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日报(190201)
来源:         作者:         时间:2019-02-01         点击量2091

财经新闻

1. 地方债提前开闸:1月发债规模已超4000亿  往年为零

随着2019年地方政府新增债务限额提前下达,1月以来,多地债券发行大闸开启。1月31日,据中国债券信息网披露,共有北京、浙江、广东、江苏等地在内的7个省市发布地方债招标文件或发行结果。据统计,整个1月,各地发行地方债规模已超过4000亿元,而往年这一数据为零。

土储和棚改专项债占比最高

具体来看,1月发行的地方债以新增债为主,总量超过3600亿元,其中,新增专项债为1400多亿元。1月31日披露的发行信息显示,除浙江外,其余6地发行的均为新增一般债券。分析人士指出,一般债在发行时面临的限制较少,资金腾挪空间更大,发行难度也相对更低,因而1月新增一般债的发行进度快于新增专项债。

同时,部分借新还旧债券在1月提前发行,其中一般债借新还旧358.9亿元,专项债借新还旧133.2亿元,合计约500亿元。1月3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地方政府新增债券要优先用于偿还拖欠款,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通过发债或其他金融工具置换存量债务节省的利息支出要全部用于清欠。

而具体在1月的新增专项债中,占比最高的就是土地储备专项债和棚改专项债。不过,业内人士指出,这两部分专项债对应的项目投资并不会计入基建投资中。而其他计入基建投资的专项债品种,包括收费公路、水利、园林等专项债的总占比不足25%。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在此前接受采访时指出,在稳基建、补短板的要求下,新增专项债的发行规模或将进一步扩大。在赵锡军看来,在强化逆周期调节的背景下,定向降准、专项债等政策均带有结构性特征。

基建大年来临

提前下达的地方债则为基建提供了必需的“弹药”。“基建投资加快步伐将对投资增速起到托底作用。”交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今年宏观政策明显转向,着力点在于加大基建投资力度,基建项目执行进度会明显加快,预计今年基建投资增长10%,成为拉动投资的关键力量。

2018年12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授权国务院提前下达2019年地方政府新增债务限额合计1.39万亿元。这1.39万亿元新增债务中一般债5800亿元、专项债8100亿元,分别相当于2018年全年限额的70%和60%。而从1月发债规模看,新增地方债发行规模为提前发行规模的26.5%,其中新增一般债2276亿元,占提前发行一般债的39.2%;新增专项债1411.7亿元,占提前发行专项债的17.4%。

万亿地方债提前下达意味着,与往年相比,2019年初,地方政府就可发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也可“借新还旧”缓解偿债压力,对冲经济波动压力。“预计2019年基建投资将增长10%,成为拉动投资的关键力量。”连平撰文表示,2019年我国宏观政策将强化逆周期调节,在减税降费的同时,着力加大基建投资力度。

财新智库莫尼塔研究董事长、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此前表示,近年来地方债发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由于近年来各地多数在5月左右调整预算,导致地方政府债券发行使用进度偏慢,出现上半年无债可用、下半年集中发债的情况。提前下达部分新增债务限额,便于地方提前启动发债工作。此外,经济下行压力较大,需要依赖基建稳定增长,而地方政府资金较为紧张,提前发行旨在加快地方支出节奏,保障重点项目资金需求,是财政政策更为积极的一种表现。

提速与防风险并重

尽管地方债首次提前下达,但在防风险攻坚战下,地方政府债务面临的严监管高压态势不会削减。财政部部长助理许宏才此前强调,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不意味着放松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管理。要在发挥政府规范举债积极作用的同时,进一步规范债务管理,严格控制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

去年底,全国财政工作会议部署2019年财政工作时,三次提及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尤其是隐性债务。近日,财政部印发《地方政府债务信息公开办法(试行)》,要求从2019年1月1日起,各地需要详细具体公布各类债务相关信息,包括违法和违规举债担保问责结果,并强化监督机制,财政部驻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应对地方政府债务信息公开履行日常监督职能。这意味着,在防风险攻坚战下,地方政府债务严监管高压态势不会削减,在坚持开好“前门”同时没有关严的地方政府违法违规举债“后门”或严堵。

事实上,今年中央大幅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额度,并提前授权加快地方债发行进度,一方面是进一步鼓励满足地方基础设施资金合理需求,另一方面也间接削弱了地方违法违规举债动机。

