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己复礼
来源:中财论坛         作者:孙光新         时间:2019-12-24         点击量2888

  孔鲤经过的庭院时候,被他的父亲看到了,他父亲就问他学礼了么,他说没。他父亲就对他说:“不学礼,无以立。”做父亲的认为,不学习礼,在社会上为人处世怎么能立足呢。

  礼,是一个人处世的基本要素。小时候,每个人都要被老师、家长告知讲礼貌。小时候的礼主要是礼敬长辈,见了老师要问好,看到长辈要主动打招呼。看起来很简单,但这个教育却很重要。小时候养成的习惯是一生受用的。老百姓有句话叫三岁看老,这话说得太绝对,但仔细想想也是有些道理在里面的,是有智慧的。夫子说过一句话,叫“约之以礼。”小时候养成的习惯约束,会成为一生的规范基础。

  孔门之礼是从家庭开始的。夫子说:“入则孝,出则弟”,他的学生有子也说过:“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一个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的人怎么会去冒犯长辈和上级呢。在我们乡下,看到一个孩子好的时候,都会说他仁恭礼至的,就是这意思。

  孝是最根本的。孝敬父母啊,他们把我们养大,而我们呢,每天都有忙碌的借口,长久不回家去看望,回去的时候买些东西就觉得是孝敬了。怎样孝敬呢,现在我们都有点钱了,到时给父母点钱花,买点好东西,这是孝么?按夫子的认为,这是不一定的。他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孝敬最重要的是“敬”,“不敬,何以别乎?”如今人们都喊忙,没时间,连陪父母的时间都没有,到时候回家一趟,丢下点钱就走,还以为自己为家里做了多大贡献似的。你认为父母真的需要你那些钱么?父母需要的是你多找些时间陪陪去他们,与他们说说话,吃吃他们给你做的饭。我经历过一件事,我的一个常年有病的亲戚去世的时候,还留着一千多块钱,那都是她儿子留给她的,她不但没花,还比留给她的多了。她自己时常拾点东西卖,村里还给她发点救济。她自己还省吃俭用。她需要的不是钱,而是想儿子能回来多看看她,她去世前几天还与别人说到儿子又快回来了。她一直在盼着,可惜她没看到。很多人还说他儿子孝顺。但是按照夫子说的“不敬,何以别乎?”,这个儿子似乎做不到的,一个常年不在身边的儿子怎样做到“敬”呢。还是《常回家看看》这首歌好,唱出了老人的心声。这个心境,当我们也做了别人的父母的时候,就可以体会得到的。将心比心,我们得向夫子的孝的标准努力的。夫子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我觉得“死,葬之以礼”大家基本做得到,但“生,事之以礼”在这个社会上做到很难,而“祭之以礼”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现在的年轻人对这样的礼的东西都不知怎么弄了。也许有人说这样的礼是封建的、迷信的,是形式的,但我的体会是,正是这样的形式才能让我们内心肃穆,对逝者的怀念与追思会与之俱来的。我想,这也是礼的作用。如果没有这样的礼,怀念与追思会如影随风一样很快就消散掉的。有了这样的礼,加固了孝的本质。

  孔门的孝是与弟连在一起的,合称孝弟。后来我们宽泛地理解这个弟,就是兄弟间的友爱团结。现实的情况是,兄弟之间不团结的,对父母孝敬的也很少。还谈什么对父母的孝敬,就兄弟间的矛盾已经很让父母费心伤神了,都成家立业了,父母年纪大了,还让他们费心伤神,能算是孝么。一个和谐的家庭里,是父慈子孝,兄谦弟恭的。推广开去,这样的人在也会把在家的孝弟运用到社会上的,对长辈尊敬,对同龄人恭谦。正是那句话,家和万事兴。

  在我们中国,孝往往与忠是连在一起的。孝子忠臣人人敬,说的就是这意思。忠是一种大孝。忠是在孝的基础上产生的,家庭中的孝放大到国家就是忠。一个在家孝弟的人,在外面,一定会忠诚于国家和人民的事业。我们仔细想想,忠、孝是一脉相承的,里面有相通的地方。有孝弟的家庭教育与濡染,最后才能成就一颗忠诚的心。我们小时候听过评书,像杨家将中的杨六郎、岳飞传中的岳飞都是小家的孝子,大家的忠臣。在忠与孝之间,有许多地方是一致的。其实有些时候可以说,忠就是一个更高层次上的孝。一个在家不孝敬父母、不尊敬兄长、不呵护幼弟的人,怎么会真正的发自内心地去尊敬领导、忠诚于人民的事业呢。当然不排除有那种阴奉阳违的表面的忠,那是为了自己的小利益而做出的表面文章。其实我们时常碰到这种人,说话慷慨陈词,但做起事来,却只顾自己的那点小利益。这样的人一定缺少早期的家教,或者接受了错误的家教,那是上梁不正下梁歪的结果。有时候我们骂一个人缺德,其实也有这样的意思。一个没接受过良好的道德教育的人,是没有道德观念的,也许还会拿着丑恶的事情来宣扬。

