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谦下以养静气
来源:中财论坛         作者:柯英         时间:2019-11-20         点击量4572

老子哲学中有一个反复提到的观点:“谦下不争”。

谦下不争,与自身而言,是一种修养;与民众而言,是一种素质。按老子的说法:“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事长。”(《老子》六十七章)意思是做人重在不与天下人争,做到谦下守弱,而弱势好转化为长久之计。“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正如大海居于众水之下才汇成海洋,长江居于众溪之下才成为长江。一个人处于社会群体之中,不可能时时得意、事事顺利,特别是弱肉强食的状态下,更要善于保护自己,保持谦下之态,以不争而保长久,也就是时下所说的“低调做人”,这样也许可以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如果每个人都怀揣谦和忍让之心,那么我们所追求的团结和谐局面,不用费多少周折即可达到。

今天的社会生态环境变化了,但同样存在种种深层次的矛盾和人性与生俱来的丑陋。先看看老子所处的春秋末期,正是社会发生大变革的时期,社会矛盾空前激化, 一方面是统治者的豪华奢侈的生活,大臣们争权夺利,残酷压榨、掠夺百姓,不断发动兼并战争;另一方面是人民的饥寒交迫,生活朝不保夕。老子身处乱世,目击暴力的残酷,为政者兵戈铁马不断,以不祥之物兵器为美,“是乐杀人也” (《老子》三十一章)。但“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拒之?” (《老子》七十四章),就愈发感到人与人之间慈爱心的缺乏。

保有慈爱之心就是要“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老子》十九章),对此,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其一,对为政者来说,首要的是要“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四十四章) 知足于内而不争虚名,就不会有屈辱;知止于外而不贪得无厌,就不会有忧患。知道适可而止,才能削烦减苛,社会太平。这是老子处世为人的精辟见解和高度概括。因而,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言行举止有清醒的准确的认识,凡事不可求全。贪求的名利越多,付出的代价也就越大,积敛的财富越多,失去的也就越多。他希望人们,尤其是手中握有权柄之人,对财富的占有欲要适可而止,要知足,才可以做到“不辱”。

俗语“静水深流”正好形象地解释了老子谦下不争的理念。水的处世观是“不争”,水的价值观是“利万物”。水,随物赋形,放之江河湖海不踞傲,充盈瓮壶杯盏不屈节,平易自然,温顺之极。然而,最柔弱的东西又是最具生命力、最坚不可摧的东西,“滴水穿石”、“抽刀断水水更流”、“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都是水不可抗拒的力量,它用最柔弱的方式征服了最强硬的东西,赋予“柔弱”一种大智慧。至柔至刚、至虚至实、至欢至静、至浊至清,至简至繁,包容一切而不居有,生化万物而不居功,“夫唯不居,是以不去”,故长存于天地间。以水观人性,老子倡导的“谦下不争”,足以养静气,让自身处于一个合适的位置。

本文有删减,点击这里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