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日报(110121)
来源:         作者:         时间:2011-01-21         点击量1652

  【财经要闻】

  1. 央行重掌货币信贷总量调控

  《第一财经日报》近日获悉,按照银监会与人民银行协商的意见,今年货币信贷总量调控由人民银行负责,银监会主要从审慎监管角度予以支持和配合。这一安排将有助于央行构建宏观审慎的政策框架。

  在2009、2010年的两年间,货币信贷总量的调控曾由银监会管理。

  据了解,央行于今年推出了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措施,采用更市场化的手段调控货币信贷总量。

  业内人士认为,相对于2010年的信贷额度控制,差别存款准备金率是具有逆周期调节功能的信贷管制措施,其优点在于有一个可预期、公开、透明的实施规则和公式,并据此按月测算,因此相对于信贷规模控制有所改进。

  “一直以来,央行都有货币信贷总量调控的传统。”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银行业分析师表示,今年央行召开的年度工作会议也指出,要把好流动性总闸门,引导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

  与以往每年年初设定货币总量、广义货币(M2)以及银行贷款的增长目标不同,今年央行并未透露具体的信贷规模计划。

  今年1月,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建立和完善逆周期的货币信贷动态调控机制。他解释称,要把货币信贷和流动性管理的总量调节与构建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结合起来,实施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动态调整措施,丰富和补充政策工具,引导货币信贷适度增长,提升金融机构抗风险能力。

  “实施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动态调整措施成为央行调控货币信贷总量的重要抓手。”上述银行业分析师表示,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将参考某一指定的系数,该系数将把具体某家银行的贷款增长速度、其系统重要性以及市场中的流动性状况考虑在内。

  国泰君安分析报告称,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动态调整机制的最大意义在于,为银行提供了在给定宏观目标及相关条件下,根据自身利益最大化目标合理确定自身信贷投放、流动性管理的弹性机制。

  华创证券分析报告则称,与信贷规模控制相比,差别存款准备率的调节方式对于商业银行违规的惩罚机制也相对有效。

  尽管央行并未透露具体的信贷规模,但目前业内仍普遍预计,2011年的新增贷款总额在7万亿~7.5万亿元人民币之间。

  1月15日,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夏斌在出席一次论坛时表示,实体经济筹集资金的渠道不仅仅是银行贷款,还有债券、公司债、企业债、信托等途径。

  事实上,在银行信贷规模受到严格控制的2010年,非银行信贷渠道的融资方式开始大行其道。一位监管层内部人士表示,在过去一段时间,为了绕贷款规模,违规的银信合作、信贷资产装让等“影子银行”业务层出不穷、屡禁不止,留下巨大风险漏洞。

  在提出“引导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的同时,央行还提出了“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

  某外资投行在一份电话会议纪要中称,“社会融资总额”这一概念要把股票、企业发行债券等考虑在内。如果把这些进行汇总,信贷就一下子变得宽松很多,而且流动性也比想象的更加充沛。

  显然,控制货币信贷规模抓住了把控流动性的关键点;而关注社会融资总额则将视角放在更为宏观的角度,全盘考量上述问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今年贷款指标并没有出台,就是要告诉投资者要充分关注社会融资总量这个概念。

  2. 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思路初定 价格将有所上涨

  据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人士介绍,我国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思路已经初步定为:由目前成本加成的政府定价变为市场净回值法定价。

  有业内专家表示,我国当前的天然气定价机制缺少价格下调机制,而屡次调涨价格让消费者难以接受。而据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测算,如果新的定价机制实施,国内天然气价格将有所上涨,而进口价格将下降,价差趋于缩小。

  据该人士介绍,市场净回值定价法是以天然气的市场价值为基础确定上游供气价格,天然气的市场价值按照竞争性替代能源的热当量价格确定,最终用户价格按市场价值确定。

  新定价机制的基本思路是,首先选择天然气主要消费市场和多气源汇集点作为市场中心,建立市场中心价格与可替代燃料价格变化挂钩的公式,作为国内天然气定价和调价的核心,然后反向回推,形成各省的门站价格和各气田出厂价格,再按门站价格与用户结算。也就是说,新机制改变了过去由政府定价的方式,将天然气价格与市场化的替代品种价格挂钩,形成由市场确定的终端价,再减去管输价格,倒推出门站价。