  家庭的教育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缺少家庭教育的孩子容易出问题,我们常说少家教就是这意思。家教一是父母长辈的价值观念教育。当前吵的热的几个词,官二代、富二代,就有很多在社会上滋事生非的,为什么,父母溺爱,对孩子过于放松把家庭教育给耽误了。这就相当于把野马给放出来撒欢一样。就因为这个,近几年出了好几起出名的坑爹事件,可以说是这个孩子的父母自食其果。这些爹们溺爱他们的孩子宠着他们的孩子可以,但社会和法律却不会宠着他们的孩子,他们可以说是罪大恶极,因为他们只是为社会养了一些渣滓而已,所以他们不配当一个父亲。他们撒了一把渣滓,让这个干净的社会看起来那么脏。

  家教还有一个方面就是父母长辈的行为本身对孩子的影响。在《世说新语》里有一个小故事:谢公夫人教儿,问太傅:“那得初不见君教儿?”答曰:“我常自教儿。”谢公是用自己的言行来教导孩子的。我们乡下有一句俗话是这样说的:“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也有这意思。父母长辈的言行,孩子是会在用他的小眼睛看着的。你做什么,他就跟着你在学。所以说礼这个东西是父母长辈送给孩子的第一件重要的东西。那些坑爹的孩子们,除去父母的疏于教育之外,肯定多多少少也有父母在某些方面表现出的一些不端的行为影响了孩子。上梁不正,下梁就会歪的。一个书香门第,孩子看书习惯的养成肯定会容易一些的,这是氛围的熏染。

  这个礼,是基础,是底子。打了好底子,才能徐徐展开精彩的人生。有了这个礼,然后才能进入到社会,才能堂堂正正地行走于社会,自立于社会。社会的礼仪,会在以后的生活中慢慢学习、得到,使自己不断完善。

  孔门是很重视礼的。夫子说过:“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夫子讲的礼,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行为的约束与规范。夫子的学生颜回说他的老师这样教育他:“博我以文,约我以礼。”“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夫子很重视礼的作用,礼的教育会使得老百姓自觉地接受社会规范的约束,这是从人的内心解决问题的,而刑只能使人被动地接受,而不会使人心悦诚服。子贡问夫子,富而无骄怎样?夫子说不如富而好礼。一个人富有了而不显摆,还不如一个人富有了还懂得礼。正如前面说的那些问题富二代或者官二代们,那简直就是富而骄且无礼。我老爸有的是钱或者我老爸有权,出了事都能给摆平,我怕什么。《水浒传》中高俅的干儿子高衙内,是个典型的仗势欺人、为非作歹、恃强凌弱,与今天那几起著名的坑爹事件的公子哥一个德性,就是一路货色。

  夫子很重视礼的约束作用,他对礼的约束作用认识是全面的,他说:“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乱,直而无礼绞。”这话的意思是:一味恭敬而不懂礼法就会烦劳、忧愁;过於谨慎而不懂礼法就会显得胆小怕事;只知道勇敢而不懂得礼法的人就会鲁莽惹祸;心直口快的人不懂得礼法就会去伤人。礼,是一种恰当的约束。礼的建设,对于社会各方面的建设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按照夫子的这个说法,通过礼的约束,可以对于恭敬、谨慎、勇敢、直率的人的缺失给以弥补。夫子的弟子中,就有夫子说的这样的人,比如子路,就是个勇敢的人,因为少礼而有时鲁莽。子路做事常常义不容辞,不顾个人安危,这样的人在乱世春秋中很危险,后来子路卷入卫国宫内乱而战死。夫子说:“若由也,不得其死然。”夫子看出了子路的性格缺点,所以给出了子路这样的判断。也就是说,长期的礼的熏陶与约束,可以纠正一个人的缺点,农村有句老话说得好:“树不刌不直”,树长到一定时候就得去给它劈杈子,不然树就会长弯了。在这个过程中,礼就起到了这个作用,礼就是那把劈树杈的小斧头。在人的一生中,这把小斧头,可以让一个人少走弯路,让一个人走得堂堂正正。

