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日报(190404)
来源:         作者:         时间:2019-04-04         点击量2028

财经新闻

1. 国务院再推3000亿规模降费新举措:坚定投资发展信心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4月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今年降低政府性收费和经营服务性收费的措施,进一步为企业和群众减负;决定下调对进境物品征收的行邮税税率,促进扩大进口和消费;配合《外商投资法》实施、适应优化营商环境需要,通过一批法律修正案草案;听取药品集中采购、短缺药供应及医疗救助工作汇报,要求更多让群众在用药就医上受益。

为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部署,会议决定,从7月1日起,减免不动产登记费,扩大减缴专利申请费、年费等的范围,降低因私普通护照等出入境证照、部分商标注册及电力、车联网等占用无线电频率收费标准,并要求必须有明显降费,比如车库、车位等不动产所有权登记收费标准由每件550元降为80元,商标续展注册费收费标准由1000元降为500元;将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和民航发展基金征收标准降低一半;至2024年底对中央所属企事业单位减半征收文化事业建设费,并授权各省(区、市)在50%幅度内对地方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减征此项收费。同时,对产教融合试点企业兴办职业教育符合条件的投资,落实按投资额30%抵免当年应缴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的政策。会议还确定了降低移动网络流量和中小企业宽带资费全年约1800亿元、降低一般工商业平均电价、下浮铁路货物执行运价、减并港口收费、取消公民身份信息认证收费等措施。上述措施是继降低社保费率后,进一步对行政事业性收费等采取的降费举措,实施后全年将为企业和群众减负3000亿元以上。

“前期推出的增值税减税和社保缴费比例与基数调整,预计将为企业减负2万亿元,时隔不久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提出总量高达3000亿元规模的降费新举措,无疑会让企业更加坚定投资发展信心。”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研究员刘兴国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此次降费举措覆盖多个领域,力求帮助企业进一步降低成本,减轻企业经营负担,让企业对“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有切实获得感,“特别是其中一些收费项目的减免,不仅可以降低企业成本,而且可以激发相关领域的创新创业活力”。

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林致远也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此次推出的降费举措是继4月1日下调增值税税率之后,深入推进减税降费政策的切实体现。从供给侧看,有利于进一步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激发企业活力。从需求侧看,有助于减轻群众的生活成本,刺激居民消费增加。

2. 央媒头版评论:高度警惕房地产市场炒作之风抬头

近一段时间,沉寂近两年的楼市人气有所集聚,个别城市房地产中介电话营销明显活跃,市场炒作有所抬头,房地产市场似乎再现久违的“小阳春”。但要看到楼市时过境迁,“房住不炒”定位已然深入人心,经济金融基本面决定房价增长空间日益狭小,需高度警惕楼市热炒苗头,坚决遏制房地产市场投机炒作。

2017年以来,热点城市先后出台了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措施,投机炒作势力得到有效遏制,市场成交量萎缩。经历两年严厉调控后,房价出现回落,而市场需求有所累积,房贷利率稳中有降,刚性需求入市意愿增强。因此,个别城市房地产市场出现“小阳春”,是需求正常释放的结果。过去近两年我国房地产市场实施“因城施策”调控措施,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市场的投机炒作动能已基本消退,楼市迈出了回归居住属性的坚实步伐。

目前来看,我国房价上涨空间已经较为狭小。房价过快上涨明显透支了楼市增长潜力,大多数城市的房价收入比、租售比、居民杠杆率等多项指标都已超出合理范畴,反映出房价对基本面的明显背离。人口是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基础,人口总量和结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未来楼市的发展空间。2018年我国新生人口出生率为10.94‰,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到来,势必削弱房价上涨的人口红利基础。资金面扩张也受到市场投资收益率的刚性制约,房价上涨的资金驱动动能正在减弱。而房地产金融日渐规范,住房市场违规加杠杆成本急剧上升。在“房住不炒”大框架下,近期个别城市微调了政策措施,是对房价过快上涨时期出台临时管控措施的适当修复,重在发挥市场信号的作用,并积极探索构建长效机制。

应该看到,房地产业固然有很强的带动作用,但住宅投资涉及居民跨期消费选择问题。在当前居民高杠杆率的大背景下,家庭住宅不动产加快形成同时,消费增长空间势必会受到刚性挤压,影响到未来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无论是热点一线城市,还是三四线城市,家庭财富向住宅不动产加快转移的同时,家庭消费增长潜力受到了抑制。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而城镇居民实际增长5.6%。2018年12月,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8.2%,低于上年同期1.2个百分点。特别是当前我国城镇住房供求关系总量基本平衡,结构矛盾较为突出。即便热点城市住房供应相对潜在需求存在缺口,但过高房价已经超出刚需实际经济能力。

