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三大战役对企业文化的三大启示
来源:中财论坛         作者:夫子山闲人         时间:2021-06-29         点击量3698

  三国时期是个混乱的年代,近百年之中战乱不断,能称得上大的战役有三个,其意义重大,分别是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夷)陵之战,研究三足鼎立必然要研究这三大战役。官渡之战曹操PK袁绍,结果曹操获胜,袁绍大败,曹操统一北方。赤壁之战孙刘联盟PK曹操,曹操大败,刘备顺势占据荆州,三国鼎立初具规模。彝陵之战孙权PK刘备,结果刘备大败并病死白帝城,三足鼎立局面进一步得到巩固。这三大战役有众多共同之处,比如都是火攻,官渡之战曹操火烧袁绍乌巢屯粮,赤壁之战周瑜火烧曹操战船,夷陵之战陆逊火烧刘备连营,还有就是都是以少胜多等等,我们不去过多地研究这三大战役的战略意义以及战役特点,我们仅从企业文化的角度来分析研究一番,就颇有价值。

     一、骄兵必败,哀兵必胜。这三大战役无一例外,都是一方占据绝对优势,刚开始都是势如破竹,后来经过形势演变,双方的优劣态势急转而变,原因何在?在于一方骄兵,一方哀兵。在最先的相持中一方因为有优势,有战绩,结果主帅大意骄傲,甚至一意孤行,进而将帅离心离德,兵将疏于防范,战斗力大减。而另一方因为前期失利,或劣势地位明显,必须背水一战,凝聚力逐渐递增,进而群策群力,一心抗敌,士气大涨,同仇敌忾。官渡之战时,袁绍瞧不起曹操的几万人马,骄傲气焰无限膨胀,致使自己不纳忠言以致失败。赤壁之战时,曹操因为不用一兵一卒尽得荊襄九郡,于是也骄傲起来,就在东南风起,一旁谋士提醒时还说,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隆冬季节有东南风不足为奇,全没想到东吴周瑜会用火攻。夷陵之战时,也是如此,刘备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人不冷静,心态不平和,危机意识也几乎没有了,此时也离失败不远了。由此我想到我们现在还一直沿用的国歌,就在于提起我们中华民族的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其意义非凡,用意深远。

  “起来! 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 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起来! 起来! 起来! 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前进! 前进!进!! ”

  多么铿锵有力声音,像是在提醒我们无论何时何地,也要胜不骄败不馁。企业文化也应如此,要去强调忧患意识、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应着力打造一支具有这样三种意识的团队,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在企业中形成具有这三种意识的氛围,如此我们的企业,我们的团队才能无往而不胜。

  二、决策者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该开门纳谏,进谏者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该注意方式方法,这是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纵观三大战役,关键时刻,一旁总有谋臣提醒主帅危机已经来临,但冥冥之中像是有第三只手挡住了主帅的眼睛,这是人性,还是这娑婆世界的必然,我们不得而知。看官渡之战时的袁绍,他简直可以称得上愚蠢至极,该听的都不听,不该听的都听了,当形成属下相互倾轧这个局面时,决策者就应该反思,来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是不是自己耳根软,视线被蒙蔽等等。毛主席说过,“堡垒总是最先在自己内部被攻破”。孙子也说,“可胜在敌,不可胜在吾,先为不可胜,待敌可胜之时胜之”。漏洞在于自身,失败的基因首先是自己先行种下的,这点不可不重视。赤壁之战时是曹操自己连上的战船,夷陵之战时是刘备自己在密林中扎营,这些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另外还有一个沟通的问题,当主帅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时,属下如何进谏也是个问题,沮授、田丰等人不可谓不是一等人才,然而下场何其悲惨,何也?不逢明主?其实也不尽然,我认为还有一点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那就是他们不会沟通。他们不可谓不知道袁绍的为人,从袁绍兵败田丰就知道自己的死期已到这一点,就可知道田丰是了解袁绍的,那么田丰和沮授等人,进谏时就不应该一味死谏,一味地说些袁绍听不进,很刺耳,很容易动怒而干些出格的话来,而是转弯说些、出些袁绍能够接受的话和主意,这样起码自己的下场也不会如此悲惨。赤壁之战曹操败回许都后,酒席宴上曹操嚎啕大哭,他想起了英年早逝的郭嘉,说假如有郭嘉郭奉孝在,就不会有此大败,致使一旁的谋士愤愤不平,说早就提醒过你,是你不听而已。我大胆预测如果郭嘉在,他会以曹操能够接受的方式、方法进谏,这就是智慧的层次问题。同样一个问题,对方能不能接受,看怎么说,看谁在说,还有以往的经验等等都会影响决策者是否纳谏,这里面实在是有大学问。最后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决策者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该开门纳谏,进谏者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该注意自己的方式、方法,以自己的事业为大前提,怎么有利就怎么做,这在企业文化中就是上下沟通,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问题,最终目的是实现孙子所说的“上下同利欲”。

  三、智慧魅力无穷,人才至为关键。三把大火、以少胜多都是智慧的象征,是人才力量的集中显现。官渡之战时,曹操听说许攸来了,光着脚丫就跑出来迎接,因为他有智慧,他知道帮助自己的人来了。赤壁之战时,周瑜、诸葛亮的极高智慧也得到显现,而曹操的谋略人才相对来说就薄弱的多。夷陵之战时也是如此,倘若诸葛亮同刘备一起伐吴,其结果可能就是另外一个了,但西蜀也需要看守,防止曹丕偷袭,而孔明不得不留在西蜀,说到底这还是一个时机问题,官渡之战前田丰就说这不是伐曹的最佳时机,最佳时机已经错过,必须等待新的战机,奈何袁绍不听。智慧的高低在于谁更能把握时机、把握有利态势,变劣势为优势,应时、应机、应势,找准位置,明确方向,以一当十,四两拨千斤,与时俱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共创大业,在企业文化中也是如此,要形成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良好氛围,给更多人才以发挥聪明才智的空间,因为说到竞争最终还要归结到人才的竞争,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有智慧的人才,如此等等。(本文于2010年6月13日发表于中财论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