  而根据我国目前的天然气定价机制,陆上天然气出厂价和天然气管输价格均由国家发改委制定;海上天然气价格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地方建设的管道,经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授权,管输价格可以由省级物价部门制定;城市燃气价格由省级物价部门制定。

  在该定价机制下,我国陆上天然气出厂价在1.17元/立方米左右,仅为同热值燃料油价格的三成到四成。而我国进口天然气价格较高,即使在去年6月1日国产气出厂价调整后,现在不论进口管道气还是进口LNG,气价仍然比国产气价格高1-2倍。

  据了解,新价格机制的实施还面临一些问题。首先是可替代燃料的选择标准尚未确定;其次,出口国能否接受我国定价机制来调低出口价格尚不确定;此外,该机制与成本加成法一样不能适应多气源联网的需求。

  3. 美国出口管制改革将中国排除在外 采购未换明显收获

  11份政府间合作协议,超过70份商业合同,价值450亿美元的采购大单,这次胡锦涛国事访问显得硕果累累。

  但大笔采购没有给中国带来太多收获。

  当地时间1月19日下午(北京时间1月20日凌晨),中国新闻中心发出的中美联合声明显示,美方在中方的关键诉求上未见明显让步。

  “中方欢迎美方承诺通过中美商贸联委会以一种合作的方式迅速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声明写道,“中方欢迎中美双方讨论美国正在推进的出口管制体系改革。”

  当天下午,中国商务部长陈德铭在接受外媒采访时指出,美国对向中国出口产品存在歧视,而这是导致美国对华顺差高企的原因之一。他还爆出美国政府口口声声说要改革出口管制程序,却暗地里将中国排除在改革受益国之外。

  “希望我们的诚意和努力能够得到美国的努力和配合。”陈德铭说。他还希望两国在讨论中能够多一些互信和公平。

  尽管在胡锦涛出访前的吹风会上,美国商务部长在白宫记者会上,陈德铭安排给美国记者两个提问机会,其中有一个针对汇率。随后彭博通讯社采访陈德铭时,又问到汇率。

  “一国的货币政策会全面影响一国的国际贸易,但如果只是两国家之间存在贸易不平衡,那就不是汇率的问题,而是两国应该坐下来谈谈贸易的障碍和如何让它更便利。”陈德铭在答提问时指出。

  目前,中国与世界的贸易绝大部分用美元结算,其中顺差主要来自美国和欧盟,对日本、韩国、东盟和台湾地区贸易则存在大额逆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1至10月,中国对美国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9.2%,进口总额同比增长31.8%。

  不过,美国主流媒体仍然将汇率视为两国关系最大难题。

  19日晚间,美国国会两院部分议员谢绝参加国宴,被外界解读为国会对中国汇率政策不满。

  中国坚持两国贸易不平衡的症结在于美国对中国的高科技出口管制过严。

  “我们很愿意增加进口,但问题是不要管制,让我们能买到我们想买的东西。”陈德铭说。

  中国政府从2009年起加大力度要求美国放松对华高科技出口管制。2010年初奥巴马政府提出“出口翻倍”计划,但至今对华出口管制未见改变。

  “我们一直希望本届美国政府能够改革出口控制,我们等了两年。”陈德铭说。

  他向记者爆料,去年12月,美国商务部公布了一批出口便利化措施修改意见,正在征求公众意见。这是美国商务部为响应奥巴马提出的出口控制改革而采取的第一步行动。

  “但中国被完全排除在外。”陈德铭说。据他介绍,这项改革调整了164个出口目的地国家的控制程序,名单上没有中国。

  “一个美国第三大出口目的地,却被排除在外,这显然是不利于美国企业和美国就业。”陈德铭说。

  新年伊始,中美双方签订了内容广泛的协议,但采购大单不能解决两国贸易不平衡的根本问题。

  采访结束后,陈德铭与旁听的中国记者握手,用中文说,“讲得尖锐了些”。

  4.美国经济数据

  美国劳工部(Labor Department)周四在每周报告中称,截至1月15日当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减少37,000人,至404,000人。此前一周的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由445,000人向下修正至441,000人。接受道琼斯通讯社(Dow Jones Newswires)的经济学家此前预计,1月15日当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将减少25,000人,至420,000人。
   
