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苏东坡的情与趣
来源:中财论坛         作者:一楠         时间:2020-02-27         点击量3291

  最早知道苏东坡这名字,应是小时侯看到一幅婚联“石投苏水,月映秦楼”。当时懵懵懂懂的。后来听有学问的人解释,才知道了这对联的出处和典故。后来读《醒世恒言》,由此想到那东坡先生也确实是个不大不小的顽童。妹妹新婚之夜,他居然站在墙外偷听。可话又说回来,如果苏才子不“偷听”,又怎么能突发灵感,以一粒小小的石籽来成全妹夫的好事呢?想那秦少游也确实应该好好感激他的大舅哥的“多情”了,不然他与苏小妹的新婚浪漫之夜,又怎能作为千古佳话流传至今呢!
  其实苏东坡自小就有与妹妹相互开涮的嗜好。因为苏小妹额头高,眼窝深,苏东坡就嘲笑她说:“未出庭前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几回拭脸深难到,却留汪汪两道泉。”苏小妹自然不甘示弱,就嘲笑哥哥的脸长胡子多:“去年一点相思泪,至今留不到腮边。口角几回无觅处,忽闻毛里有声传。”由此东坡先生的豁达乐观的态度就可见一斑了。
  说到苏东坡的情趣,自然是表现在他的诗文书画上,这也正是从古至今一些文人学子们所喜爱他的主要原因。苏东坡在美学上追求的是一种朴实无华和平淡自然的情趣韵味。苏东坡曾说自己三不如人,指的是棋艺、吃酒与唱曲。其实苏东坡在这三方面,都有他与众不同的独特个性和情趣。他的《观棋》诗境界就很高,其诗前序曰:“予素不解棋,独游庐山白鹤观,观中人皆阖户昼寝,独闻棋声于古松流水之间,意欣然喜之。”围棋是人修心养性的工具,在寂静寥廓的名山古刹中徜徉,只听静静的落棋声,这种弈棋和观棋的乐趣,只有深临其境才能体会的到。相传苏东坡与好友黄庭坚在一靠山临水处围棋,棋至中局,一阵清风飘过,树上落下几粒松子,随触动了东坡的灵感即时赋出上联:“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这上联重复用了松、棋、子三字,而又恰倒好处。要结合眼前情景对出下联,绝非易事。黄庭坚因此沉吟不语。苏东坡见他默然,便想罚他饮酒助兴。恰在这时,黄庭坚依稀看到湖边一老翁垂钓,深受启发,随对出下联:“柳边垂钓,柳丝常伴钓丝悬。”正好也重复用了柳、钓和丝字,对仗工整,天衣无缝。
  苏东坡在其音乐上也有其独特的见解。朱熹《紫阳琴铭》中,对古琴音乐崇尚“养君中和之正性,禁尔忿欲之邪心”视为“雅声”,而苏东坡就持不同看法,在其所著《杂书琴事》中,就公然认为:“琴非雅声,世以琴为雅声,过矣!”他反对文人雅乐一味慕古求雅而缺少真情实感的风气,他强调了琴乐与民间俗乐密不可分的联系。他的诗词豪放,亦歌亦舞,倾荡磊落。他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曾令东州壮士低掌顿号而歌之。他的名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在一年的中秋节夜晚,与著名歌者袁绹同游京口金山寺时的即兴之作,并由袁绹引吭高歌,非常动听。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堪称“豪放”派代表之作。
  苏东坡生性也是喜欢饮酒的,但他饮酒也掌握着一种情趣。因为他常常不胜酒力,喝不上几杯,就会一声不吭,倒头边睡,鼾声如雷。不过一会儿醒来,提笔在手,思路如雨露春笋一般,即便随意一挥,也颇有意味,好似神仙中人。他的诗文几乎处处可以闻到醇酒的芳香。“江城白酒三杯酽,野老苍颜一笑温”;“三杯卯酒人径醉,一枕春眠日亭午”;“醉眼朦胧觅归路,松江烟雨晚疏疏”。还有那种“醉看参月半横斜,酒酣胸胆尚开张”,喝得多么有情趣啊!他喝酒虽不怎么样,但常常夸口饮者都不如他,可他又说:“予饮酒终日,不过五合。天下之不能饮,无在予下者。”他也承认自己的酒量确实有限。但他很喜欢看别人饮酒,“见客举杯徐饮,则予胸中为之浩浩焉,落落焉,酣适之味,乃过于客”。
  苏东坡不仅爱酒,还喜欢亲自动手酿酒。他写过一篇酿酒经验的总结,叫《东坡酒经》,文章不长,由制饼曲到用米为原料酿酒,仅寥寥百字,无不备述。他所介绍的酿酒法,与今天南方一些酒的酿造法极为近似,如用料、用曲、投料、原料的出酒率和酿造的时间等,可见这位大文学家是个实实在在的酿酒专家。更为可贵的是他能“不耻下问”,向农夫、渔夫请教酿酒的方法,并不断尝试着用新的原料造酒。例如用密,用蜜柑,还造过“松酒”。遗憾的是他造的酒大概味道并不怎么美好,据说蜜柑酒味道象屠苏酒,用今天的标准看,水果酒竟然没有水果的自然芳香,无疑是失败的。在黄州时,他用自酿的密酒招待大伙儿,可是常常让大伙儿拉肚子。可是他还在所撰的《东坡志林》里,正儿八经地介绍了作“密酒”的方法,真有点滑稽。尤其令人感到可笑的是这位喜欢酒、善品酒、自己还动手酿酒的先生,竟然赞成禁酒,大力推崇周公的《酒诰》。他还把一个酿桂酒的方子刻在一块石头上,然后埋在罗浮山的一座桥下,说谁要是找到了,如法炮制,喝了可以升仙,然而他自己却并未炮制喝了升仙去,却是历经人间坎坷,屡遭贬谪。无怪乎人们每谈起苏东坡,都会心地笑起来,其实这种笑也是带着一种情趣,或许也是对某些事物的超然感悟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