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日报(141215)
来源:         作者:         时间:2014-12-15         点击量1337
  财经新闻

  1. 李克强:国家没给自贸区税收优惠
 
  强调上海自贸区不是政策洼地,而是改革高地,“试验”就是允许犯错,允许去试去闯

  12月12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广东、天津、福建特定区域再设三个自由贸易园区。这次将自贸区的经验推广到广东、天津和福建,就是向更多地区拓展全新的改革开放试验田。

  今年9月,李克强在上海考核自贸区成果时,着重听取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的最新进展,他还邀请企业为自贸区打分。我们为什么要在上海设立自贸区?在与10位中外企业家座谈时,李克强说,一是为了探索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二是为了探索处理发展与开放的关系,三是为了推进金融改革创新。

  2013年3月,李克强在上海召开企业座谈会时得知,一些跨国企业想在上海开设研发、销售、物流中心,结果发现需要在北京、上海盖100多个章。李克强当即积极支持上海建立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6个月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

  李克强曾在一次座谈会上回忆说,确定上海自贸区的名称时,是他主张加入了试验两字。这一变动表面上是给自贸区划了个框框,但实际上给改革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他说:既然是试验,就是在28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允许试错,允许进一步解放思想,去试、去闯。

  很多地方以为上海占了多大便宜。李克强说,事实上,国家并没有给自贸区任何资金支持、税收优惠。上海自贸区自我削减了大量权力,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推动了改革向纵深发展。

  李克强9月在天津召开的第八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更加简洁地强调,上海自贸区不是政策洼地,而是改革高地。

  相比于三个新设的自贸区,政府职能转变的三张清单,是李克强更加看重的改革硕果。

  李克强在1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说,自贸区要推广复制的,是政府职能的重大转变。推广上海自贸区试点经验的核心工作,不仅是拓展到三个地区,而是要在全国推行三张清单:法无禁止皆可为的负面清单、法无授权不可为的权力清单、法有规定必须为的责任清单。

  挂牌一年后,上海自贸区的改革探索正在迈入深水区。常务会议指出,要深化上海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进一步压缩负面清单,在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等领域再推出一批扩大开放举措。

  自贸区所探索的试点经验,也正在向更多地方辐射、推广。常务会议决定,将上海自贸区的部分开放措施辐射到浦东新区,在广东、天津、福建增设三个自由贸易园区,同时,除涉及法律修订等事项外,将投资、贸易、金融等方面的28项改革试点经验向全国推广。

  2. 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正制定 “1+N”方案或明年出台

  混合所有制和国企改革何去何从?从时间表来看,或许在明年一季度会水落石出。

  国资委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季晓南14日在第二届中国产业改革发展年会上透露,目前在与国企改革有关的改革意见中,有8个顶层设计方案正在抓紧研究制定,这些方案可能以“1+N”形式发布。其中,“1”是指深化国企改革的指导意见,原本计划今年年底出台,但目前来看,“1+N”整套改革方案要到明年一季度才能出台。

  季晓南说,关于国企改革本来有七八个文件,叫作“1+N”。目前各有关方面正加紧制定总体改革文件,混合所有制改革文件由发改委牵头。

  此前,季晓南曾向媒体透露,国企改革总体改革方案由发改委、财政部、国资委、人社部分别牵头,各部委分工明确:由发改委负责制定混合所有制改革办法;财政部负责牵头三个文件,包括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成立和改组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及投资公司的方案文件、以及国有资本预算改革方案的制定;人社部主要负责薪酬改革方案及细则制定;国资委则牵头两个文件,一是深化国企改革指导意见,二是国有企业功能界定和分类。其中,深化国企改革指导意见即俗称的总文件。

  “混合经济既是改革的方向,也是改革重点,虽然面临很多问题,但我们也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季晓南说。

  他还透露,“日前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专门谈了国有企业改革,其中也强调了加快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问题。”而且,季晓南透露,决策层要求此项改革扎实推进,不能“定指示”,也不能“搞运动”。

  “混合所有制经济是这一轮深化国企改革的突破口和重点,从长远看混合所有制经济要解决政企政资分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法人治理、实现体制机制根本转变,来增强它的活力和竞争力。”

  季晓南认为其中至少要包含三条:其一,对国企改革来讲,集团层面是混合制,也可以是股份制。其二,股权结构不能太高,国企持股比例不能太高。其三,既然引进非公资本,那么允许产权代表进入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公司治理,董事会、经营层。

  “如果没有这三条,很多国企体制机制很难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真正适应市场经济需要。”他说。