  世界大型企业研究会周四公布,去年12月份领先指标上升1.0%,11月份修正后为上升1.1%。此前接受道琼斯通讯社的经济学家预计,12月份领先指标仅上升0.6%。
   
  美国全国地产经纪商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Realtors)周四公布,经季节性因素调整后,去年12月份成屋销量增长12.3%,折合成年率为528万套。此前接受道琼斯通讯社调查的经济学家预计,12月份成屋销量增幅为4.7%,折合成年率为490万套。
   
  费城联邦储备银行(Federal Reserve Bank of Philadelphia)公布,1月份制造业活动指数从去年12月份的20.8小幅降至19.3,去年11月份为18.1。此前观察人士预计1月份该指标将降至19.5。
   
  周四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8日当周道琼斯-三菱东京UFJ银行(Dow Jones-Bank of Tokyo-Mitsubishi-UFJ)商业景气指数下降1.0%,此前一周数据修正后为下降0.1%,初值为持平。截至1月8日当周的商业景气指数较上年同期上升5.3%。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 Reserve, 简称Fed)周四发布的最新一周货币供应报告显示,经季节性因素调整后,截至1月10日当周的M1货币供应量减少95亿美元,至1.823万亿美元;M2货币供应量增加69亿美元,至8.815万亿美元。

  【金融市场】

  1. 亚太股市周四多数走低

  亚太股市周四多数走低,中国和香港股市领跌。中国的经济数据使投资者担心中国政府将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上证综指收盘跌2.9%。
   
  东京股市走低,因令人失望的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 Group)业绩和大幅走低的中国股市拖累三井住友金融集团(Sumitomo Mitsui Financial Group)等金融类股跟随大盘下挫。日经指数收盘下跌119.79点,至10,437.31点,跌幅1.1%,创2010年11月30日以来最大单日点数跌幅;该指数周三上涨0.4%。包括东京证券交易所一部所有股票的东证指数收盘下跌9.68点,至927.19点,跌幅1.0%;该指数的33个分类指数中有28个收盘走低。今日市场交投活跃,但并不特别强劲,总成交量略高于20亿股。
   
  香港股市走低,追随中国大陆股市走软,因官方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增长好于预期,引发市场对政府进一步紧缩政策的担忧。恒生指数跌415.92点,至24,003.70点,跌幅为1.7%。盘中交易区间为23,963.86点至24,248.32点。 市场成交额总计824.5亿港元,高于周三的809亿港元。
   
  中国股市收于近四个月低点。尽管12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升幅放缓,但分析师认为中国仍面临通货膨胀风险,市场因此担心政府将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基准上证综合指数收盘跌80.45点,至2677.65点,跌幅2.9%,这是该指数自9月30日收于2655.66点以来的最低收盘点位。深证综合指数跌41.17点,至1170.47点,跌幅3.4%。上证综合指数自年初至今已累计下跌4.6%。
   
  澳大利亚股市大幅回落,材料、能源和金融类股领跌,美国和亚洲股市走低、大宗商品价格疲软拖累澳大利亚股市创出两个交易日最低水平。基准S&P/ASX 200指数收盘下跌50.9点,至4783.7点,跌幅1.1%,创过去四周来澳大利亚股市最大单日跌幅。市场成交额约58亿澳元,其中Fortescue Metals成交额达8.77亿澳元。
   
  新加坡股市收盘走软,追随美国股市以及在中国股市带动下的亚洲股市的跌势,因市场对于中国将进一步收紧政策萌发了新的担忧。一位本地经纪行的分析师表示,中国的经济增长数据强于预期,因此人们不会排除中国将推出更多紧缩措施来为经济降温的可能性。基准新加坡海峡时报指数收盘跌36.48点,至3,205.48点,跌幅1.1%。成交量总计20.9亿股,周三为17.2亿股。大盘有480只股票下跌,92只股票上涨。