  从《论语》中得知,孔门之礼,是分内心之礼与形式之礼的,无论是内心的礼还是形式的礼,夫子都是非常重视的。

  夫子以为,礼是需要长期修养的,即便是夫子以为朽木不可雕的弟子宰予也说:“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宰予为什么这样说呢?礼本身就是对人的约束,人的天性是不受束缚的。一个人如果疏于自身修行,必然会自我放松。礼有自身修行的礼,经过这种自我修行的人,会彬彬然而有君子之风。我更愿意把这种礼的培养看做是内心的修行,是自我的修行,是不断进取的过程。

  另还有用以维护秩序的礼,这种礼,形式方面的多一些。如孔子说的:“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可见夫子对此也绝不含糊,对礼的形式也是非常重视的。形式之礼也有其内在性的东西,形式里蕴含着重要的东西,也许就是那种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味。这种东西非常具有韧性,不宜被破坏,但破坏了,重新构建也不容易。这种形式的礼,会对人起到一定的心灵引导与暗示作用的。我们这儿过春节的时候,晚辈是要向长辈磕头的,虽然是一个简单的形式,却寓有丰富的内涵。我能够体会到在这一深深跪拜之中,那种对长辈的礼敬、感恩充满内心,尤其愈到年岁大了,愈能体会到这样的情感,那种内心里的庄重感是无法言说的。再比如,我们到北京天安门广场前看升旗仪式,就是一种形式感很强的礼,通过这么一种隆重、肃穆的仪式,能够使得观礼者内心产生共鸣,产生对伟大祖国的热爱的情感,一种豪迈之情也会油然而生。我还是又想起了第一个例子,即春节的给长辈磕头礼,这不只是个形式礼,还是个内心礼。当一个在外面经过多年社会历练的人在春节这个特定的时间内回到家乡给自己的长辈跪下的时候,那种对家乡、对宗族的认同感是无法言说的,那是一种回乡的感觉,是一种融入大家庭的亲切感。当这种磕头的仪式完全与所要表达的对长辈礼敬的内容达到协调的时候,难道不可以说形式与内容是统一的么,这种情感的表达正是通过“礼”这种形式来表现的。

  夫子对礼的形式的维护是与生活实际、尤其是与内心连在一起的。内心的才是根基,形式是为内心服务的。所以他说“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只要达到了通过对某种礼的学习而对内心进行了塑造,礼是可以节俭的。我们来看一下夫子与弟子宰我的一段对话。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父母乎?”这与夫子提倡的节俭是不矛盾的,因为还要达到内心的戚。当连基本的形式也失去了的时候,我们的内心还有那种参悟、升华么。礼的仪式与礼的内心是一对完美的组合体,是互相促进的,互相渗透的。今天我们提出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里面就有对中华民族礼、民俗礼的保护,不也正含有这样的意思么。

  夫子提倡的简是能简就简,不是一味地提倡简,也不是一味地看重形式。夫子是想在形式与内心之间找一个平衡点,试图达到形式与内心之间的和谐、统一。“我爱其礼”讲的就是形式,而“丧,与其易也,宁戚”说的则是内心。“吾不与祭,如不祭。”则有形式与内心结合的意味了。当夫子看到管仲越礼的时候,就提出了严肃的批评。一个不符合身份的人居然使用超过自己身份的礼,是不合适的,是僭越。夫子这样说:“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夫子之礼,量力而行,看身份而定。有的礼是需要人力物力财力的,一个穷老百姓是弄不起的,即使弄了,也会遭来笑话与口舌,那是与身份不符的。

  礼,如果能够通过某种形式让内心也接受这种礼,让世人也认为这种礼是自然的,合适的,让这种形式下蕴含的内容成为内心的一部分,就达到了夫子追求的效果,即让礼最终达到一种自然而然的,成为出于内心的自然流露。这是夫子一生也未达到的,但却是夫子毕生所追求的境界。我们向夫子学习礼,就是学习夫子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的过程与精神。只有清楚、深刻地认识夫子的内心,才能了解、接受夫子,让夫子的礼成为现实生活中的礼,那我们就接近夫子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