  季晓南说,“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本质就是产权制度改革、结构调整。而国企的体制机制要适应市场竞争和国际化的要求,真正做到公平竞争、激发活力、竞争力,必须在产权制度上要有大动作,这是共识。单一的国有产权是难以突破体制机制的。”

  季晓南还指出,推进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培育发展新优势。

  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很大,除市场相对饱和之外,背后还有重要原因,即经历30多年后,中国很多传统的竞争优势明显衰减,包括劳动力的低成本优势,包括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等。

  “过去大家从国外买新技术,现在国外先进技术不可能再卖给你了,再卖给你的话,他的存在就成问题了,所以就只有创新。”
  
  但是,“创新是很难的。怎么培育新优势?只能是混合所有制改革释放红利。一句话,杂交优势。”季晓南说。

  他认为,混合经济是坚持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它不仅仅是针对国企改革,也对民营经济带来进一步的提升、发展,形成更大的国际国内空间。所以混合经济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因为改革后国企有积极性了、民企也有积极性了。

  3.央行论文预测明年增速7.1% 房价有大幅下降风险

  12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工作论文发布2015年中国宏观经济预测报告称,在“三期叠加”的背景之下,明年的经济将体现更多的 “新常态”特征,增长速度略有放缓,但就业情况和物价走势保持基本稳定,经济结构继续改善,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有所增强。

  报告对经济增长的基准预测是,我国实际GDP增速从2014年的7.4%略微放缓到2015年的7.1%。一方面,我国出口增长由于国外经济复苏等因素而将有所加速;另一方面,房地产开发投资由于前期商品房销售疲软而会继续减速。虽然出口加速有利于经济增长,但房地产投资减速产生的下行压力将难以为出口加速所完全对冲。

  虽然2015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可能继续放缓,但城镇就业情况预计将保持基本稳定。这是由于我国经济正由制造业主导的模式逐步向服务业转型,而服务业的劳动密集程度高于制造业,服务业在经济中占比的提高意味着每个百分点的GDP增长将创造比以前更多的就业岗位。给定目前的产业结构和各产业的劳动密集程度与就业弹性,我们估计,2015年GDP增长7.1%所创造的城镇新增就业岗位将与2014年的水平基本相当。

  报告预计各项改革措施对促进结构调整的效果将逐步显现,2015年的经济结构将继续得到改善。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继续上升,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有所下降;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将持续上升;包括棚户区改造在内的民生支出、环保新能源等绿色产业的投入和产出、科技创新的投入和产出等将保持快速增长,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将有所增强。

  报告对消费物价走势的基准预测是,2015年CPI涨幅为2.2%,与2014年相比变化不大。影响CPI涨幅的有多种因素,包括食品价格、国内外产出缺口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变化。其中,食品价格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面临的不确定性较大。

  在国际收支方面,报告的预测是:2015年,出口增长6.9%,比2014年加速0.8个百分点;进口增长5.1%,比2014年加速3.2个百分点;经常项目顺差与GDP的比值为2.4%,与2014年相比基本持平。

  报告对经济增长的基准预测面临着若干上行和下行风险。主要上行风险包括国外经济增长速度高于预期、我国房地产政策松动超预期提振购房者信心、结构性改革措施较快提升我国的经济增长潜力等。主要的下行风险包括:(1)地缘政治因素导致欧洲经济情况恶化;(2)美国加息速度和力度大于预期,导致新兴市场经济体出现资本大规模流出、汇率大幅波动和经济减速,从而减少这些经济体对中国的进口需求;(3)我国房地产市场价格出现大幅度下降,导致房地产销售、投资超预期减速。

  本报告由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及人民银行研究局宏观预测小组成员刘斌、贾彦东、洪浩、李建强、姚斌、张翔共同完成。

  金融市场

  1. 亚太股市多收低 日经指数受助于美国数据上扬

  亚太股市周五(12月12日)多数收低,日经指数则受助于强劲的美国数据,而结束连续三日跌势而收涨。

  日本股市周五结束一连三日的跌势,因乐观的美国数据和日元下跌提振人气,此外投资者依然乐观看待周末的日本选举。市场受到支撑,因预计首相安倍晋三领导的执政党周日将以压倒性优势赢得选举。这可能让他的经济振兴大计即所谓的“安倍经济学”获得新的民意背书。日经指数收高0.7%,报17371.58点;本周下跌3.1%。东证股价指数涨0.2%,报1399.65点。JPX-日经400指数亦升0.2%,报12698.68点。

