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慎独
来源:中财论坛         作者:巴斗         时间:2019-12-27         点击量2965

一个人独处时,难免会有些歪念头,有些甚至让自己都感觉到害怕的想法。只是有些人想想也就罢了,有些人一看四下无人便邪乎的干起坏事来。其行为倒是和思想匹配得很。但是古话说得好,头上三尺有神明。当然,很多背地里干坏事的人根本不把天地神明当回事。一旦被人揭发便振振有词:你有什么证据吗?倘若你说天地做证,神明看见之类的话,那等于没说,别人还笑你傻。所以说,独处时的所作所为,要有约束力,那必须是自我约束,因为没有旁人。这涉及个人的道德修为,以及是否敬畏神明。

对于俗世凡人来说,独处时,想要和在人前保持同一种道德修为是比较困难的。怎么说呢,人是有俗心杂念的,面对各种诱惑,要抵挡得住,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情。比如说,一个人急需要一笔救命钱,但真正有一笔来路不正又不会触及律令的钱送到你手上,人多半是有一些想法的。可能在人前你义正严词拒绝,可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环境,都能做得到。那么说明这个人有优秀的品格——慎独。

慎独一词最早出现在《礼记•中庸》,“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慎乎其所永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他的大概意思是说人们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仍能谨慎自律,凭着高度自觉,严格要求自己,按照一定的规范行动,而不做任何有违背信念、违背原则之事。

在这里举一个慎独的例子:东汉时期,有一位名臣叫杨震,在去东莱做太守时途经昌邑,他推荐的一个县令叫王密很晚来拜见他,想送他十斤黄金,杨震当场拒绝了。王密说:“暮夜无知。”意思是天那么黑,就我一个人,只要我不说出去,谁也不知道。杨震听这话就来气,义正严词的说“天知,地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只有羞愧的离开。杨震在当时是一位清正廉明的好官,他的亲戚和老朋友都跟他说,你当那么大的官,怎么不给子孙置一些产业呢?杨震说:“让后世的人称他们为清白官吏的子孙,不是很好吗?”他的亲戚朋友若是知道他拒收黄金之事,那么也就明白他为何不给子孙置产业了。所以说,慎独涉及到个人修为和道德涵养,杨震如果人前清正严明,人后又干些见不得人的勾当,那么历史给予他的评价不会好到哪去。

古人素来就讲君子之风,即有道德涵养,意念诚实的作风,他们在独处的时候对自己的个人行为加以约束,一旦有妄念便加以制止,那么对应到具体行为也是进退有节,不会做出违背道德人伦的事情。曾子说:“一个人若是被许多双眼睛注视着,被许多只手指点着,这难道不是严肃可怕的嘛!” 财富可以修饰房屋,使房屋华丽;道德可以修养人的身心,使人思想高尚。心胸宽广开朗,身体自然安适舒坦,所以有道德修养的人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诚实。

所以要有慎独的良好品行,必须加强道德修养,这大概是一个累积的过程,没有人生来就有良好的道德修为,真正品格好的人应是在一次次面对诱惑的抵挡,邪念滋生的克制,道德的人文力量约束中不断成长。正所谓,“勿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这种累积达到一定阶段,便会产生具有“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气节高尚的真正君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