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日报(150427)
来源:         作者:         时间:2015-04-27         点击量1232

  财经新闻

  1.证监会副主席姜洋:完善期货期权品种上市机制

  很高兴参加此次中国农村金融发展论坛。首先,我谨代表中国证监会,对本次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农业是立国之本。尤其是在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要在经济增速放缓中继续强化“三农”的基础性地位,必须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创新,更好地发挥金融对农业的助推作用。今天,相关部门领导、专家学者及金融界的朋友共聚一堂,围绕“新常态下中国农村金融的新任务与新发展”这一主题进行深入探讨,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促进资本市场与“三农”的有机结合是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一项重要工作。借此机会,我先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总体情况。近年来,我们立足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持续发展壮大主板市场,改革创业板市场,将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试点扩大到全国,推进规范发展服务小微企业的区域性股权市场,初步形成覆盖各类企业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随着近年来各项改革发展工作的稳步推进,资本市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今年一季度共有70家企业首发上市,融资482亿元,同比增长一倍多;共有203家公司通过定向增发融资1415亿元,同比增长六成。截至一季度末,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家数达2683家,总市值近50万亿元。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全国股转系统挂牌公司总数已达2150家,总市值9622亿元。交易所市场非金融企业公司债融资189亿元。与此同时,期货市场改革创新步伐也持续加快。10年期国债、镍、锡、上证50股指、中证500股指等期货新品种先后上市,股票ETF期权平稳推出,进一步丰富了风险管理工具。私募市场建设、证券期货服务业创新发展等也取得了新进展。

  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本市场在支持和服务“三农”方面有其独特作用。由于农业具有生产周期长、抗风险能力弱等特点,加之农民收入渠道单一,抵押能力相对较弱,且信用信息采集成本高,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农村金融市场呈现出服务总量不足、供求结构失衡、资金单向流出的虹吸效应明显等特征。因此,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努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在宏观上,与间接融资形成协调互补的关系,有利于优化农村金融市场结构,减少农村资金的外流,有序引导农村资金的回流,加速城市资金“反哺”农村发展;微观上,由于资本市场具有强大的资金动员能力、完善的风险补偿机制和有效的退出机制,通过市场化的方式,能快速汇聚各类社会资金,加速创业要素和资本的有机结合,为农业技术创新、产业集约化与规模化经营以及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同时,随着农业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农产品价格波动加大,且在规模化经营的背景下,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济主体对价格波动风险的敏感度提升,迫切需要运用期货交易机制来管理价格波动风险、实现稳定经营。积极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通过发挥其有效管控违约风险和增强流动性等优势,能为农业客户提供套期保值和风险管理工具,对于构建更为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有效化解农业市场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三农”工作,自2004年以来,历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强调要通过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疏通金融服务“三农”等经济发展薄弱环节的“血脉”。一直以来,证监会高度重视资本市场为农业农村的服务工作。在积极推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过程中,始终把支持农业经济发展摆在突出的位置。近年来,推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改革举措,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是“三农”领域的直接融资规模不断加大。2007年至2015年3月底,共有38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融资额287亿元;已上市农业企业再融资217亿元。截至3月底,共有57家涉农企业在交易所市场发行中小企业私募债融资95亿元。二是推动农业龙头企业做优做强。2009年至2015年3月底,涉农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共计17项,累计金额达316亿元,对于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三是期货市场服务“三农”的渠道和机制进一步拓展。目前,我国期货市场已上市21个农产品期货品种,覆盖粮棉油糖的品种体系基本形成。随着品种数量的增多,越来越多的涉农主体利用期货市场来管理生产经营,积极探索期货订单农业试点,利用与其他金融工具的对接,实现了风险的有效管理,为企业整合上下游产业链、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以及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保障。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兴,则国家强。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将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的潜力、韧性和回旋余地。尽管经过这些年的迅猛发展,我国农产品连续多年全面增产,农业基础支撑能力明显增强,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但总体上,我国农业资源依然短缺,农业生产成本快速攀升,农民收入和农村面貌仍落后于城镇。这与农村金融市场配置效率不高、风险管理和服务体系不健全有很大关系。客观上要求居于要素市场基础地位的资本市场,加大服务“三农”力度,促进城乡要素合理流动,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有关部署,全面加强资本市场与现代农业的对接,重点做好以下方面工作。

