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脚的鞋
来源:中财论坛         作者:何足道哉         时间:2021-12-14         点击量1889

出生在六七十年代的人,大都有这样的记忆。家里的孩子多,常常是大孩子穿小了穿旧了的衣服、鞋子,缝缝补补,小孩子接着穿。所谓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就是大孩子小孩子接力穿,一直到穿无可穿了为止。衣服尚可以,虽然旧了,有了补丁,干净朴素,不影响穿戴。鞋子就有些别扭了。别人穿过的鞋子穿在自己的脚上,怎么都不会合脚。鞋的大小可能合适,但脚的肥瘦薄厚,着力点的习惯,都不尽相同。穿着别人穿过的鞋子行走,总是会有诸多的不习惯,不合脚。但在那个时候,有穿的,合不合适,就不那么重要了。

就像一个饥肠辘辘的人,能有一口饱食,哪里还能去挑剔食物的色香味呢?

俗话说,鞋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其实,很多时候,有没有一双合脚的鞋,得看有没有得到一双合脚鞋的能力与条件,与脚真没有多大关系。

你的能力与条件达到了,你就会有一双合脚的鞋。反之,只能委屈自己的一双脚,穿上一双或大或小或肥或瘦,或者露趾亮踵,穿帮绽底的鞋。脚觉得不觉得委屈,觉得合不合适,又能怎样呢?

在现实生活中,常常被人家“穿小鞋”,或者被人家抛来一双“敝履”硬生生套在脚上,我们能奈之何呢?可见,要想拥有一双合脚的鞋,首先要具备相应的能力。

能力和条件具备了,才有资格去谈论鞋合不合脚。

什么样的鞋才是合脚的鞋呢?

鞋与其他服饰一样,具有实用功能,同时也具有审美功能。这两种功能,随着时代的变化,也在不断变化着。在缺衣少食,生活困顿的年代,鞋子的实用功能,是第一位的。物质生活变得好起来的时候,鞋子的审美功能,就将原来的实用功能取而代之。随之而来的或许就是鞋子其他什么功能。鞋子的实用功能被取代了之后,鞋子自然会合脚。但鞋子合不合脚,显然也不是那么重要了。

《管子•牧民》里有一句流传很广的话:“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意思是说衣食丰足,老百姓才能分辨荣辱。礼仪是在富有的时候产生的,到贫困的时候就废弃了。“知礼节”,“知荣辱”与鞋合不合脚的道理是一样的。食不果腹的时候,我们关心的是脚上能不能有鞋穿。只有丰衣足食的时候,我们才有可能去注意穿在脚上的鞋,到底合不合脚,进而去关注鞋子好不好看。这应该就是所谓的“知礼节”。

其实,关于“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这句话,《史记•管晏列传》里有着更加完整和准确的阐释:“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意思是说:粮仓充实就知道礼节;衣食饱暖就懂得荣辱;君王的享用有一定制度,六亲就紧紧依附;礼、义、廉、耻的伦理不大加宣扬,国家就会灭亡。原来,“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的重点在后面,丰衣足食的时候,作为君王要懂得节制,要有一定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否则,后面就有一个“饱暖思淫欲”谶语跟着。

脚上应该穿一双怎样的鞋子,是以“合不合脚”为原则,还是被赋予其他什么功能,是不是也应该有所约束呢?“上服度”,那么比“上”还要低的人,能否“服度”呢?

当鞋子实用的功能逐渐被审美功能取代甚至被当作一种炫耀一种象征的时候,鞋子合不合脚,已经不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了。

就像许多的桂冠,戴在某些人的头上,也显得不那么合适。但人们关注的是那顶桂冠的成色,桂冠下面那颗头颅,能否担得起这顶桂冠,却显得无关紧要了。

苏轼说:“竹杖芒鞋轻胜马。”这里说的是实用,即便是一双“芒鞋”穿在脚上很合脚,就灵便轻快,胜似快马。宋代诗人蔡伸《浣溪沙》里的诗里有句云:“凤鞋弓小称娉婷。”则已经将对鞋子的关注转移到是否美观上面了。至于那个“步步生莲”的故事,又将鞋子和佛教扯上关系,你看,一双鞋子,穿在脚上,实在不那么简单。

如果我们对鞋子的要求始终秉持“合不合脚”上面,而不去在意这鞋子是草鞋、布鞋,还是皮鞋。那么,鞋子就回归了他应有的地位。

《旧唐书•魏徵传》里有语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所谓“正衣冠”就是端正人的行为举止,规矩人的品性思想。鞋子也是一样。选择一双合脚的鞋,才是根本,而不是去在乎鞋子的款式与质地。穿什么样的鞋,走什么样的路,或许没有必然的关系,但仍旧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某些端倪来。

沈德潜在其《古诗源》说:“行必履正,无怀侥幸。”意思是说做人为人处事一定要走正路,不要怀有侥幸之心。我以为,走正路,首先要有一双合脚的鞋。

人生之路,是用脚走出来的。所以,穿一双合脚的鞋,走正确的路,很重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