当前,要高度警惕房地产市场炒作之风抬头。历史经验充分表明,房地产市场缺少理性。个别楼市炒作新闻所引发的“跟风”行动,会传递出错误和虚假的供求信号,加剧市场紧张气氛。若不及时进行澄清和有效管控,一旦形成“羊群效应”,将导致房价上涨预期陷入循环证明和自我实现的境地。这种房地产市场的非理性运行,是以地方经济转型受阻、经济活力受限、经济动能消减为代价的,同时又让个别地方财政欲罢不能,将影响到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值得高度警惕。

综合来看,我国经济正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实体经济的高质量才是基础。外部冲击和内部转型,都需要从发展高质量的实体经济来应对。房地产业既有实体经济的一面,住宅供应和消费等一系列经济活动可以支持社会就业和稳定经济增长,满足人民的居住需求;同时也有虚拟经济的一面,房地产投资属性易引发市场的非理性炒作,催生房价泡沫,导致相关风险高度聚集。因此,在加快推进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既要合理发展房地产业实体经济面的积极作用,也要坚决消除房地产业虚拟经济面的消极影响。

3. 上交所:科创板招股书存10大共性问题 机构要做好把关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多位投行人士处获悉,4月3日,上交所在上海举办证券公司科创板投资者教育第二期培训会,上交所就科创板申报操作中发现的一些问题与中介机构进行了沟通。

此前,3月18日,科创板开闸接收企业上市申报材料,但第二天业内传出消息,上交所要求一些券商补正它们提交的科创板申报材料。

据悉,被要求补正申报材料的券商并非个案,一时业内沸沸扬扬,忐忑不安。对此,有机构人士指出,由于是科创板是新事物,首批科创板申报企业材料被要求补正,属正常现象。

根据参会人员做出的会议记录显示,在此次培训会上,上交所指出目前审核中发现的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在目前申核中发现的文件格式及完备性问题,包括三个问题:签字和签章的问题;文件格式问题;专项文件的问题。

另一方面,目前审核发现招股说明书存在一些普遍问题。包括10大问题:

1、是否符合科创板定位。从现在看来,不管是招股说明书,还是发行人的自我审慎评估文件,机构的专项分析意见,都会存在夸大的问题。

2、信息披露重要性水平的判断。这次招股书按照注册制的要求,结合其他板块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我们要求发行人结合自身特点披露重要性水平的确定标准和依据,但有的时候一些招股书未披露与财务会计信息相关的重大事项,重要性水平的判断标准,有的在重大合同部分,没有论述为什么确定为重大合同,没有明确标准是什么。

3、发行人重要子公司的披露。根据准则的第13条,如果是重要的子公司,是要参照招股书的准则规定来披露相关的信息的,目前很多申报文件都直接略过了。

4、发行人行业地位的披露。未全面、客观地披露发行人的竞争优势和竞争劣势。

5、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披露。在招股书里面,在财务会计信息和管理能力讨论章节,大家大量披露了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但是都是按照会计准则抄下来,基本上没有任何特色。上交所还是希望大家能够按照招股书的要求,结合自身的业务实质,包括经营模式的特点以及关键事项来披露,不要披露千篇一律的或者重复性的内容。

6、核心技术人员的认定。在已有的企业里面,核心人员的认定普遍是一般是少认定或者认定时没有充分说明理由。

7、风险因素披露。风险因素的披露缺乏针对性,对发行人自身的特有风险披露得很少,对共有的风险披露得多。经常把一些风险对策和竞争优势当作风险评估因素来披露。科创板以信息披露为中心,对这方面要求比较严格,希望大家严格按照招股书的准则要求来披露。

8、股份购回的承诺。部分招股书里控股股东和发行人没有按照要求来做出欺诈发行时购回的承诺。很多招股书把大量的发行人、控股股东、董监高的承诺放在重大事项提示里面,导致可能招股书要先看到二三十页才看到目录。其实这次在招股书准则修改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把这些承诺移到投资者保护一节里面,大家可以在前面重大事项提示里做个简要的索引或者披露。

9、披露时说广告语言或不客观、夸大的语言,在整个招股书中都存在这个问题。

10、具体到招股书第75条,管理层应该以管理层的视角把经营成果的逻辑展现出来。在进行资产分析、盈利能力分析、现金流分析之前,应该用管理层视角结合业务、经营模式把经营成果的逻辑作出分析。