  第一,进一步加大资本市场服务“三农”的力度。继续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有效拓宽资本市场服务的领域和范围,满足不同发展水平、阶段的农业企业多样化的融资需求;尤其要支持区域性股权市场的规范发展,鼓励证券公司立足当地、深耕细作,积极为包括农业企业在内的小微企业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服务。继续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和大型专业化公司,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有效整合上下游产业链,进一步增强龙头企业辐射能力,全面提高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第二,不断增加符合“三农”特色的金融服务供给。主动适应农村实际、农业特点和农民需求,推动证券、基金等经营机构积极开发宜农惠农产品,在进一步拓宽涉农企业融资渠道的同时,切实满足农民多元化的财富管理需求。支持期货经营机构完善内生发展机制,推进产品再造和业务创新,为中小微农业企业提供合作套保、定价服务、仓单服务等综合性业务,提高风险管理能力,促进企业稳健经营。支持农业产业投资基金、农业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农业科技创业投资基金发展,进一步盘活、留住农村存量资金,吸引城市等外来增量资金,为“三农”发展引入源头活水。

  第三,促进农业产业创新驱动发展。资本市场天然具有促进科技创新的功能和优势。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与资本市场有效对接的优势,进一步加强市场基础建设,健全有利于农业创新发展的制度安排,通过规范发展股权众筹融资业务、丰富中小企业债券融资品种以及支持中小微企业发行优先股等方式,有序引导各类资本流入优质农业项目,推动科技、创意、资本与农业的全面对接,积极支持高科技和新商业模式、新经济业态的农业企业成长壮大,为“三农”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第四,提升期货市场服务“三农”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完善期货期权品种上市机制,提升农产品市场创新效率。将做精做细已上市品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及时动态调整合约规则体系,切实提高农产品期货市场定价和风险管理效率。研究推出更多涉农期货品种,进一步拓宽服务农业产业客户的覆盖面。农产品期货期权是境外市场发育成熟、使用广泛的工具,要结合我国农产品现货、期货发展实际,做好农产品期货期权试点工作,积极发挥期权工具所具有的资金使用效率高、套保策略灵活便捷、精准管理风险等优势,形成与远期、期货等工具协调互补的农产品风险管理体系,更好地服务于农产品目标价格改革工作。继续探索期货市场与信贷市场、保险市场等有机衔接,推动形成金融服务“三农”大格局。推动取消对产业客户入市交易的不必要限制,加大市场培育和宣传力度,鼓励和引导各类涉农主体积极参与期货市场,夯实市场发展的基础条件。

  2.稳增长还得靠投资 发改委手握七大类工程包

  投资,是中国经济稳增长的重要手段。有效投资,是中国经济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要素之一。有效投资是相对于无效和低效投资而言,是指产出效益较高、较长的投资。

  在国家发改委4月24日召开的“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秘书长李朴民表示,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措施之一就是要实施好七大类投资工程包和六大领域消费工程,发挥好投资的关键作用和消费的基础作用。

  在笔者看来,国务院上周出台的两个文件都与促进有效投资有关,再加上国家发改委的表态,投资将成为经济稳增长的“风暴眼”。

  一是核定投资审批改革组的职责,促进政府部门进行有效投资。

  4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文称,国务院决定将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协调小组的名称改为国务院推进职能转变协调小组,作为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其中第二个小组是投资审批改革组。组长由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勇担任,副组长由国土资源部副部长王世元、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陈大卫担任。投资审批改革组的主要职责是负责牵头推进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大幅减少投资项目前置审批和规范前置中介服务,推进并联审批,积极探索投资项目清单管理模式,运用大数据和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加强监管。

  当投资项目置于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的监管之下,那些“半拉子”工程将充分暴露在公众的目光之下。既然低效投资不能上,那就给有效投资提供了广阔天地。

