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理团队(三)
  •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管理团队专辑 > 管理团队(三)
我的反省
文章来源浙江中财管道     作者俞竹莺     日期2017-07-19     点击量2051

  又到半年度总结与反省,内心惶恐,惴惴不安。更多是对自己的不满,上半年的工作中几乎拎不出几件漂亮的事情。

  上半年中,招聘几乎成了最是伤人的主旋律,招聘工作带来的挫败感衍生出许多负能量,让我停滞不前,各种条框把招聘的思维也陷入被动的绝境。

  反省招聘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不作为。前些日子微信朋友圈在转《HR招聘痛点十级》一文,引发一圈HR同行的共鸣。我只是看了没转,我想大部分HR发朋友圈多是戏谑的心态,或是为了获得圈友对招聘越来越难的认同感。可是我当下的感受是懒得转(消极的心态),懒得去面对招聘这个话题,连戏谑的心情都消逝殆尽。看来真是被招聘这块工作伤的不浅。

  实际工作中,招不来人,我们就组织科室人员免费支援,一次两次尚且可行,经常如此,各兄弟部门虽配合,但终究勉强。我们虽没为招不到人多做解释,但结果就是我们把招不到人的压力分摊到各个部门,而不去想想招聘工作到底该怎么突破,坐等设备自动化推进,坐等公司体制的优化,这真是要命的不作为心态,实属不该。

  二是作茧自缚。招聘难不仅仅只是新昌基地难,可是其他基地不能理解这么难,为什么还要设置这么多的条条框框来限制自己,作茧自缚。我想他们当下只是正同处于5年前的新昌,为了招聘而招聘,而没有想到后续老龄化、职业病等一大堆麻烦事儿。就在今天,一个员工介绍一名41周岁的女工但是小学文化,虽不介意倒班,却还是被我回绝了,换做以前,肯定马上放行。但是现在为了后续的人员梯队,我们的目标还是必须要锁定年轻高学历的人员充入一线团队。

  三是坐以待毙。今年储备本科生招聘遭遇前所未有的滑铁卢,签约率极低。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原本30余人的需求降为精招目标,所以我们年前的目光都只锁定省内高校和省外211、985高校中的优等生。但是事与愿违,由于整体薪酬等原因,加上考研风潮、对于一线倒班的抗拒、要长途跋涉实地参加面试等,很多学生就不太愿意考虑性价比不太出挑的制造业,好不容易通过面试了,后续还是毁约和谢绝。我们在校招上真是花了很多的心血,但是最紧要的问题主要在于我们没有及时反馈并调整措施,还是惯性思维一路寻找着所谓合适中财的人。市场在变,而我们维持不变,就是坐以待毙。

  最近老是被一句话醍醐灌顶——“凡事都有三个解决方法”。当我们走投无路的时候,去寻找到三个方法,就柳暗花明了。关键是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在做什么?如果光是着急就会被困在问题的情绪里,无法自拔。犹如招聘,我们一直被困在那个问题的假象里。如果相信一定有办法解决,然后去做点什么,就会不断想出方法。

 

 

 

 

 

 

 

 

 

 

 


版权所有 © 中财招商投资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