于教育、住房、养老等民生领域面临着诸多短板。因此,方案从供给侧出发,对这些短板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弥补,包括加快推进老旧小区和老年家庭的适老化改造、满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住房消费需求、完善托幼等配套措施、加强城市养老设施建设等。

三是进一步推动消费升级。消费升级除了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之外,还表现为乡村消费、网络消费以及服务消费增速快于整体增速,占比不断提升,方案就促进这些领域的消费升级做了相应安排。包括通过挖掘农村网购和旅游消费潜力、畅通城乡双向联动销售渠道、优化农村消费市场环境等方式促进农村消费提质升级,通过支持绿色智能家电销售、促进家电产品更新换代、积极开展消费扶贫等方式带动新品消费,通过打造中高端消费载体、扩大升级信息消费、推进超高清视频产品消费以及促进离境退税商品销售等方式,实现服务消费升级。

四是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国务院办公厅去年10月发布的《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2018—2020年)》已在这方面进行了更系统、更全面的部署,此次发布的方案,重点对持续完善消费基础设施、加强质量认证体系建设、持续深化收入分配改革以及加大消费者权益保护力度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强调。今年个税改革已经全面落地,这将直接影响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尤其值得关注。

整体而言,这一方案主要是从供给侧而非需求侧出发,强调以高质量的供给催生创造新的市场需求,而不是通过刺激政策透支或前置消费需求,因而更加符合消费规律。事实上,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最终要落脚到提升产品质量、改善消费环境、增强消费能力等方面。只有在这些方面持续用力,才能使消费潜力平稳释放、升级趋势不断延伸,进而实现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

2. 百逾城市住宅库存连增4个月 房企高库存压力重现

基于资金和库存压力,开发商正在加快项目入市速度,争取快速回笼资金。

据易居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截至 2018 年 12 月底,全国 100城新建商品住宅库存总量为 45734 万平方米,环比增长 2.1%,同比增长 1.6%,市场消化完这些库存需要 9.7 个月。

观察历史数据,2015 年 1 月份以来全国 100 城库存规模就呈现出持续性的下跌态势,中间个别月份虽有反弹,但下跌的趋势不改。到了 2018 年,库存走势基本呈现了“上半年减少、下半年增长”的态势。尤其是 9 月份库存规模明显增长,属于首次显著攀升的态势,10月份-12 月份继续保持增长。

横向对比看,2018 年三、四线城市的存销比下跌较为明显。观察历史数据,2014 年下半年三、四线城市积极推进棚改政策,去库存周期指标反应迅速,从高位水平显著到持续下滑,即从 2014 年 7 月份的需消化25 个月的历史高位水平下滑到 2018年 8 月份的需消化 9 个月的历史底部水平。而后受市场降温、推盘节奏加快等因素影响,三、四线城市存销比开始反弹。目前来看,三、四线城市的存销比探底已基本完成。

总体上,百城住宅库存环比连续增长4个月,库存走势正迎来拐点,年底正式步入上行通道。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2018 年全年库存先降后增,存销比也有类似的走势。上半年销售行情还不错,去库存效果也值得肯定。但到了下半年市场交易开始降温,房企高库存压力重现,这也倒逼相关房企积极降价。当然对于购房者来说,恰形成了一个相对好的购房窗口期。

事实上,多数房企在2018年四季度开始加快项目入市量,降价促销也较为常见。据易居研究院监测,2018 年 12 月份,100 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月度新批准预售面积为 6183 万平方米,环比增长 4.3%,同比增长 19.8%。观察历史数据,12 月份推盘规模创下了历史最高水平,次高水平则出现在 11 月份。

观察 2018 年月度推盘数据,可以看出,总体上呈现了逐月增加的态势。这也说明房企推盘的意愿是比较强烈的。而且各地管控力度也明显放松,所以这都会使得新增供应不断放量,尤其是部分高端楼盘。但当楼盘密集入市时,房企也会因为营销压力而主动降价。

严跃进表示,2018年第四季度形成了相对多的住宅库存。2019 年上半年,预计房企会把去库存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去抓。若是资金方面压力大,那么相关房企也依然会采取以价换量的策略,即定价方面不会太强势。

3. 不足13万亿元 券商资管规模被公募反超

昨日晚间,基金业协会发布《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资管产品备案月报(2018年12月份)》。公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底,证券公司资管业务管理资产规模为12.91万亿元,券商资管产品规模已连续9个月下滑。

公募基金方面,据基金业协会公布的2018年全年《资产管理业务统计快报》显示,截至2018年年底,公募基金管理机构管理的公募基金规模已达13万亿元。不难看出,公募基金规模已经赶超券商资管规模。

券商资管产品规模去年减少3.66万亿元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2月底,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管业务管理资产规模合计22.66万亿元(不含社保基金、企业年金),较11月底减少7278亿元,降幅为3.1%。其中,证券公司资管业务管理资产规模12.91万亿元,基金公司资管业务管理资产规模4.37万亿元,基金子公司资管业务管理资产规模5.25万亿元,期货公司资管业务管理资产规模1276亿元。

对于此次公布的最新数据,《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后发现,2018年期间,证券公司资管产品规模出现连续9个月下滑的情况。资管规模也已由去年年初的16.57万亿元降至12.91万亿元,去年全年券商资管产品规模共计下滑3.66万亿元。

