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之“道”有道
来源:中财论坛         作者:太和五中张奇         时间:2022-07-06         点击量1676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一章曰:“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下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老子的道德经对“道”的论述极为精辟,他认为世间万物的生长都离不开“道”的自然法则,所以他说“道法自然”也。因道而生成万物。蔡元培先生主政北大期间,提倡“兼容并包,思想自由”,最终造就了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此思想正是对老子之“道”的诠释和注解,所以说蔡元培无愧于“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老子又说:“道”分化于万物就成为“德”,故曰“道德”乃自然之法则也。因“德”而蓄养万物。这和庄子的“大道合乎自然”如出一辙。万物的生长形态各异,然而任何万物的生长没有不遵循“道”的,虽说环境不同,但是事物的生长势能是相互对立统一的关系。一个企业一个部门就是一个小社会,它是浓缩了的当下社会。一切皆有道,道法自然。正如一滴水也能反映太阳的光辉,一个企业的现状基本都是按照当下社会现状的逻辑在演绎下去的。一个人只有懂得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才是正确的奋斗方式,我们要做现实的理想主义者,不可恃才傲物。

自然之道就好像奥运会的射击比赛一样,当箭头描向目标上方的时候,就下调一点,偏下的时候就举上一点,弓拉得紧就松一点,不够就紧一点,自然之道就是这样,损有余而补不足。人类的生存法则也是这样的,它是用不足的来侍奉有余的。所以古人有“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俗话说:世间自有公道,付出总有回报。为何有些人的生活总是充满抱怨,抱怨说:“为何我这么努力,却没有得到应有回报?”心态不平衡往往会生出更多的怨气,产生无尽的负面情绪,所以,当我们没有得到想要的回报时,不是因为生活不公,而是时机未到。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如果凡事斤斤计较,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得理不饶人,往往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所以,有个领导在会上教导大家说:自己不生气才能气死人。

老子曰:“莫之命而常自然”就是说老子认为万物是在无为自然的状态中生长的。世间的一草一木就是顺应着客观的自然规律而生长的,所以古人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正因为万物的生长遵循自然规律,所以物没有不遵循道而贵德的。而非另有主宰者在加以控制一样。

老子曰:“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下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就是讲:“道”生成万物,“德”畜养万物,使万物成长、发展,使万物成熟结果,对万物爱养、保护。生养了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推动了万物,而不自恃有功,长养了万物而不自以为主宰:这就是最深远的“德”。一切生命之源皆源于道法自然!非人为所能左右一切。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当人人把“果腹”当作唯一的生活目标时,那只能说明经济的落后,生产力不行。“处处仓廪实,人人肚儿圆”非社会太平祥和之征兆,富足的社会应该是开放的,物质精神均富足的。

总之,老子的道教思想对中国人的影响是深远的,它让人们在思想上能超越自我,融入自然。

上一条:不抱怨
下一条:努力生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