  二是《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将有效激活民间投资。

  4月2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明确可在能源、交通、水利、环保、市政等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开展特许经营。

  笔者认为,特许经营有利于解决上述重大项目投入的资金来源问题。上述领域实行特许经营,在市场准入层面界限更清晰,投资运营相对有保障,且对应一定的收益权,这些将对巨大的民间资本产生强大的吸引力。随着特许经营模式的逐渐展开,有更多民间资本参与的能源、交通、水利等稳增长项目有望加速开工。

  此外,我们还有很多的有效投资可供挖掘,比如高铁建设、保障房、养老产业等。这些有效投资领域被激活后,经济稳增长就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外媒:中国将严打股市违法违规行为 已逮捕125人

  彭博新闻社网站4月24日发表了题为《中国在股市暴涨之际打击市场操纵行为》的报道,编译如下:

  中国证监部门开始打击市场操纵行为和内幕交易。这是在股市繁荣吸引新入市投资者达到创纪录水平之际,为降低风险而采取的最新举措。

  中国证监会网站24日发布的公告称,此次行为针对经纪公司从业人员利用未公开信息进行交易的行为,以及包括操纵期货交易价格在内的市场操纵行为。证监会还提到场外交易市场的内幕交易和并购重组过程中的财务舞弊行为。

  证监会今年出台的措施表明,它将着力防止中国股市再度出现由盛而衰的周期。本月,有关部门叫停了保证金交易的一个融资源头;同时证监会主席肖钢表示,新入市投资者应慎重,要充分估计股市投资风险。今年1月,证监会宣布对经纪公司的融资融券行为展开调查。

  美国马克特菲尔德资产管理公司首席执行官迈克尔?沙乌尔在电子邮件中说:“监管部门不反对牛市,但他们不会容忍违法违规者。”

  在此次最新打击行动之前,因有人猜测政府将提高印花税,上证综指24日一度下跌达2.2%。在证监会否认上述传闻后,上证综指回调并收跌0.5%。

  政府将加大力度促进经济发展的猜测,推动上证综指在过去一年里暴涨114%。

  证监会一面试图打击价格操纵行为,一面提醒关注中国股市的反转风险。个人投资者占中国股市交易的约80%。

  证监会去年12月宣布,18只股票涉嫌市场操纵行为,对涉案公司和个人立案调查并成立了专案小组。

  证监会今年1月称,2013年下半年以来,共有125名个人和三家机构因涉嫌内幕交易而被移交警方。

  路透社去年7月报道说,对内幕交易的打击导致大批共同基金经理因害怕受到调查而离职。

  证监会24日在其网站上表示:“虚假陈述、内幕交易、市场操纵等违法违规行为伴随着牟利模式的改变,在新股发行、并购重组、重大信息披露及市值管理等环节变换手法、不断演变,且交织发生,严重扰乱市场秩序。”

  中国官员如履薄冰,一方面要根除投机者,另一方面要鼓励股市发挥更大作用,在政府收紧信贷的情况下帮助企业筹资。

证监会和央行行长周小川均表示支持资金流向股市。

  英国亨德森全球投资公司驻伦敦投资经理查利?奥德里说:“沪市上升极快,监管者认为有必要发话予以控制。人们对政府能在多大程度上控制当前的乐观情绪抱有些许怀疑态度。”

  金融市场

  1.亚太股市多收低 投资者获利了结情绪浓厚

  亚太股市周五(4月24日)多数收低,投资者获利了结情绪浓厚,打压市场情绪。

  日本股市周五收低,中止三个交易日来的涨势,因受投资者获利了结打压,不过能源相关类股因原油价格上涨而表现优于大盘。日经指数收低0.8%,报20020.04点,本周累计涨1.9%。东证股价指数跌0.4%,报1618.84点,JPX-日经400指数收低0.5%,报14677.06。

  澳大利亚股市周五跳涨1.5%,录得五周最佳表现,各大板块全线上扬,由于原油和铁矿石价格上涨,令矿业和能源类股受益走高。澳大利亚指数涨88.5点,收报5,933.3点。近期由于中国公布的经济面消息令人失望,澳股一直表现不佳。过去十个交易日里,澳股有六天收低。拜周五的涨势拉抬,本周周线得以收高0.94%。