  澳大利亚股市周五收低0.2%,连续第四日下跌,矿业股再度受创,因铁矿石价格跌至逾五年低位。金融股亦遭掼压,澳洲联储主席谈话暗示短期内无意宽松政策,令部分投资人感到失望,他们原先预期央行最早下次2月会议降息0.25个百分点的机率为三分之一。澳大利亚指数收盘下跌11.3点,至5219.6点。上日下跌0.53%。指数本周下跌2.2%,为三周来最大周线跌幅。

  12月12日两市开盘涨跌不一。开盘后,两市震荡上升,沪指盘中涨逾1%,券商板块再度爆发。临近午盘,两市回落。午后,两市震荡整理,水务板块走低。临近收盘,沪指震荡上行。截至收盘,沪指涨0.42%,报2938.17点,成交4204亿;深成指跌0.16%,报10462.3点,成交2828亿。据统计,本周沪指涨0.02%,深成指涨3.92%。恒指高开低走,最低时跌至23230.03点。消费股领跌大市,能源股、香港地产股、博彩股上扬。截至收市,恒指报23249.20点,下跌63.34点,跌幅为0.27%,大市全日成交768.9亿港元。

  韩国股市周五收高,由上日触及的七周低点回升,迹象显示美国经济处于稳健成长轨道,提振投资人信心。综合股价指数收高0.27%,至1921.71点。

  台湾股市周五微幅收高,中止连五日下跌格局,但成交量萎缩。分析师指出,今日主要随亚股上扬,不过下周内外部变数不少,使得投资人追价意愿薄弱。台湾加权股价指数收高0.16%或14.26点,报9027.33点。证券交易所资料显示,外资及陆资在台股卖超47.80亿台币,连续六个交易日共卖超280.89亿台币。

  2. 美股收盘再重挫 欧元反弹一枝独秀

  美股收盘全面下跌,道指跌幅逾300点

  美国股市周五缔造数年来最大单周跌幅,道琼斯指数下跌315.51点,收17280.83点,跌幅1.8%。本周以来,道琼斯指数累计下跌3.8%,为2011年异常酷寒气候抑制经济增长以来最大单周跌幅。标普500指数下跌33点,收2002.33点,跌幅1.6%,为2012年以来最大单周跌幅。那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54.57点,收4653.6点,跌幅1.2%。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油价的持续下跌是近期美股跌势的推手之一。今年六月以来,油价已经下跌了46%,纽约WIT轻质原油期货今日收盘跌至57.81美元/桶,刷新了2009年5月以来的低点,距离08年金融危机时的低点已经不远。油价的持续下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全球市场供大于求,而这暗示全球经济疲软。

  市场避险需求大涨,国债市场成赢家。

  投资者周五大量买入美国、德国和英国的国债,油价持续下跌和中国经济数据令人失望加剧了人们对全球经济的担忧。

  强劲的需求令上述三国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跌。10年期美国国债的收益率从一天前的2.178%跌至2.102%,为自10月15日缔造年度低点2.09%以来的最低水平。本周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下跌约0.21个百分点,为2012年6月以来最大单周跌幅。

  10年期德国国债收益率收于0.641%,为有记录以来最低。10年期英国国债收益率收于1.850%,为自2013年5月以来最低水平。

  即便是美国经济数据表现良好,投资者对于全球增长预期的看法依然受到来自中国、日本和欧元区令人失望的经济数据打击。

  周五,中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低于经济学家预期。与此相比,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则达到自2007年以来最高水平。

  市场静待美联储利率决议,欧元领涨非美货币。

  欧元成为今日汇市的赢家,在其他非美货币普遍回落的情况下,欧元/美元在企稳于1.2400之后进一步反弹。

  盘前公布的美国12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意外升至93.8,远高于预期的89.5,,达到自2007年以来最高水平。利好经济数据对美元起到了提振作用,不过市场反应明显有限。

  盘中信用评级机构动作频频,标普确认英国AAA/A-1+信用评级,前景展望为稳定。惠誉确认英国AA+信用评级,前景展望为稳定;但将法国信用评级下调至AA,前景展望为稳定。不过市场几乎毫无动作。

  下周美联储将举行年内最后一次利率决议,在此之前,汇市情绪趋向于更加谨慎,主流非美货币近期的走势几乎均维持区间震荡,唯独日元大幅上涨,加元大幅下跌。日元上涨主要受益于近期市场避险情绪上升影响,而加元的下跌则主要受制于油价的持续回落。而汇市主流倾向,近期似乎稍有动作,年中推动美元大幅上涨的市场情绪似乎暂时消失。临近圣诞以及新年假期,市场情绪平淡也是正常现象。

上一条:财经日报(141216)
下一条:财经日报(14121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