目前来看,地方政府债持有结构仍过于集中、二级市场成交还不够活跃、投资者缺乏渠道了解债券产品在市场上的价值,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地方政府债券直接融资功能与价值的发挥。因此,扩大投资者范围仍是地方债市场发展的重要方面。

2. 财政部:2018年PPP投资逾13万亿元 清退3万亿元项目

1月31日,财政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中心公布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管理库2018年报。截至2018年12月末,管理库项目累计8654个、投资额13.2万亿元。落地项目累计4691个、投资额7.2万亿元。开工项目累计2237个、投资额3.2万亿元。

财政部PPP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2018年各地继续对项目进一步加强入库审核,并持续清理不合规项目。2018年管理库共清退项目2557个、涉及投资额3万亿元;新入管理库发布项目4074个、投资额5.8万亿元。总体趋势是新项目入库趋于平稳,更加理性,由重数量和速度向重质量转变。

数据显示,管理库累计落地项目投资额前三位为市政工程、交通运输、城镇综合开发,分别为2.4万亿元、1.9万亿元和1.0万亿元,合计占落地项目总投资额的73.3%。

对于国家级示范项目执行情况,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18年12月末,四批示范项目共989个,投资额2.2万亿元。截至2018年12月末,累计落地示范项目895个、投资额2万亿元,落地率90.5%,无移交阶段项目。截至2018年12月末,累计已开工示范项目528个、投资额10698亿元,开工率59.0%。

3. 2018年全国千亿房企达30家 百强房企对土地投资谨慎

2018年,中国房地产行业整体业绩规模进一步增长。1月31日,克而瑞地产研究中心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百强房企全年的销售金额同比增长35%。

同时,百强房企各梯队销售金额门槛进一步提升。其中,碧桂园等前三家房企业绩规模已全部超过5500亿元。此外,2018年全国千亿房企数量达到30家,相比2016年、2017年的12家和17家有了较大幅的增加。其中,阳光城、中南、富力、正荣、金科、中梁、金茂、融信等13家房企都在2018年迈入千亿房企行列。

根据13家新晋千亿房企2018年业绩增长情况来看,同比增幅普遍高于销售业绩前30强房企45%的平均水平,其中金科、金茂、祥生同比增幅较为明显,2018年全年,金科共实现合同销售额1291亿元,相比上一年增长90%。

“这与企业战略布局较为相关,过去金科一直重点布局的是房价较低的中西部城市,自2016年开始有意识的增加其他三个区域的热点城市业务布局。”克而瑞地产研究中心研究员沈晓玲分析认为,金科2018年销售分布中,中西部占比70%,相比2017年减少10个百分点,但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三个区域销售金额占比有不同程度增加,分别为16%、9%、5%,销售结构更为均衡。

在土地投资方面,与2017年相比,2018年百强房企的投资态度总体保持谨慎,且下半年谨慎的态度进一步升温。2018年百强企业拿地销售比为0.38,与2017年0.59的平均水平相距甚远。

“而除蓝光旗下拥有旧改项目的房企外,融信、富力、阳光城、雅居乐等其余新增千亿房企现有总土储资源均比较充足。”沈晓玲表示,按照2018年的销售规模来看,足够企业3-5年的正常发展,虽然2018年土地投资强度不高,但自身土储压力并不大。总的来看,13家新晋千亿房企土储资源均比较充足,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

金融市场

1. 收评:两市冲高回落沪指涨0.35%  银行、白酒股护盘

1月31日,1月最后一个交易日,早盘两市小幅高开,随后三大股指震荡上攻,金融板块表现强势,沪指盘中站上2600点,临近午间收盘,三大股指小幅回落。午后,两市股指相继翻绿,随后反弹回升,沪指、深成指双双收红,创指跌幅收窄。盘面上,市场人气持续低迷,两市近百股跌停,创投股上演跌停潮,白酒、银行股发力护盘,次新股集体走弱。

截至收盘,沪指报2584.57点,涨0.35%;深成指报7479.22点,涨0.12%;创业板指报1227.99点,跌0.23%。

沪市成交1260.13亿元,深市成交1598.30亿元,两市合计成交2858.43亿元,较上一交易日的2938.01亿元略有缩量。

从盘面上看,行业板块普遍飘绿,仅白酒概念、银行、证券等少数板块飘红,次新股、壳资源、海南、零售、黄金概念、油气、有色金属、创投等板块居跌幅榜前列。

消息面:

1、国务院批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上海目标到2020年基本确立以人民币产品为主导的全球性金融市场地位。

