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孟子》,谈养性
来源:中财论坛         作者:刘敬胜         时间:2020-04-01         点击量3683

  孔老夫子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被儒家学院派引以为经典,而且从古到今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看来要想齐家、治国、平天下,首要的问题是养身,可是身究竟该如何养呢?恐怕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养性。孟子自己说自己是师承孔子,当然对这个修身养性的问题不能不加以研究。

  要想谈论“养性”,首先应该知道什么是“性”。“性”就是“人性”,“心性”。人性和心性有善也有恶,所以人性善和人性恶就成了古代各学派之间争论的中心和焦点,直到现在,仍被许多人争论着。儒家认为的“性”到底是什么呢?告子说:食色,性也。把饮食和男女概括为“性”,毕竟太宏观,太笼统,有些模糊,甚至有些大而化之的嫌疑。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把“性”的观点进一步具体化和直观化。

  孟子主张人性善。《孟子·告子章句上》说: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意思是说:水诚然没有东流和西流的方向,难道还没有向上和向下的方向吗?人性的善良就好像水性的向下流。水没有不善良的,就好像人没有不下流的。就看这一句,孟子的人性善的观点就很清晰和明朗。把人性的善良比作水向下的趋势真是恰如其分。孟子又说: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意思是从天生的资质看,可以使他善良,那就是善良了。孟子还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意思是说:仁义礼智是本身固有的东西,而不是从外面得来的。为什么,有的人却没有呢,是因为他不思考而已。孟子的人性善说,不是从他本身所固有的善,而是用一种发展的观点,发掘心中的善,用向善的方向发展来说明人性本善的观点,相对于告子笼统和固定的人性说,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但是,孟子所说的人性善却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受外物影响的。孟子说:“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意思是说,拍水可过额头,激水可使倒流,引向高山。这不是水的本性,而是外力使其如此的。所以说,人的做坏事,本性的改变是由于外力的作用使其这样的。孟子没有说,从做坏事,然后到本性做好事能否改变。但是,我们可以猜到孟子的意思,也应该是可以的。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地变化,不断地前进。好也可以向坏的方向发展,坏也可以向好的地方发展。所以说,不能拿一个固定的眼光去看待问题。不能说做了一件好事的好官,就是永远的好官,一个做过一件坏事的罪犯,永远是一个罪犯。可见,一个不断变化的思想和眼光对于我们的生活是多么重要的事情。

  孟子还举了许多的例子来说明他的观点: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今夫麰麦,播种而耰之,其地同,树之时又同,浡然而生,至于日至之时,皆熟矣。虽有不同,则地有肥硗,雨露之养,人事之不齐也。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又说: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所以最后孟子只好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意思是说,虽然善是人的本性,但是你不寻求,还是得不到。虽然孟子谈的是性,却也道出了人生中一个很普遍的道理:一份努力,就有一份收获。你没有更高的追求,不努力工作,不勤奋学习,也就是不求,又怎么会成功呢。

  知道了“性”,也知道了“性”需寻找,需养,我们应该怎么养呢?孟子给我们说了方法,那就是“思之”。孟子说: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弗能夺也。此为大人而已矣。意思是说:耳朵和眼睛这些器官不会思考,会被外物蒙蔽,心这个器官在思考,只要思考,人的善性,便会得到,不思考就得不到。因此,心是重要的器官,先要树立起来,那么,次要的器官便不能进去了。这样便拥有了善性,成了君子。孟子的这段话说出了人的本性该如何确立,只有把善心直根于心灵的深处,才能不会被外界的环境改变和动摇。如果你的眼目被外界的环境遮蔽,最先改变,“以小害大”“以贱害贵”,那也将会“养小以失大”了。孟子还说性需“苟其养也”,像孔子一样“一日三省吾身”,需专心至致,持之以恒,而不能“一日曝,十日寒”。

  寻找到了“性”,可是如何保持我们善良的心性呢?还是只有一个方法:清心和寡欲。《孟子·尽心章句上》说: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意思是说:探求,便会得到了,放弃便会失掉,这是有益于收获的探求。因为所探求的对象在我本身之内。探求有一定的方式,得到与否却听从于命运的安排,这是无益的收获,因为探求的对象是存在于人身体之外。什么东西是外在的呢?权和利等等一些身外之物。什么东西又是内在的呢?无非是仁义礼智,概括起来就人性的本善。孟子还给修身养性提出了一个最简单和直接的方法。《孟子·尽心章句下》: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 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意思是说:修养心性最好的方法是减少物质的欲望。欲望少,那养的性就算有点丧失,也不会多,欲望多,善性就是有保留,那也是很少了。减少对物质的欲望,就能保留更多的“性”。如今的社会是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少了点对物欲的执着,多了点对善性的挖掘,是不是更有意义呢!

  孟子另外还提出养性要顺其自然,而不是刻意强求。《孟子·告子章句上》的开篇有告子和孟子的一段对话。告子问:性,犹杞柳也;义,犹桮桊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桮桊。孟子问:子能顺杞柳之性而以为桮桊乎?将戕贼杞柳而后以为桮桊也?如将戕贼杞柳而以为桮桊,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义与?性要顺从自然,也就是顺从孟子所说的善和仁义。如果不顺从自然,而违背自然,那将损害了心中的善。

  得到了“性”,也保持了“性”,会有什么好的结果呢?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意思是说:孟子的观点应该很明确,只有存其心,才能养其性。这段话的意思是:充分扩张了善良的本心,这就懂得了人的本性。懂得了人的本性,就是懂得了天命。保持人的本心,培养人的本性,这就是对待天命的方法。短命也好,长寿也好,都不三心二意,只是培养身心,等待天命。孟子的意思很明显,只要顺其自然,修身养性,仁义充欲胸,然后推己及人,就可以“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连死亡都可以平静地对待。

  当然,孟子的“养性”说受当时客观条件的限制,还是唯心的,可是,他用辨证的方法提出的清心寡欲的“养性”观点和用一个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的观点,在那个利欲熏心的时代还是起着重要的思想净化作用,甚至到了今天,还一直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