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求索 九死无悔
来源:中财论坛         作者:青岩         时间:2024-11-19         点击量184

月华如水,夏夜难以成眠。百无聊赖中,往书架中翻一本书来消遣。一路手指所触,在一本装帧古朴的《楚辞》上停了下来。习惯性地掸一下封面,想起屈子消瘦的身形、幽怨的词章,不禁为之心痛。两千多年前,楚国诗人屈原为他的祖国流尽了最后一滴泪,纵身跳进波涛滚滚的汨罗江。屈原以身殉国的壮举,一直震撼着古今世人的心灵。他宁死也不愿离开故国半步的情怀,一直作为一个巨大的问号,引起无数人们的深思与探索。他与日月争辉的澄澈峻洁品质,激起世人无限的敬仰。而他那些热烈、缠绵的千古不朽诗篇,则成为我国文化遗产中最珍贵的财富,世世代代为之吟诵。从中,我们可以深深地体味到屈子那痛苦执著的伟大情感,体验他坚贞忠烈的高尚人格。在重塑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今天,学习屈原的爱国主义和伟大人格,具有无比重要的意义。

“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这是楚辞中的诗句,它所表达的是诗人屈原光辉的人格理想。屈原在中国历史上是作为衣被百代的伟大诗人出现的,但这并非屈原的初衷。屈原的理想是要作一个政治巨人,充当楚王的政治引路人,把楚国引上强盛的道路。《离骚》中“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的诗句,就极为明确地表述了屈原这一人生理想。屈原的“惊采绝艳,难与并能”的诗篇是他政治失意后的产物,而且对楚国前途命运的深情关注始终构成屈原作品的灵魂。屈原的一生都与楚国的兴衰浮沉联系在一起,他的第一生命是政治,第二生命才是楚辞艺术。对此司马迁看得非常清楚,他把屈原写成一个在政治上历经挫折但又以九死未悔的精神执著追求的伟大殉道者形象。

屈原与楚王同姓,他在政治上曾经有一段短暂的少年得志时期。在青年时代就担任楚怀王左徒之职,左徒是仅次于令尹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职务。而屈原也确曾在政治舞台上显露出杰出的才华,他博闻强记,极富辩才,深谙治国安邦之道。为此,屈原曾一度深得楚怀王的信任与赏识,他与楚王一起商量国家大事,参与制定国家的大政方针,并且经常接带外来宾客应对诸侯。如果按照这个趋势发展,屈原极有可能成为楚国的大政治家。

但是同僚的争宠嫉妒过早地扼杀了这位大有希望的青年政治家的政治生命。上官大夫看到屈原深的楚王宠信,便设计陷害屈原。屈原为楚王起草宪令,还未完稿,上官大夫便来夺稿,屈原不愿将手稿让他拿走,遂导致一场矛盾的爆发。有些论者认为屈原起草的宪令是一份变法文件,并据此深幽发微,说屈原希望通过变法来使楚国走上富强的道路。因为变法要从根本上触动大官僚的既得利益,所以他们便千方百计地要将变法扼杀在萌芽之中。按照这种说法,屈原就是吴起式的法家人物。这只是后人的推辞之辞,因为宪令究竟是一份什么性质的文件,连司马迁都不清楚,更何况后人。据《史记·屈原列传》,上官大夫与屈原的矛盾并非变法派与保守派的矛盾,而是出于封建时代官僚阶层内部的争宠。上官大夫夺稿,乃是处于一种嫉贤妒能的卑劣心理。我们还是按照司马迁的指点去理解这场矛盾斗争的性质。上官大夫因为夺稿未遂而向楚怀王进谗,说屈原贪天之功,把楚王的一切功劳归为己有。在中国封建时代,臣民的一切功劳都要归于明君圣德。上官大夫这个谗言实在是恶毒之极,因为它触痛了楚王的敏感神经。楚怀王勃然大怒,从此便疏远了屈原。就这样屈原由少年得志而进入政治失意,从此开始了他悲剧的生涯。

他在被楚王疏远以后,在愁满天地、无可告语极度痛苦的情况下寄情笔端,将自己满腔忠愤诉之于楚辞艺术,由此而创作了《离骚》这部划时代的伟大诗篇。《离骚》叙述诗人的美政理想,这种美政理想一方面吸取了古代传说中的美好政治内容,同时也吸收了部分战国士林在探讨平治天下的途径过程中所提出的一些政治主张。屈原在诗中反复表示,他如此积极经营,并不是为了个人利益,而是为了祖国的强盛,为了使楚王成为历史上的圣君。《离骚》用较大的篇幅描述了诗人在被疏以后内心所经历的痛苦彷徨与热烈求索。主人公在巫术幻境中上天入地,四处寻求理想的出路,他曾经试图出走,但又无法割断对祖国的感情。《离骚》并未找到一个使诗人解脱痛苦的出路,但诗人心中的一个信念却是明确的,这就是即使蒙受再大的苦难,他也要坚持理想奋斗到底。上下求索,九死未悔,就是诗人屈原的精神。《离骚》是屈原一生的缩影,是诗人伟大人格的凝聚。