  周五早盘,两市开盘双双大幅低开,沪指最大跌近2%;证监会回应提高印花税传言称是虚假信息,沪指受提振后震荡走高,但在4400点附近遇阻快速回落,权重股走势分化,券商、银行等金融股领跌,石化双雄大涨继续刷新新高,创业板冲高回落,失守2700点。临近午盘,沪指现恐慌性下跌,重挫近2%,两桶油魔咒再现。午后开盘沪指直线跌逾2%,但之后强势反弹,权重题材齐拉升,南北车大发神威,券商银行触底反弹,沪指盘中一度翻红。创业板涨1.5%再创历史新高。截至收盘,沪指报4393.69,跌0.47%,成交9169亿元;深成指报14598.70点,跌0.98%,成交6697亿元;创业板报2734.75点,涨1.06%,成交1232亿元,两市成交近1.6万亿,再次放量,个股方面,两市个股跌多涨少,但仍有逾百股涨停。恒指今早低开后震荡走低,盘中最低见27591.57点,曾跌逾236点,然后大盘震荡回升,涨逾200点,收市时重上28000点重要关口。恒生分类指数全线上涨,公用事业分类指数涨0.75%、工商业分类指数涨0.71%、地产分类指数涨1.17%、金融分类指数涨0.87%。截至收盘,恒生指数涨0.84%,涨233.28点,报28060.98点;国企指数涨0.07%,涨10.79点,报14488.99点;红筹指数涨0.02%,涨1.36点,报5520.31点。大市全日成交1674亿港元。本周累计上涨1.47%,升407.86点。

  韩国股市周五收盘下跌,回吐盘中涨幅,在投资者进行获利了结的拖累下,从盘中所及近四年高位回落。韩国综合股价指数收跌0.6%,至2159.80点,盘中触及2011年7月8日以来最高2189.54点。本周累计涨0.8%,连续第四周上扬。

  台湾股市周五收升1.2%,创15年高位,并录得连续第三日上涨。分析师表示,因受亚洲区域股市普遍上扬,且外资回补持股所带动。大盘加权股价指数收报9913.28点,涨1.18%;此前收盘高位为2000年4月11日的10068.05点。证交所资料,外资及陆资在台股买超464.79亿台币,创史上第三大单日买超金额。

  2.欧美股市大涨 标普纳指再创历史新高

  纳指与标普500指数均刷新历史最高收盘纪录。全周道指涨1.4%、标普指数涨1.8%、纳指涨3.3%。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上涨21.45点,报18,080.14点,涨幅为0.12%;标准普尔500指数上涨4.76点,报2,117.69点,涨幅为0.23%;纳  斯达克综合指数上涨36.02点,报5,092.08点,涨幅为0.71%。

  科技股延续上涨动力,科技巨头亚马逊暴涨14.31%、微软飙涨10.15%、谷歌大涨3.28%,从而推动了纳指五连涨再创收盘历史新高。

受令人鼓舞的企业业绩和强劲的经济数据提振,而希腊债务危机有望达成协议的预期也提振希腊股市。

  主要区域指数中,德国DAX指数收盘上涨87.27点,报11810.85点,涨幅为0.74%;法国CAC40指数上涨22.54点,报5201.45点,涨幅为0.44%;英国富时100指数上涨17.03点,报7070.70点,涨幅为0.24%。

  黄金期货价格收盘下跌19.30美元,报1175.00美元/盎司,本周(4月25日当周)累计下跌2.4%,因为股市上涨迫使投资者从黄金市场撤资,且黄金价格在跌破技术价位后触发止损卖单。

  原油期货价格收盘下跌0.59美元,跌幅1.02%,报57.15美元/桶,本周累计下跌0.13美元,累计跌幅0.23%,因为投资者担心美国石油供应恐怕会继续增加,导致国际能源市场原本就供应过剩的困境进一步恶化。


上一条:财经日报(150429)
下一条:财经日报(15042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