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一表说出师,戚戚有馀情
来源:中财论坛         作者:何足道哉         时间:2019-12-04         点击量2481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诸葛亮的《出师表》一经问世,就被人们誉为经典,视为“表”中的代表作,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追捧。刘勰曾把它跟孔融的《荐祢衡表》相提并论,说“至于文举之荐祢衡,气扬采飞;孔明之辞后主,志尽文畅。虽华实异旨,并一时之英也。”文天祥的《正气歌》亦云:“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感人之深,由此可见。

于是,历代文人墨客从《出师表》里读出了忠贞与深谋远虑,读出了感天动地鬼神泣。历代的忠臣良将、英雄豪杰、从一篇《出师表》里面,读出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内涵。几千年后的康熙帝曾这样评价:“诸葛亮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人臣者,惟诸葛亮能如此耳。”一篇《出师表》,成了忠诚的代名词。

可是,再读《出师表》,我却于忠诚之外,读出了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悲凉与无奈。

三国鼎立,其中蜀国为最弱,随时都有被其他两强吞并的可能。所谓各占天时地利人和。而以“人和”立国的蜀国,此时以“忠厚长者”闻名的先帝刘备,已经“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此时可谓内忧外患,“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身为帝之相父,国之丞相,不能不有所作为。于是,诸葛亮准备出征。为着先帝未竟之事业,为着自己一世之英名,也为着曾经对先帝庄严的一诺。

于是,我们读到了这篇“临表涕零,不知所言”的文字。从那充满了忧虑与不甘的字里行间,我们似乎看到了一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触摸到了那颗兢兢业业的老臣心,从中窥见一个托孤老臣那知其不可而勉力为之的无奈,也深深感受到诸葛亮面临日益危艰时局的不安与悲凉。

悲凉之情,让人不忍卒读,又无法不去读。“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以诸葛亮之才情,却要去辅佐一个“扶不起来的刘阿斗”,怎能不让人唏嘘不已呢?空负满腹经纶,旷世奇才,却无明君可以辅佐,对诸葛亮而言,也是人生一大悲哀。报国无门的嗟叹,历来让人动容。也许,诸葛亮式的报国无君,是最为悲凉,最让人戚然而泪下。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或许,以诸葛亮的雄才武略,完全可以取刘禅而代之,成就一番霸业。所以,才有了刘备的“白帝托孤”。据《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记载:章武三年春,刘备在永安宫病危。把诸葛亮从成都召来,托付后事。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诸葛亮流泪说:“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刘备又写下诏书告诫刘禅说:“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一代枭雄如刘备,焉能不知其子刘禅的顽劣与平庸,又岂能不知丞相诸葛孔明的抱负与才能?一番临终托孤,诸葛亮感激涕零,就被已经驾崩的先帝刘备,牢牢置于自己的掌控之中。三顾茅庐,临终托孤,知遇之恩让诸葛亮死心塌地,再无他念。“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时时想着的是告慰先帝,报效陛下。

这就是诸葛亮的悲哀,也是千百年来中国文人的悲哀。“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忧国忧民没有错,忠君报国也足以感天动地。可是,千百年来,“忠君”永远排在“报国”的前面。为了一家江山社稷,披肝沥胆,至死不渝,不知是可敬还是可悲。“君要臣死,臣不死是为不忠。”报国首先要“忠君”,在几千年的封建王朝里,有多少志士仁人都死在这“忠君”上面。诸葛亮是这样,后来的那些忠臣良将,莫不如此。

尽管后主刘禅最终“乐不思蜀”,尽管并非不知道刘禅难堪大任,诸葛亮仍然勤勉,仍然战战兢兢。“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读到此处,我们怎能不潸然泪下呢?

诸葛亮内心之悲凉,悠悠千载,谁人能懂?

戴上一顶托孤大臣的帽子,秉持着一种文人的高洁与孤傲,无论如何,诸葛亮都会竭尽毕生之力,将先帝未竟之业,去完成;无论如何,诸葛亮都会把一个小孩子刘禅,捧上皇帝的宝座,恭恭敬敬地服侍。为刘家,守护着半壁江山。只是,天下之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分分合合。并非哪个人凭一己之力就可以左右。诸葛亮也不能。“出师未捷身先死”,这就是无奈。面对天下大势,一个人,谁都无可奈何。

“一表通古今,夜半挑灯更细看。”《出师表》字字出自肺腑,句句催人泪下,所透出的是无限的悲凉与无奈。也正是这种悲凉之情,才塑造出一个我们眼中的诸葛亮,才树立起一个忠贞的楷模。每每读之,我们都会感受到中国古代知识分子那种大担当,大情怀,大智慧。

“前后出师遗表在,令人一览泪沾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