《屈原列传》写出了屈原在遭谗被疏以后忍辱负重、存君兴国的伟大情怀,这集中体现在谏杀张仪和劝阻怀王入秦这两件事上。屈原时代的秦楚关系是秦占上风,秦国使用军事侵略和政治欺骗这两手来对付楚国。而楚王则迫于被动局面摇摆于抗秦与和秦之间,结果在军事上丧师失地,而在政治上则屡受欺骗,最后他本人因为上当而冤死秦国。从《史记·屈原列传》来看,屈原在被楚怀王疏远以后只是离开了最高决策层而并未离开朝廷,他还作为外交使臣出访齐国。有些论者从屈原使齐而推断他主张联齐抗秦,实际上屈原这次出使的具体使命是什么,司马迁未作说明,可能也是资料缺佚而无法考实。屈原在当时政治上所起的作用主要是揭露秦国的政治欺骗。张仪为了离间齐楚关系,以商於之地六百里说楚怀王绝齐,楚怀王因贪得这六百里地而听信张仪,断绝了与齐国的外交关系,并派一名武士赴齐痛骂齐王。但楚国使者到秦国接受土地时,张仪却将六百里成六里,这是一个事先预谋的政治骗局。楚怀王闻讯大怒,发兵击秦,但楚师却不是秦人的对手,这一仗楚国丧师八万,还丢失了汉中这一片土地。

第二年,秦国表示退还汉中地而与楚言和,楚怀王则提出不要汉中地,宁愿要拿张仪来泄恨。狡猾的张仪来到楚国之后,却买通靳尚打动楚王宠姬郑袖,楚怀王听信郑袖而轻易地放走了张仪。屈原正好使齐归来,他对楚王释放张仪无法理解,建议楚王杀掉张仪,但张仪早已逃之夭夭,楚国再一次被张仪愚弄欺骗。后来秦昭王与楚结为婚姻,提出要与楚怀王友好相见。在楚怀王入秦事件上,屈原认为秦国是包藏祸心的虎狼之国,坚持反对楚怀王入秦。但楚怀王却听从自兰的劝告,贸然进入不测之秦。结果中了秦人的圈套,楚怀王刚进入武关之后,就被秦兵断绝了后路,秦人趁机要挟楚怀王割地,楚怀王坚决不同意。他不秦国逃到赵国,但赵国因为畏惧秦人而不敢收留楚怀王,将他又送回秦国。楚怀王最后客死于秦,他的灵枢被运回楚国安葬。谏杀张仪和劝阻怀王入秦,都是屈原在蒙受不白之冤的逆境之中对楚王提出的忠告。这表明屈原即使是身处逆境也不改存君兴国的忠心,这是最能见出屈原的品质、意志、毅力的地方。

屈原屡次谏君而不见用,便将他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深情关注付之诗篇。然而那些诗篇传到令尹子兰和上官大夫的手里,诗中的讥刺批评锋芒激起了这些佞臣的愤怒。他们又一次向屈原发动疯狂的围攻,楚襄王信谗而放逐屈原。从这次放逐到屈原自杀,屈原一直都在山林湖畔流浪行吟。他的后半生是在极度痛苦的环境中度过的。他试图大展鸿图而遭谗被疏,幻想出走又不忍离开那养育过他的楚国土地,企图混同世俗却又不能降低自己的光明人格。在楚国的土地上,他孤独寂寞,他抑郁愁哭,他彷徨无主,他静默呼号,他流涕叹息。“哀无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他始终保持着理想的光辉,而这理想的光辉又始终照耀着楚国的土地。屈原最后采取了最激烈最亢奋的解决理想与现实矛盾的方式——自杀,因为而结束了他那热烈追求却历经坎坷的悲剧一生。一颗巨星陨落了,但他的人格却升华到与日月同辉的高度,永远,永远地光照人间。

在司马迁的笔下,屈原具有身系楚国安危的重大意义。两代楚王听信奸臣而不用屈原,是以楚国的衰败灭亡作为代价的。楚怀王不杀张仪,白白地蒙受他的愚弄。不听屈原忠告而轻易入秦,结果遭遇身死异国的悲凉下场。屈原死后,“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楚国的昏君佞臣毁灭了屈原,用他们的双手制造了屈原的政治悲剧,他们也在同时挖掘灭亡自己的坟墓。司马迁对此寄予了深沉的感慨,他指出人君都希望得到忠贤之士的辅佐,但是他们又无法辨别忠奸,所以导致“亡国破家相随属”,使历史的悲剧一再重演。不过司马迁将君主识贤归之于他们本人的英明,实际上这种理想的名君百世难得一见,因而司马迁所提出解决悲剧的办法永远只能作为一种理想存在。

今夜,我仿佛又听到屈子激昂而悲伤的吟哦。汨罗江畔的那缕孤魂落泪了,可我分明听到他对我说:此生无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