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日报(160825)
来源:         作者:         时间:2016-08-25         点击量1476

  财经新闻

  1. 房贷政策收紧并非空穴来风 差别化信贷可能性增加

  在8月17日静安史上单价最高地王诞生后的5天内,上海紧急中止了三幅地块的出让。北京则在年内3个月无宅地推出,4个月无宅地成交。深圳7月份没有住宅用地推出与成交,8月份的供地则集中于商办、工业类用地。此前,南京市在修改土拍政策前,曾中止了8幅地块的出让。这一连串的信息引发了市场对土拍和房贷政策的猜测,而9月份往往也是房贷政策调整的一个重要时间窗口。

  从最近几年的情况看,每年的9月30日和3月30日是住房信贷政策调整的窗口期。

  2015年9月30日,央行、银监会共同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提出,在不实施“限购”措施的城市,对居民家庭首次购买普通住房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25%。《通知》同时强调,央行、银监会各派出机构应按照“分类指导,因地施策”的原则,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根据辖内不同城市情况,在国家统一信贷政策的基础上,指导各省级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自主确定辖内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的最低首付款比例。

  这也是目前实行的居民房贷政策。

  此前的2015年3月30日,央行、住建部、银监会共同发布《关于个人住房贷款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2014年9月30日,央行、银监会共同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住房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

  而今年以来房地产暴露出来的问题,增加了房地产差别化信贷政策推出的可能性。

  从今年上半年人民币贷款部门分布看,住户贷款增长较快,尤其是个人住房贷款增长进一步加快。上半年个人住房贷款增加2.3万亿元,同比多增1.2万亿元,6月末增速达32.2%,月度增量也屡创新高,这主要是因为上半年商品房销售增速较高,带动个人住房贷款较快增长。

  而在7月份4636亿元新增贷款中,几乎全部是住户贷款尤其是个人住房贷款。对此,央行有关负责人解释称,从住户部门贷款看,今年增长确实比较突出,当然主要与不少城市房地产市场升温有关,前7个月平均每月个人中长期住房贷款接近4000亿元,季节性波动也不大。

  监管层希望珍贵的新增贷款流向亟待补血的实体经济,而不是流入房地产市场,助涨资产泡沫。于是,一些此轮领涨房地产的城市开始祭出限购限贷措施。

  近期,合肥、南京陆续收紧个人房地产贷款,苏州在二线城市中率先重启限购。在这些城市的调控中,限贷政策相对温和,限购政策则力度更猛,挤出了部分投资性需求。这与央行倡导的“分类指导,因地施策”原则一致。

  上半年,全国50个主要城市共拍出219宗地王。地王现象频出背后的企业高杠杆拿地,增加资产泡沫风险。这与中央强调的“要抑制资产泡沫”相悖。因此,更严厉、更严谨的房地产信贷政策有望面世,在推动三线、四线城市房地产去库存的同时,遏制一线城市房地产泡沫,促进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2. 两年翻倍 全球四大油企债务184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如果你是油企老总,国际油价大崩盘,你怎么办?全球四大石油企业用行动回答:大规模举债经营。

  过去两年来,油价由2014年年中的每桶100多美元跌至接近50美元,最低的时候今年曾经不足每桶30美元。而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英荷皇家壳牌(Royal Dutch Shell)、英国石油公司(BP)、雪佛龙(Chevron)目前合计净债务达创纪录的1840亿美元,是2014年合计水平的两倍多。

  油价暴跌这两年,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不但一直没有减产,还竞相增产。这意味着,全球供过于求的市场环境没有改善,上述大型油企背负巨债坚持生产的决策可能使供应过剩形势恶化。

  一些奖金与生产直接挂钩的企业CEO和投资者不同意以上推测。比如管理4亿多美元能源基金的Guinness Atkinson Asset Management Inc.旗下投资组合经理Jonathan Waghorn说,这些油企的支出还不足以刺激生产。

  另一家基金的经理Michael Hulme则是道出了这些油企负债对投资者的威胁:“油价在(每桶)50到60美元的时候,这些公司将无法维持当前的分红——这是不可持续的。”Hume所在的Carmignac Commodities Fund管理资产规模5.5亿美元,也持有英荷壳牌和埃克森美孚股票。

  Hulme的话并非危言耸听。油企削减股票分红的举动可能持续。

  金融博客Zerohedge展示的以下图表显示,去年埃克森美孚、英荷皇家壳牌、英国石油公司和雪佛龙四家公司的合计经营活动耗用资金高达780亿美元,这些企业的资本支出和分红现金流均为负值。