  2. 美国股市和欧洲股市双双走低

  美国股市周四小幅走低,因投资者担心中国强于预期的经济增速可能促使政府推出更多紧缩措施,但美国就业和住房数据的改善帮助限制了股市跌幅。
   
  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收盘跌2.49点,至11822.80点,跌幅0.02%。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跌21.07,至2704.29点,跌幅0.77%。标准普尔500指数跌1.66点,至1280.26点,跌幅0.13%,材料和能源类股领跌,而消费类股受美国经济数据提振上涨。

  卡特彼勒(Caterpillar)下跌2%,在道指成份股中跌幅居先。该公司此前称,已收到美国司法部(Department of Justice)的函件,要求针对卡特彼勒以76亿美元收购Bucyrus的交易递交更多信息;同时,鉴于卡特彼勒拥有11家在华工厂,投资者还担心中国进一步收紧政策可能会给卡特彼勒带来影响。
   
  此外,市场对中国进一步收紧政策的担忧还令石油巨头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雪佛龙(Chevron)和铝业巨头美国铝业(Alcoa)承压。埃克森美孚跌0.6%,雪佛龙跌0.3%,美国铝业跌0.5%。
   
  不过,受强于预期的就业与住房数据提振,家得宝(Home Depot)和沃尔玛连锁(Wal-Mart Stores)限制了道指跌幅,家得宝涨2.4%,沃尔玛涨1.7%。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也表现强劲,涨2.4%。
   
  材料和能源类股全线下跌,受大宗商品走软拖累,因为市场担心,如果中国宣布采取更多政策措施,则将影响到大宗商品需求。此前数据显示,2010年第四季度中国经济意外加速增长。
   
  美国经济数据大多超出预期,上周美国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降幅超出此前预期,上月成屋销量增幅高于预期,同时当月经济领先指标升幅也超出此前预期。
   
  不过,1月份费城联邦储备银行(Federal Reserve Bank of Philadelphia)制造业活动指数从去年12月份的20.8小幅降至19.3,低于经济学家预计的19.5。
   
  受关注个股方面,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涨4.6%。该行第四财政季度利润增长35%,因旗下投资银行、财富和资产管理业务收入同比攀升。
   
  Wendy's/Arby's Group涨6.9%,该公司此前证实,正在开发旗下Arby's三明治连锁店的战略替代产品,并可能出售这部分业务。
   
  Dillard飙升12%,该公司此前表示,计划组建一家房地产投资信托公司,以拓宽进入股市和债市的渠道。

  欧洲股市周四收盘大多走低,市场对中国可能进一步收紧政策的担忧打击了矿业和汽车类股,不过外围市场因欧元区救助基金有望增强的憧憬获得提振。
   
  欧洲斯托克600指数连续第二天告跌,收盘跌1.2%,至279.39点。
   
  一些欧洲公司公布的经营数据令人失望,加剧了抛售压力。
   
  此前中国发布了强劲的经济增速数据,突显了有关中国政府需要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的预期。
   
  在中国有大量业务的类股居欧洲股市跌幅榜前列。
   
  矿业股全线下挫,Xstrata PLC跌5.1%,Kazakhmys PLC跌5.2%。
   
  英国富时100指数包含若干权重矿业股,在各主要指数中表现最差。该指数收盘下跌1.8%,至5,867.54点。
   
  汽车类股也走低。
   
  德国汽车股全部下跌。大众汽车(Volkswagen AG)跌2.8%,戴姆勒公司(Daimler)跌3%。
   
  德国DAX 30指数跌0.8%,至7,024.27点。法国CAC 40指数跌0.3%,至3,964.84点。
   
  虽然一些公司发布了令投资者失望的业绩报告,但阿尔斯通公司(Alstom SA)宣布当季订单有所增加,并有望进一步提高。受此提振该股涨3.9%。
   
  银行股大多走高,帮助限制了主要股指跌幅。
   
  法国兴业银行(Societe Generale)收复了早盘失地,收涨1%。巴克莱(Barclays PLC)涨2.4%。
     
  此外 业巨头葛兰素史克(Glaxosmithkline plc)跌3.3%,因此前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将其评级从中性下调至减持。

上一条:财经日报(110124)
下一条:财经日报(110119)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