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冬天
来源:中财论坛         作者:匡建华         时间:2023-04-04         点击量689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我走出学校,分配到医院上班。 医院只有三栋两层土木结构的小房子,依山而建,我被安排在土楼的楼上,大约有十来平方的小房子里,一张床,一张书桌,一个凳子,这就是我的新家。

那土楼,除外墙是泥土石头做的,里面是木楼板、木楼梯,就连里面的房与房间之间的墙也是用木板隔断的,那灰褐色的外表已经不知道经过了多少春秋。如有人上楼,楼板就会发出咯咯吱的声响。

那时冬天格外寒冷而漫长,尤其到了夜里,满耳呼呼的风声,随时就从木板缝中、紧闭的窗户(那时窗户不是玻璃,而是塑料簿膜)钻进来。土楼好像在风中摇晃,让人担心一不小心就会被吹散。不过一觉醒来,土楼仍安然无恙。

想起那时下雪,好像也是有程序,气温突然骤降,先下小雨,冻雨敲在房顶上“叮叮”作响,接着是雨夹雪,慢慢的雪占了上风,雪花的碎片儿飘落,如同顽皮的孩子把白纸撕成粉末儿,一片片地揉搓,再从高空抛洒下来一般,几个小时下来,就把五颜六色的田野变成了一遍银白色。有时我从病房楼走到外面,抬头一看,不由得一阵惊喜:呀!下雪了。回到宿舍,拥被躺在床上,才感到温暖舒适,听着轻柔的落雪声,不一会儿就进入梦乡。

下大雪大多是在晚上,有时第二天早上上班才发现,医院的路上已是一层厚厚的积雪,一脚踩下去,就是一两尺深的雪坑。我们上班后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先扫除积雪,以免前来就诊的病人滑倒摔伤。

记得我儿时是喜欢玩雪的。或许衣服穿的比较单簿,或许是玩雪的时间太长,那年代的娃娃手脚几乎都要留下冻伤的痕迹。刚参加工作的那年的冬天,我运气好,医院给每名职工发了一双翻毛皮鞋,虽然没有现在的皮鞋漂亮,但让人感到不仅是脚的暖和,心里也暖和。

单位职工每到冬天都要发取暖费,每人分八十到一百斤白碳取暖,晚上如有哪位单身汉在寝室升火了,年轻人都会跑来串门取暖、打花牌、走象棋、喝茶、聊天,一玩就到深夜。

医院那时只分内科和外科,每科配置了一个火盆,冬天火盆里炭火终日不熄,让办公室充满暖意。医生晚上加班是常事,吃过晚饭就抱一本书到办公室,坐在火盆边,一边烤火一边看书或翻阅病历。

那时住院病人少,特别是冬天,屋外北风怒号,一股股风穿越树林,发出凄厉而悠长的呼啸,病房里的阴冷,病人的病情稍有好转就出院了,只有一些重病人,才不得不留在病房里。到了夜里,科内显得冷冷清清,难见几个人影。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土家山寨的传染病多,住院病人传染病几乎占了一半,只是没有现在的新冠病毒的传染性强,不过还是经过了近十年普种疫苗才将那些传染病慢慢扑灭。

那时的冬天要给病人做手术,手术室就要先发火升温,手术室面积大,一盆火还不行。好在那时门窗的缝隙多,不然时间长了会一氧化碳中毒。偶尔有急诊需要手术治疗,医护人员就顾不上那么多,不得不边做手术,边发火升温,毕竟抢救生命要紧,只是苦了病人。

从二十一世纪初开始到至今现在,医院先后在原来的土地上建了三栋十几层的高楼,曾经的单一内外科分成了二十几个专科,医护人员从原来的不到百人增至七百多人。走进冬天里的医院,让你立刻温暖起来,忘却了原来是寒冬腊月。中央空调让每个病房、手术室、办公区域、走廊都释放着同样的温度,患者因寒冷、病痛而蜷缩的身躯舒展开来,医务人员给病人体检的双手、听诊器不再冰冷。

到了新世纪,随着传染病的发病率逐年下降,医护人员转战慢性非传染病的防治,如脑梗塞,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等,曾经的一个内科分成十几个专科。在乡亲们的印象中,内科医生主要是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是外科医生的专利。没有想到二十年后,我们单位也培养出自己的专家和团队,开展了微创手术,病人在清醒中,无痛状态下,不知不觉就轻易化解病人的顽疾。

正当大家聚在一起讨论二十年前的非典, 它是从哪儿来的,为什么冬天发作,夏天就消失了呢?最终它跑到到什么地方去了时候,它却变了一张面孔来了,大闹了三年,非要跟每一个人亲吻一下才肯离开。在新冠病毒肆虐的这三年,曾经的专科医生又变成了全科医生,全体动员,冲在抗疫最前线,与肉眼看不见、摩不着的病毒在搏斗,与死神抢时间。

在我的印象中,近十年的冬天持续时间短,没了那剌骨寒冷,县城周边有好几年没有下大雪了,偶尔下一场雪,飞点雪花,不一会儿就化了,多年已没有见到扫除积雪场景。可过去的三年的那几个冬天给人的印象是寒冷的。记得我在上新冠隔离病时,屋外正北风呼啸,大雪纷飞。虽然当时已安装了中央空调,可开起有传播病毒的风险,医生,病人只好硬扛着。下班后在隔离区休息,棉被就成了最好的伙伴。冬天的病房,医务人员依旧是一身白衣,而在白衣下却有一颗炽热的心,他们用爱心,让每一位患者都感受到温暖,疾病得到了应有的治疗,病人得到了及时的帮助,给他们力量,让他们看到了希望,坚定了的战胜病痛的信心,在这个春天到来时,一个又一个生命又现鲜活。

冬天早已过去,春天已经到来,可现实告诉我们,科技虽在进步,但病菌也在变异中,我们必须以昂扬的斗志去迎接新挑战,探索大自然的奥秘,让我们的春天更加美丽!


上一条:预期与现实
下一条:人生何处不清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