  不过,这个月沙特、俄罗斯等产油国传来的消息让人看到了冻产协议的希望,8月17日,2008年时带领OPEC产油国减产的前OPEC主席Chakib Khelil也说,已经具备达成冻产的条件。昨天,《华尔街日报》由OPEC成员国代表处获悉,伊朗致信告知其他OPEC国家,将参加下月的产油谈判。

  OPEC等产油国的表态引发了油价史上最大规模的逼空行情。美国商品期货委员会(CFTC)的数据显示,上周WTI原油的空头头寸减少了56,907手合约,这是自2006年CFTC记录以来最大的平仓规模。短短14个交易日,国际油价迅速重返技术性牛市,油价再度临近50美元。

  而投行对OPEC冻产的前景看法不一。高盛分析师预计,下月“有可能”达成原油冻产协议,但摩根士丹利认为,下月OPEC达成有意义的产量协议是“极其不可能的。”

  3. 央行重启14天逆回购:熨平流动性波动 降准概率下降

  央行在时隔半年之后,重启14天期逆回购,让市场颇感意外,利率市场和债券市场都出现明显反应,资金成本出现上升,如24日SHIBOR多个期限利率均上涨,ROO1(银行间市场质押式回购,1天期)24日上午报价一度高达2.7076%,下午3点后则回落至2.1%附近。央行这一行为的目的主要是减少资金面的波动,平稳资金面,同时,增加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灵活性,避免在流动性紧张时被动下调法定准备金率从而释放政策宽松的信号。业内人士分析,不排除未来央行在操作中将逆回购期限继续拉长至28日,那么资金成本(货币市场加权平均价)将进一步上升。

  有不愿具名的交易员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不排除未来央行在操作中将逆回购期限继续拉长至28日,那么资金成本(货币市场加权平均价)将进一步上升。

  时隔半年,中国人民银行重启14天期逆回购。8月24日,央行公开市场进行500亿14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2.4%,与上次持平。央行上一次进行14天期逆回购操作是今年2月6日。

  “14天期逆回购期限稍长,央行投放的目的主要是减少资金面的波动,平稳资金面。”一位曾在央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室工作过的市场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7天期期限短,到期面临续作及续作多少的问题,容易引起波动。”

  有不愿具名的交易员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不排除未来央行在操作中将逆回购期限继续拉长至28日,那么资金成本(货币市场加权平均价)将进一步上升。

  14天期逆回购的启动或将对降准降息等货币政策的操作形成影响。国泰君安固定收益分析师徐寒飞称,央行增加14天逆回购操作,显然是为了增加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灵活性,避免在流动性紧张时被动下调法定准备金率从而释放政策宽松的信号。

  公开市场操作是央行吞吐基础货币、调节市场流动性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其主要分为逆回购和正回购。央行通过逆回购向市场提供流动性的操作期限涵盖7天、14天、1月、3月、6月等多个期限。

  其中央行使用最多的工具是7天期逆回购。央行最近使用14天逆回购这一工具在今年春节前后(2月2日至2月6日),5天共投放3400亿流动性。当时央行出于稳定汇率的考虑,并未采取降准的措施向市场提供流动性,而是采用MLF及加大逆回购的方式。

  8月24日,央行重启14天期操作。当日,央行进行900亿7天期逆回购操作和500亿14天期逆回购,14天期逆回购中标利率为2.4%,与上次持平。另外,当日公开市场有1000亿7天期逆回购到期,因此24日净投放流动性400亿。

  中信固收团队分析称,从量上看,14天逆回购操作的投放对7天逆回购操作有替代作用,其操作使到期期限拉长,有助于缓解公开市场短期频繁操作的压力。

  中信固收团队还解读称,7天和14天两种操作可相互搭配,有效熨平短期流动性波动。例如,通过7天滚动投放满足每周流动性需求,而通过14天操作应对季末或税期等相对较长的因素,提高了央行货币政策的灵活性。

  中信证券首席债券分析师明明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未来14天期逆回购操作可能会间断出现,7天期逆回购操作量相对下降。受此影响,资金成本(货币市场加权平均价)显然会有所上升。

  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表示,14天逆回购只是一个引子,并非问题的关键;真正需要关注的是未来资金面是否长期紧平衡,特别是隔夜资金的可得性、波动性、利率变化。

  金融市场

  1. 收评:沪指弱势调整收跌0.13% 创业板2200点得而复失

  周二市场整体上呈现出震荡格局,由于市场量能未现放大,导致沪指今日冲击3100点关口遭遇挫折,总体上呈现弱势调整格局。截止收盘,上证综指收报3085.88点,下跌0.13%,成交额1683.6亿元。深成指收报10760.44点,上涨0.09%,成交额2766.8亿元。创业板收报2192.17点,上涨0.83%,成交额791.5亿元。

