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理团队(三)
  •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管理团队专辑 > 管理团队(三)
我的反省
文章来源黑龙江贞财管道     作者王志伟     日期2015-07-17     点击量2133

  孔子和子路有一段关于智德君子的问答。子路问什么是君子,孔子答:“要修养自己提高思想境界保持一种严肃恭敬的心境。”问;“像这样就够了吗?”答;“修养自己提高了境界就应对周围的人尽到责任,使他们安乐。”又问:“像这样就够了吗?”孔子答:“高境界的智慧君子还应当使全体百姓得以安身立命,尧舜恐怕还做不到呢。”

  这里孔子讲的是“内胜外王”的思想人格:通过身心修养达到圣人境界,即“内圣”高境界的心灵素质是内存与己,外施于人的,还应该在社会实践中发挥经世济民的作用,即“外王”。孔子要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孟子倡导“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现代人重视做事,而忽视做人,为了做事,片面强调科学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其实,做大事,成“外王”的关键是德行。有人说,做小事靠知识和才华,做大事则靠品德和修养,很有道理。小事往往属于是个人行为,做自己分内的工作,知识和才华的作用是明显的。而大事都是团队和群体行为,他必须修养有素、品德高尚。德高望重讲的就是有德之士才能人心所向、凝心聚众,人气旺盛,方能成就大业。

  有德之士能承担大任,成就大业不仅靠人格和品德,还要内修心境。所谓境由心造,生命的境界取决于心境。所以,古人非常重视治心、养心、修心、静心,在自己的心境上下功夫,才能超越自我,提高境界。其实“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前提就是“苦其心志”净化心灵。净心,修出大善之心,慈悲众生。若能做到,即使按照人理人道,也能达到人中圣人的境界。

  人的志向差别反映了他们的境界差别。人作为生命不仅是物质存在,从本质上讲是精神存在,所以不仅有物质需求,更有精神需要。人的良心要求人要有道德,多为别人付出、奉献;生命的本性是善,要求人要有信仰和境界的追求,人们在道德精神领域的需要和追求不同,会使人的境界出现差别。虽然同在一世,但人却有境界高低之别。儒家讲的圣人、贤人、君子、士人,小人,就是处在不同境界中的人。高境界的人站的高,看得远,胸怀广,志向就大。心里装着全天下的人,才会“泛爱众”,普惠天下。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由此可见,任何人,任何生命,有德有志才可成器,这是一定的;修德向善,为民立志,才能委以重任,成就大器,此乃天理。 

  反省,是人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对整个人生乃至人类所走过的全部历程的调解和解剖,是对人自身品行的检阅。              

 


版权所有 © 中财招商投资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