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农业转型时
来源:中财论坛         作者:河杨         时间:2024-01-11         点击量169

       久于电脑过时辰,思绪乏味闷沉沉。远方旅游罕常事,走访近邻图清新。

曾经老农已难见,偶遇尽皆白发生。传统农事成历史,是处多有机械声。

自然阡陌被毁去,格田成方规矩成。经营管理由大户,新颖设备替劳形。

专一产粮在变化,多种生产正运行。产能投资改旧貌,景况巨变令人惊!

正是这首《即景》小诗,引起了我写这篇文章的原因。

我们中华民族,是以农业起兴的。辉煌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基本上是以农业为主轴。然而,传统的农业,却与现在的社会生活渐行渐远了,因为中华民族正在进入崭新的现代化新颖的社会。

几千年的传统农业,是在我们这个时代发生了重大的转型,即由完全的传统劳动,转型成了机械化和电器化。我有幸生活在这个转型时期,真正感到不可思议,而又觉得非常荣幸!

传统农业转型到现代,是脱胎换骨的转变,我因为是“从传统进人现代”的人,对传统农业仍然十分“怀旧”,对将来更有着欣喜的向往,因此写这篇文章进行回顾以纪念。

传统农业虽然很“原始”,却关乎国计民生,因此当时从事农业的人群被社会称为“衣食父母”。我这篇文章重点是写这些“衣食父母”们是如何从事传统农业以及转型中的情况。

传统农业受“天时地利”制约,我们中国土地辽阔,各地的传统农业不尽相同。我是“江南鱼米之乡”的芜湖人,因此,只能写我所在地的传统农业。

传统农业历史上是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的;共和国建立以后,从1956年到1981年是“组织起来”集体生产的时期。两种生产体制虽然不同,而生产方式却没有根本的变化,都是“体力劳动、沐风栉雨、脚踩黄土日晒背”的生产方式。

我们这里是“江南水乡”,历史上都是以生产水稻为主,虽然也生产其他农产品,只能是“从属”的份额。1956年以前,每年都是一季水稻,1956年以后,有了双季稻。

在生产一季水稻的长期岁月里,农业生产有忙也有闲。传统民歌唱道“做田的哥哥快快做,半年辛苦半年闲。”民间也有“正月里过年,二月里赌钱(玩牌),三月里看戏,四月里做田”的说法。原因是我们这里的农业生产不到“春暖花开(以牵牛花开为标志)”的清明以后,是不能真正进行的;到了白露以后,便进入农事扫尾时期了。当时有“秋前十天没得割,秋后十天割不彻(割不及),白露田里一场空”的农谚。也就是说,到了深秋便做完农事了,一直到来年清明以前,便算是“农闲时期”。

双季稻推广以后,因为两季稻的产量比传统的一季稻高了许多,因此,我们这里很快便进入了以生产双季稻为主要项目的时期。

生产双季稻,使农业生产繁忙了许多,生产季节也延长了。因为双季晚稻对季节的敏感性很强,大田布苗早一天比晚一天的产量有明显优势,因此人们都尽量的赶早。虽然仍然是清明以后才能正式生产,但却是“迫不及待”,很是紧张。到了炎热的伏天,即大暑前后,便进入收割早稻,布置双晚的时候。人们为了不误农时,顾不得炎热,投入紧张且辛苦的生产。由于是赶紧收获早稻与布置下一茬稻子,像是在与老天“抢时间”,那一段大约是二十天左右,被人们形象地称作“双抢”,即抢收抢栽(收割早稻栽插双晚)。“双抢”中农民的艰辛,真正是“赴汤蹈火、挥汗如雨、披星戴月”。当忙完了“双抢”,进入双季晚稻管理季节时,即到处暑左右了,农民们便会感概地说“又算是过了一年(最艰辛的生产季节)。”其实,双季晚稻收获期是在立冬以后,即公历11月中下旬,而真正结束当年生产,则已经是元旦边了。