另外在保荐机构核查时,我们发现内核部门可能有些时候没有发现主要问题,或者是未全面反映内核发现的主要问题。我们会结合发行保荐书和保荐工作报告进行审核,也会纳入中介机构的质量评价。

 此外,上交所还提到,关于工作的两个要求:一是希望大家能够切实地学好新的规则,因为科创板是一个全面的改革,有非常多创新的地方,而且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要求,如果没有制度规则,那可能还是按老一套来做。二是希望保荐机构还是要切实做好把关责任。

金融市场

1. 收评:沪指收复3200点 创近1年以来新高

4月3日,股指集体低开,早盘在自由贸易港、啤酒板块轮番拉升下,三大股指纷纷反弹并翻红,盘中虽不乏概念板块轮番表现,但两市依旧维持横盘整理走势。

券商、港口水运、上海自贸等题材午后持续发力,沪指午后持续震荡拉升,突破3200点,创2018年5月以来新高。

截止收盘,沪指报3216.30点,涨1.24%,深成指报10340.51点,涨0.78%,创指报1768.18点,涨0.80%。

盘面上,交运物流、港口、券商、国际贸易等行业板块表现抢眼,石油、钢铁、玻璃陶瓷、商业百货等涨幅其次,前期持续大涨的船舶领跌两市,园林工程、兽药、通讯等小幅下跌。概念股方面,上海自贸概念股掀起涨停潮,上海物贸近20股涨停,进口博览、快递、海洋经济、海工装备、券商等题材涨幅其次。

消息面:

央行今日未开展逆回购操作,为连续第十一日暂停逆回购操作,本周无逆回购到期。

据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截止3月末,境外机构在该公司的债券托管量为15152.50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并较上一个月末增加27.85亿元。数据显示,自2018年12月境外机构恢复增持以来,已连续4个月增持中国债券。

2. 标普连涨五日 接近六个月高位 美债收益率上行

4月3日,标普500指数收涨6.16点,涨幅0.21%,报2874.40点。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收涨39.00点,涨幅0.15%,报26218.13点。纳指收涨46.86点,涨幅0.60%,报7895.55点。在经济数据方面,美国最新发布的多项经济数据不佳,中国和欧洲重点国家的数据较为乐观:

美国3月ADP就业新增12.9万人,远逊于预期,创2017年9月以来新低。美国3月ISM非制造业指数降至2017年8月以来新低,商业活动分项指数降至57.4,创2017年7月以来新低。

中国3月服务业与综合PMI双双创新高,站稳50荣枯线上方,经济活动录得9个月来最高增速。

欧元区3月企业活动低迷,英国服务业景气近三年来首次萎缩。但“欧洲火车头”德国的3月服务业PMI读为55.4,高于预期54.9,前值也从54.9上修至55.3。意大利3月服务业和综合PMI均好于预期,其中综合PMI读为51.5,重回50荣枯线上方。

美股科技股普遍收涨,Facebook再爆丑闻股价跳水收跌,芯片股指数创纪录新高。Facebook跌0.38%,为FAANG五大科技股中唯一收跌的;苹果收涨0.69%,Lyft收涨1.49%,仍低于发行价;特斯拉涨2.07%。野村看好芯片公司长期发展,芯片类股集体大涨,费城半导体指数收涨2.27%,收创纪录新高;AMD涨超8%,美光科技、英伟达涨超3%。

热门中概股多数上涨,中概航空股大涨,如涵上市首日重挫37%。微博、迅雷涨超4%,网易涨超3%,老虎证券、新浪、百度涨超2%,陌陌涨近2%;阿里巴巴跌1.88%,因原雅虎基金Altaba拟出售阿里巴巴持股,虎牙跌超2%,拼多多跌3.8%,趣头条跌8%;虎牙和趣头条均拟发行ADS。中国铝业大涨6.3%。如涵控股周三上市,重挫37.20%。

富时泛欧绩优300指数收涨0.83%,报1527.21点。欧洲STOXX 600指数收涨1.01%,连续第四个交易日上涨,报388.92点,创2018年8月9日以来收盘新高。欧洲STOXX汽车及配件指数涨1.43%,较今年初低点上涨逾20%,进入技术性牛市。德国DAX 30指数收涨1.70%,连续第五个交易日上涨,报11954.40点。法国CAC 40指数收涨0.84%,报5468.91点。英国富时100指数收涨0.37%,报7418.28点。



上一条:财经日报(190408)
下一条:财经日报(19040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