2、中国财政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中心31日公布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管理库2018年报。截至2018年12月末,管理库项目累计8654个、投资额13.2万亿元。落地项目累计4691个、投资额7.2万亿元。开工项目累计2237个、投资额3.2万亿元。

3、2019年央视春晚将首次进行4K超高清直播,实现5G内容传输,并在红包互动、内容互动上力争创造新方法,扩大参与性,实现传播最大化。

4、1月31日,彭博公司正式确认将于今年4月起将中国债券纳入彭博巴克莱债券指数。央行表示,将进一步提高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水平,完善相关制度规则安排,为国际投资者提供更加友好、便利的投资环境。

5、中国1月官方制造业PMI 49.5,预期49.3,前值49.4。中国1月官方非制造业PMI 54.7,预期53.8,前值53.8。中国1月官方综合PMI 53.2,前值52.6。

6、上海市金融工作局局长郑杨透露,在培育筛选企业上,上海将组建联合调研组,全面排摸上海地区科创企业情况,对标科创板企业标准及特点,采取“一企一策”做好企业上市前后的服务保障。

2. 美股创下1987年来最好1月表现  纳指大涨超1%  中概股集体上涨

1月31日,标普500指数收涨23.44点,涨幅0.87%,报2704.49点。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收跌6.03点,跌幅0.02%,报25008.83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收涨98.66点,涨幅1.37%,报7281.74点。标普和道指创2015年以来最大单月涨幅,纳指创2011年10月份以来最大单月涨幅,标普创1987年以来最大单月涨幅。1月份,标普500指数涨7.89%,道指累涨7.21%,纳指累涨9.74%。

周四美股得到了Facebook与通用电气等许多公司强劲财报的推动。Facebook收盘大涨10.8%,此前该公司宣布盈利远超预期。GE公布财报后,其股价大涨11.65%。

Natixis Investment Managers公司首席市场策略师Dave Lafferty表示:“股市已接近公允价值。我认为,股市的上涨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从去年第四季度的超卖状况中反弹。去年年底的股市下挫有些失控,现在它又涨回来了。”

通用电气大涨13%。尽管该公司盈利不及预期,但是营收超预期。此外,通用电气还宣布与美国司法部就次级抵押贷款业务WMC原则上达成了15亿美元的和解协议。

四季度亚马逊云服务等三大利润源同比增长继续放缓,Prime相关增速仅三季度一半,且连续三季度营收指引不及华尔街预期,一季度指引的增速为2001年来最低。盘后亚马逊股价一度涨近3%,后转跌。

在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结束后,美联储周三表示在作下次利率决定时将保持“耐心”,暗示央行的加息运动可能已接近尾声。美联储另外发布的一份关于4万亿美元资产负债表的声明进一步使投资者感到意外,该行暗示缩减资产负债表规模的行动可能比预期更早结束。

美联储表示,市场动荡是该行采取更温和政策的一个主要考虑因素。

美国国会两党开始就预算法案正式进行谈判,希望在2月中旬本次预算用完之前达成协议,维持政府正常运行。而总统特朗普一直坚持的边境墙预算,仍是两党议员谈判的焦点。特朗普发推文称,如果共和党人和民主党人“不讨论边境墙”,那么他们就是在“浪费时间!”

CFRA Investment Strategist公司投资策略所Lindsey Bell表示:“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有关加息路径的表态,以及关于缩减资产负债表的灵活性的讲话,给投资者送来了一份迟来的圣诞礼物。”

他表示:“鲍威尔承认第四季度的金融状况紧张,并指出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担忧使美联储应该重新斟酌货币政策。”

中概股方面,趣头条收涨12.58%,新浪收涨5.79%,蔚来汽车收涨5.63%,虎牙收涨5.48%,爱奇艺收涨3.82%,哔哩哔哩(B站)收涨3.66%,网易收涨3.65%,微博收涨2.99%,百度收涨1.94%,拼多多收涨1.35%,阿里巴巴收涨1%,京东收涨0.85%。

富时泛欧绩优300指数收涨0.15%,报1410.01点。德国DAX 30指数收跌0.08%,报11173.10点,1月份累涨约5.82%。法国CAC 40指数收涨0.36%,报4992.72点。英国富时100指数收涨0.39%,报6968.85点,1月份累计上涨约3.578%、创2018年4月份以来最大单月表现。



上一条:财经日报(190212)
下一条:财经日报(19013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