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理团队(三)
  •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管理团队专辑 > 管理团队(三)
我的反省
文章来源浙江中财型材     作者杨康     日期2017-01-19     点击量2202

  反省一 成本控制思维局限

  作为一名生产管理人员,我习惯性地将成本控制与指标控制简单的画上等号。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通过各种指标管控手段,短期内的确可通过指标的提升带来较为可观的成本节约。例如,后岗位通过严控自动打包时间、优化自动打包流程,型材后岗位自动打包效率从15年的月均2.57吨/工提升到16年的3.01吨/工,人工成本节约额较为理想。然而,从最近两个月的人工指标来看,基本维持在3.0吨/工左右,要想达成17年3.10吨/工的内控目标,通过管控来进一步提升指标的空间已然不大。要想有大的提升,亟需打破现有的思维局限,寻找新的突破点:是否存在更好的操作模式?能否通过合理的设备引进或技术创新减少辅型材打包对人的依赖?自动化程度如何进一步推进?

  “技术创新求效益”是化建17年的成本控制方针,也是我应该在下阶段工作中要努力践行的方向。

  反省二 人员培养工作滞后

  随着自动打包机的上线、集中激光打码的运行、电动牵引车的引入,型材后岗位已非单纯的体力工种,自动打包操作岗位对员工的技能要求越来越高。16年后岗位区块虽然开展了一系列的培训活动,但主要涉及操作流程与现场方面,在自动打包机操作、激光打码操作等技能方面缺少系统的培训,目前熟练掌握所有操作技能的人员较少,后备力量不足。诚然,后岗位员工整体偏老年化,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不强是一方面因素,但究其原因还是自己的惰性使然,对他们缺乏再造的信心。                         

  因此,17年后岗位将开展系统的培训活动,提升全员操作技能,努力将设备生产效率最大化。同时,对不符合当前岗位需求的人员予以淘汰,优化后岗位人员结构。

  以上不足,权作反省。


版权所有 © 中财招商投资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