传统的生产,是沿袭历史的方式,应用的是人力与畜力。人力,是农民自己;畜力,我们这里则是耕牛。因此农民们对饲养耕牛十分重视,有“庄稼无牛空起早”的俗语。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时期,一户人家,能有“条牛担种”,即一头耕牛一百斤稻种,就会是小康之家了。生产队时期,也还是将耕牛作为重要的生产资料,有“耕牛农家宝,生产少不了”的说法。我们这里养牛,必须要有专门的人,因此农家孩子大多数都有牧牛的经历。一般十岁左右(最早的八岁)一直要到十五六岁,有的甚至到十八九岁,才告别牧牛生活,完全进入田间生产。牧牛的时候,牧牛人骑在牛背上,或者将牛牵着,让牛在田埂上,抑或荒滩上自由自在地吃草。牧牛人的责任,是不让所放牧的牛乱跑,更不能糟蹋庄稼;“老牛过冬”,更加需要用心。农民们养牛,是农事中的重要内容。

农民们为了要获得理想的产量,在生产上讲究的是“精耕细作”。所谓“精耕细作”,就是在土地上用足功夫。农民们在土地上所用的功夫,绝对比我写文章更加细致、用心。一个良好的农民,在农活上必须处处讲究,才可以使庄稼生长得称心如意。为了做到“精耕细作”,农民们几乎终年都“纠缠”在土地上,因此他们都“炼”成了皮肤黝黑、身材精悍的人。

农民们的劳动虽然说是很“笨重”,其实是有着许多技巧的。他们不仅需要具有强壮的体力,还更需要有心灵手巧的秉性。种植水稻,各项操作都有讲究的技术,其中“插秧、割稻、打稻”,更是技术上的强项。只有在各项农活中都能“过关”,才能算是“合格农民”。实践中,不是“科班底子(出身农业)”,而是“半路出家(中途务农)”的人,总难以将农业做得得心应手。

种植水稻时,首先是翻耕土地,其次才能够按部就班地进行各项农事。

在双季稻没有普及以前,农民们将稻草收获回家以后,就开始使用耕牛翻耕收获后的空田了。那还是在秋天,当时有“七(农历月)耕金,八耕银”的说法,也就是说,庄稼收获后的板田翻耕得越早越好。双季稻普及后,也都要在冬天翻耕板田,叫做“翻耕冬板田”。到了第二年开始春耕时,翻耕过来的土地已经被寒冬的气温冻得酥碎了,地下害虫也会被冻死掉,不仅利于耕作,更加利于下季庄稼生长。因此,农民们对于翻耕“板田”十分注重。

春耕时节,人们先将已经翻耕了的土地再用耕牛进行耙碎、翻耕一遍,让自然天气风吹日晒。到了准备布置新苗的时候,先灌上水,再用耕牛翻耕、耖平。“双抢”时,自前茬收割后,到再布置下一茬稻子,起码要翻耕一遍,才可以耖平。手扶拖拉机普及以后,也得旋耕一次,再行耖平。因为耕作后的水田只有耖平了以后,才可以布置新苗。

给空田灌水,或者是天旱时给稻田续水,传统的方式是用“龙骨水车”从池塘里将水“车”到田间。仅这“车水”,其技巧也是因人而异。有的人因为难以理解其中“诀窍”,出了许多力气,累得浑身是汗,也难以做到理想的程度。

插秧是很重要的农活,农民们非常注重,农谚说“千犁万耙,全靠一棵插”。我们这里清明过后,农民们就开始育秧,一个月左右,在立夏边便开始插秧了(俗称“栽田”)。一家一户生产的时候,插秧的人会享受到最优惠的伙食待遇;集体生产时期,插秧的人也会有比较高的工分报酬。插秧,先是将秧苗在培育好的秧田里拔起来,洗干净,扎成把。要求拔得整齐,扎得规范,才方便栽插。大田栽插,总的要求是要做到又快又好,尤其讲究“插得好”。常常是许多人在一起,只有很规范的插秧人,才会被人们尊重。