  今日,中国央行公开市场操作进行500亿14天期逆回购,这是自今年2月以来央行首次对14天期逆回购询量。央行今日重启14天逆回购的举措证实了昨日“央行半年来首度就14天逆回购询量”的消息。

  路透援引交易员指出,14天逆回购重启后若成为常态化操作,通过货币市场传导后势必提升机构加杠杆成本,对现券的负面影响难以避免,但影响程度尚难以估量,仍取决于央行接下来的调控力度。

  央行此举无疑是延续了此前MLF的操作思路,即锁短放长,在维持市场资金面整体平衡的情况下,通过提高资金成本,来达到抑制债市杠杆过度膨胀的目的。

  海通证券姜超认为,本周资金延续偏紧,与大行融出减少、超储低位、公开市场投放趋降、回购需求仍大等有关; 重启14天逆回购,有助于稳定中短期资金面,但也将抬高机构资金成本。结合近期公开市场操作的紧平衡操作,央行或旨在控制债市杠杆。短期内降息降准难现,去杠杆也对债市不利;地产需求难言改善,拐点越来越近;财政收支捉襟见肘,基建投资也不乐观;但从基本面看,未来经济下行压力仍大,长期仍看好债市。  

  值得注意的是,保监会出了重拳,向保险机构下发了两份征求意见稿,保险产品,尤其是中短期产品,面临有史以来最严格的监管。

  中国股市在送走股灾后,唯一最让人担心的就是保险机构的高杠杆,因为这处理不好就容易导致系统性风险,而如今,监管层已经开始着手解决这个问题,这是一件大好事。

  接下来对于保险机构举牌的个股,由于面临监管层有史以来最严的监管,所以短期内将会有较大的风险。

  2. 美股周三收跌 Mylan救命药涨价致医药股普跌

  美东时间8月24日16:00,道指跌65.47点,报18,481.83点,跌幅为0.35%;标普指数跌11.45点,报2,175.45点,跌幅为0.52%;纳指跌42.38点,报5,217.69点,跌幅为0.81%。

  过去几个交易日以来,生物制药厂Mylan(MYL)成为市场焦点。美国国会议员严厉批评了该公司提高随身携带型肾上腺笔EpiPens的行为,这款药物被广泛用于治疗过敏反应。

  Mylan股价下挫诱使医疗保健板块普遍下滑,并对交易所交易型iShares纳斯达克生物技术ETF造成了压力。Mylan股价收跌5.5%,后者下跌了3.4%。

  三大股指均受到生物技术股下跌的拖累。

  但从整体而言,美股表现相对温和。随着投资者继续紧张等待美联储本周五的大会,昨日三大股指均逼近历史新高。

  BTIG首席技术策略师凯蒂-斯托克顿(Katie Stockton)表示:“标普500指数的支撑位在2142点至2166点之间,阻力位在2191点。”

  在美联储主席珍妮特-耶伦于本周五在怀俄明州杰克逊霍尔的央行会议上发表讲话前,投资者普遍谨慎观望。市场将仔细分析耶伦的讲话,以寻找有关美国货币政策及加息路径的暗示。

  据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联储观察工具,目前市场预计美联储在12月份加息的可能性为53.9%,一周之前市场预期值为45.1%。

  FXTM研究分析师卢克曼-奥图努加(Lukman Otunuga)表示:“本周全球市场被不确定性包围,在周五的央行杰克逊霍尔会议之前,市场方向的缺乏继续发出了不详的警示讯号,这使投资者更加紧张。”

  他表示:“本周投资者应该保持警惕,对耶伦讲话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如果市场参与者未能得到任何有关美国加息时间安排的提示,那将造成市场波动性水平急剧提高的威胁。”

  经济数据面,美国全国不动产交易商协会(NAR)报告称,经过季节性因素调整后的7月份的二手房销售年率下降3.2%,降至539万幢。对比去年同期,7月份的二手房销售减少1.6%。7月份的数据低于接受MarketWatch调查的经济学家平均预期的548万幢。

  NAR首席经济学家Lawrence Yun表示,7月二手房销售下滑的原因是库存下降、价格上涨所致。7月份的二手房库存同比下降5.8%,为连续第14个月下降。按照目前的销售速度计算,二手房库存相当于4.7个月的销量。

  周二美股小幅收高,因7月新屋销售数据强劲。标普500指数上涨0.2%,道指收高0.1%。纳指上涨0.3%,盘中创历史新高。


上一条:财经日报(160829)
下一条:财经日报(160824)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