对此,广发证券表示,从成熟市场的经验来看,资管业务长期不居于券商业务核心地位,需要配合核心业务进行取舍。但券商的资管业务现阶段依然享有较大发展空间,这主要归于分业经营环境下的中国券商资源相对于国际全能投行更接近于产品端,而非客户端。其二,中国券商资管产品整体收益率偏低,主动管理与服务提供能力有待提升。其三,资产管理业务是券商机构服务中具有协同效应的一环,而国内市场券商机构化业务方兴未艾。

仅一家券商资管规模超过一万亿元

从证券公司资管管理规模分布情况来看,截至2018年12月底,多数证券公司资管管理规模在100亿元至2000亿元,其中大于10000亿元的证券公司只有一家,资管规模在5000亿元至10000亿元的证券公司共6家,3000亿元至5000亿元的共1家,2000亿元至3000亿元的共9家,2000亿元以下的共121家。

专家认为,具有优秀的主动管理能力、依托强大的财富管理业务为支持,以及综合投行能力带来的产品形成能力的头部券商有望进一步巩固资管业务的优势,未来券商资管业务仍值得关注。

相比而言,近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公布的2018年全年《资产管理业务统计快报》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年底,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证券公司及其子公司、期货公司及其子公司、私募基金管理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总规模约50.5万亿元。其中,公募基金管理机构管理的公募基金5629只,规模约13万亿元,已经正式赶超证券公司及其子公司的资管规模。

金融市场

1. 收评:两市下探回升沪指跌0.1%  零售、钢铁股崛起

1月29日(周二),早盘沪深两市开盘涨跌不一,盘初股指震荡走低,随后创投、通信等杀跌,三大股指快速跳水,跌幅均逾1%,创业板指一度跌近2.4%。盘中零售板块走强,股指回升,跌幅收窄。午后银行、钢铁、零售异动走强,两市股指延续升势,沪指一度翻红短暂站上2600点,深成指、创指低位盘整,尾盘三大股指收跌。

截至收盘,沪指报2594.25点,跌0.11%;深成指报7551.30点,跌0.50%;创业板指报1243.59点,跌1.28%。

沪市成交1267.49亿元,深市成交1670.52亿元,两市合计成交2938.01亿元,较上一交易日的2997.66亿略有缩量。

从盘面上看,板块普遍飘绿,仅零售、钢铁、银行、水泥等少数板块飘红,高送转、计算机、网游、创投、半导体、通信、有色等板块居跌幅榜前列。

消息面:

1、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新闻发言人闻库表示,工信部高度重视推动5G发展,部分系统设备产品基本已经达到预商用的水平,并有望在今年年中出现比较好的5G商用终端。同时,车联网将是5G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之一。

2、中国联通消息,1月25日,四川联通和成都市成华区人民政府召开5G智能社区发布会,宣布全国首个5G无线家庭宽带示范小区亮相。双方将利用中国联通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GIS等先进技术优势,打造宜居、宜业、宜人的智慧社区。

3、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今天表示,中方高度关切美国司法部对华为公司及其副董事长、首席财务官孟晚舟等提出起诉。中国政府一贯要求中国企业在依法合规的基础上开展对外经济合作,同时要求各国为中国企业的正常运营提供公平、公正、非歧视的环境。

4、1月29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2018年保险业保费数据。数据显示,2018年,原保险保费收入38016.62亿元,同比增长3.92%。其中,产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11755.69亿元,同比增长11.52%;人身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26260.87亿元,同比增长0.85%。

2. 科技股跌幅居前 标普、纳指收跌 苹果盘后财报超预期

1月29日(周二),标普500指数收跌3.85点,跌幅0.15%,报2640.00点。道指收涨51.74点,涨幅0.21%,报24579.96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收跌57.39点,跌幅0.81%,报7028.29点。

美联储新年首个FOMC议息会议今日召开,市场普遍预期周三将宣布不加息,也希望明天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新闻发布会上得到更多缩表的线索。

彭博社分析指出,在年初风险资产上涨后,股市投资者重新寻找在企业财报高峰期追涨大盘的理由。本周,除了苹果、微软、Facebook、高通、特斯拉、阿里巴巴、三星和索尼等科技巨头发布财报外,市场还在关注主要国家贸易磋商、OPEC成员国委内瑞拉的地缘政治紧张、美国延迟发布的一系列经济数据等诸多因素。

周二美股盘后,苹果公布财报显示,在2019财年第一财季、即截至自然年2018年12月29日的一个季度,苹果的营业收入和盈利都高于市场预期,但营业收入出现2001年来首次第四季度增长下滑,苹果的一季度营收指引中位值也低于市场预期。苹果盘后大涨5%。

AMD第四财季EPS 8美分,符合市场预期。营收14.2亿美元,市场预期14.4亿美元。该公司CEO表示,公司收入连续第二年大幅增长。该公司股价盘后大涨10%。

美股科技股普遍下跌,拖累纳指。推特跌4.5%,亚马逊、Facebook、微软、奈飞均跌超2%,特斯拉涨0.36%。

中概股趣头条涨超5%,早盘一度涨10%。今年迄今,该股已经涨约50%,较12月初低点4美元已经上涨140%。拼多多涨4.1%,涨破30美元整数关口,逼近历史高位。

富时泛欧绩优300指数收涨0.79%,报1402.04点。欧洲STOXX 600指数收涨0.80%,报357.23点。德国DAX 30指数收涨0.08%,报11218.83点。法国CAC 40指数收涨0.81%,报4928.18点。英国富时100指数收涨1.29%,报6833.93点。



上一条:财经日报(190201)
下一条:财经日报(190129)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