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理团队(一)
  •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管理团队专辑 > 管理团队(一)
感悟与反思(2020年上半年)
文章来源集团总部     作者郑文君     日期2020-07-10     点击量1439

疫情带来的感悟与工作的反思:

一、 对小概率事件保持敬畏之心,真正的风险往往发生在充满自信的地方。

疫情初期,英美政府一直到3月中旬才开始认真对待。之前的两个月,西方的态度认为这就是重感冒,不用大惊小怪,过两周就会自然消失。但后续事实证明,因疫情而感染的人数和死亡率远远超过当初的预期。

这就好比我们在评判一笔业务时,不能放过任何一个风险点,千万不能心存侥幸,以为它发生的概率极低,命运之神会对我格外垂青;或心存幻想,以为它会自动消解,大不了拿时间去换空间;或有对赌心态,以小博大,把偶然的运气当作实力。而要用对待大概率的心态尊重小概率的事件,把过往的风险案例当作我们的错题本,需要不时地去翻一翻,警醒自己。

二、 不同角度,会带来不同观点的碰撞,但落实到行动上只能有一个选择。

比如说,观点一,有人最初对带口罩很抵触,认为我没病,医院里医生也说了,大多数感染者比流感好治,死亡率2%,死者大多是有基础病的老弱,而我身体好,不需要这么小心地预防。

目前看到的媒体记者在欧美街上采访民众,他们大多数是这种观点。

但不同意见认为,你不在乎,不戴口罩,就可能被感染成为感染源,就有可能传给别人,你身体好没事,但被你传染的人就不一定能扛住。所以带口罩不是你个人的事情。

前者是站在个人角度,后者是站在集体角度。

再比如说,观点二,中国不惜代价封城、停止大多数经济活动,付出巨大代价,是不是值得?为什么不优胜劣汰,采取自然法则呢?

但不同意见认为,流感病毒刚进入人类时,人类还没有能力消灭控制它,只能无可奈何。但目前从中国的情况看,通过努力,这个病毒是可以被控制的。能控制,却因为经济上不划算而不控制、不作为,难道不是罔顾人命吗?人不是动物,生命不属于优胜劣汰的范畴。保护每个人活着的权利,是每个国家政府和人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前者是站在社会成本角度,后者是站在人的生存权角度。

通过观察并琢磨这些观点,有助于我们在工作中形成发散性思维,增加思考的深度和广度,减少决策的偏颇和偏执。

三、 预设立场,一定会带来偏见。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西方媒体对于中国抗疫的报道,从一开始就发生严重误判,也间接造成了他们本国国民对于病毒的轻视。背后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傲慢的意识形态预设了立场,认为民主的一定就是好的。对我们抗疫采取的全民戴口罩、封城、组织测试等措施,都是从侵犯人权,监控人民等角度进行负面报道,完全没有借鉴、学习我们的经验教训。

可见预设立场会导致思维封闭,对事实视而不见,必然产生偏见。

联想到我们的工作,不管是业务部门还是风控部门,立场不同,看待问题的角度就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叶障目,管窥蠡测。如何避免偏见?我想要有开放性思维,要有全局性意识。从公司整体来看,两个部门其实就是一个人的左手和右手,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危中含机,机中藏危。风险和收益,博弈和制衡,要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去审视。


版权所有 © 中财招商投资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