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杂谈
来源:中财论坛         作者:露华晨珠         时间:2023-04-17         点击量567

文学理论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以文学运动和文学作品的产生为基础的,而派生的文学理论又会来指导文学创作和文学运动,是互相为基础的。这就像造大楼,首先得有地基,然后互为基础。万丈高楼平地起,这一切都得由人来完成,我们人是文学运动、文学创作、文学研究的主体,好的文学是需要我们的好智慧的。

怎么样的评论者是一个好评论者?我认为,一个好的创作者就是最好的评论者,因为他是受一定文学理论指导创作,并在经验积累的基础之上成功的。因而,理论指导下的,创作经验支撑的文学评论才是最好的评论。怎么样的作品才算站在时代高度?我认为,你在健康茁壮的文学道路上,产生的作品当代评论家难以看透时,你就是一个新的高度,因为已经超出当代的创作经验了,而主要你是健康的。

因而,文学创作是一个阅读与写作双向互动的过程,读是为了促进写,写是为了促进读,这就是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是为写积累经验、方法和技巧,写是为读探索理念、思想、美学追求,从而全面发展人的思想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归根到底,写文章的能力主要有三种:提炼主题的能力、结构文章的能力和锤炼语言的能力,而发展这三种能力一定要加强创作的自觉性。

为什么要发展文学?文学是人学,它研究的人的发展问题,它研究的是人性化的问题,它研究的是人文化的问题,而这一切都是每一个时代最迫切的问题。因为,社会的发展归根究底是人的发展,社会创造归根到底是由人来完成的,而文学是提高人的素质最迅速的途径。所以,发展文学是人发展了,是在发展人!努力吧,文学同仁们!

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因此,文学一定要选择正确的导向,宗从先进的文学思想和文学流派,而正确的导向主要看你为谁服务的问题。不但要服务,还要服好务,劳动成果都是在服好务的过程中产生的。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是在服务,要把服务的过程当做一种享受,然后分享劳动成果。

(凤凰)非梧桐不栖,非醴泉不饮。因此,文学创作实践一定要确立高标准,要有第一等人格,第一等胸襟,写出人间高标致。

一臣不纳二主。因此,文学一定要坚持正确的文学主张,不能忽左忽右,摇摆不定,坚持正确而且健康的道路,坚定走下去,就会有成果。也就是,脚踩两只船,船必翻。但是也不要一条道走到黑,不适应时代发展了,就要及时改变。

因此,面对文章的态度要分清三种身份:对待文章要像对待上级领导一样严肃认真;对待文章要像对待知心朋友一样可敬可爱;对待文章要像对待自家小孩一样手到擒拿。文章要讲究法度,文章要讲究气势,剑气如虹,不可超出法度之外。文章千古事,文章寸心知!写好文章,要时时放在心上,日揣夜摩。

各种语言探索是积极努力的结果。学习语言要向古人学习语言、要向今人学习语言、要向外国人学习语言。现代文学语言正是建立在这三个学习的基础之上,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创作具有古典典雅色彩的语言新风格,创作具有西化语言的散体式言语新构造,并向这两个方面积极结合。这种语言探索的新动向,将会形成新的书面语体制,并为未来新一代的口语提供典范的例证。

这种整体性发展的动态是十分有价值的,而其他一些作者或典雅,或散体,表现出鲜明的特色风格。这些有益的探索,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整体发展是主体,其他就像飞鸟的翅膀,是两翼,扇动主体向前进。因而,不要轻易改变风格,这是由个人的生活、爱好、兴趣、气质、秉性、阅历、学识、思想水平、理论基础、美学追求等多种因素决定的,要坚守,要向纵深发展,主体和翅膀都是有积极作用的。努力吧!

知不足然后阅万事,知不足然后尽机智。不懂要求我们要懂,而懂以后又知道那些该懂,那些不该懂。懂是因为不懂,不懂是因为懂。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而不知者不为罪。在现实面前,应该如何处理好“懂”与“不懂”的关系?这就是思想意识层面的现实策略。题好文一半,好的题目是写好文章的关键,而短短几字概括全文,就在于“懂”与“不懂”。古人总结出七字格律最有用,不妨用在拟题上,前两字是文章体制,中两字是表述过程,后三字是主题完成,言简意赅,一目了然。要精密构思、通观全局、求法图存、言意和谐、策略得当,方能于方寸之间见分晓!这就像建房,你首先得把框架搭起来,才有可能雕梁画栋,巍峨入云,成人间盛景!这是写作丰产、高产的基础,春华秋实,结穗如结子,对待成果要像对待子女一样珍惜,方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国有国法,国无定法,要根据实际情况变法求存;文有文法,文无定法,要根据写作素材处理文法关系。无定法,不是无法,而恰恰是因为有法可依,才能灵活处理,活学活写,写出真文格,写出真性情,写出真文章。有法不是死法、陈法、条文法,而是务去陈式,以求程式,因文定法,因情定法,情中有法,法不容情,法外有情。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不可等闲视之!(本文于2023年4月16日发表于中财论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