秧苗插到大田里后,一般十天过后就要进行除草。在没有除草剂的年代里,稻田除草占据农活的时间最长,叫做“耘田”(我们这里叫跆田)。一季稻子收获前,至少要耘三遍草(有“稻耘七遍猪无糠”的说法,是说耘的次数越多,稻粒的质量越好)。否则会遭草荒。其技术含量也是很高的。好的耘田人,能够把田间杂草除得尽光,不妨碍稻苗;而做不到精细的人,常常不仅是草除得不理想,还会伤害稻苗。

稻子成熟后,在进行收割时,又是农民们的关键农活。收获稻子从割稻子开始,到将稻子打下来送到晒场上、扣好稻草并且晒好,才算是完成。稻草是耕牛的日常饲料,又是住草房的盖草和日常生活所用的燃料,因此,传统农民们很注重稻草的收获。

割稻子的要求是必须将每一根稻子都得割断掉,抓在手里紧扎扎的,放在田间平展展的,才方便捋起来掼打。这项技术具有很高的含量,有的人割了许多年的稻子,也达不到规范要求,总会遭遇批评。

给稻子脱粒,我们这里历史上是用禾桶掼打,俗称“打稻”。一般是四个人同用一张禾桶。打稻的技术要求更高,必须打得干净,稻把子扬起来的时候不能将稻粒撒落在禾桶外面。而且速度要尽量的快。因为大家都有自己的“份额”,个人不能格外落后。打稻是重体力农活,一捆稻子捋起来接近半公尺径围,举起来掼在禾桶板上“咚”的响,有多大的力气都能用得掉。因此,打稻的人总是只穿单衣,还总是汗流侠背。稻子打下来以后,够上两大挑了,由两个人送到晒场上去,另外两个人必须在送稻子的人回来以前,将打下的稻草都得“扣”好并且晒起来。这“扣稻草”也是很讲究的技术活,一把稻草从地上掺起来的同时,就得扣好、晒开,稍微侍侍弄弄,就难以适时完成自己的任务。

俗话说“庄稼一支花,全靠肥当家。”肥料是决定庄稼收成多少的关键,因此给土地施肥,是农民们又一项重要的农活。在化学肥料没有普及之前,农民们给土地施肥,主要是“农家肥”。农家肥的种类很多,但人畜粪、草木灰的数量是微不足道的。我们这里主要的是绿肥和塘泥。绿肥是采集的青草和种植的“红花草”;塘泥则是取自水塘里面的淤泥。农民们在田间生产稍微松懈了一点的情况下,便努力地做着这方面工作。因此,用盆、船捞塘泥、往田中挑塘泥,是农民们冬闲时候的主要农活。

为了社会和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民们还得进行“兴修水利”和参与大型工程建设。由于这些工程都是集体性质的事,基本上由政府安排。因此,每到冬天,都会有“分配来的定额任务”。农民们冬季“农闲”,其实也不可能真正的闲下来。

传统农家的日常生活,与现在比较,由于受条件限制,生产力水平长期低下,收入有限。生活水平,只能以“吃饱穿暖”为原则,因此都会是节衣缩食。虽然也有富裕的人家,可以有富裕的生活,但也是以“节俭为荣”,而富裕的人口按总人口比例,也只是少数。绝大多数的人,都只能是“勤劳节俭,艰苦朴素”。时长日久,却也形成了习惯,因此,虽然说是艰苦,只要不是遭遇了人祸天灾,小日子基本上能过得去。

社会科学技术是在不断进步的,农业生产也随着进步。进步的速度,开放前总摡是徐徐前行,而开放后则是日新月异,以至于出现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其显著特点是:拖拉机的应用与广泛普及,免去了农家养牛的传统事务;田间布苗出现了“抛秧”、“直播”的技术,将人工插秧“革了命”;稻子出现了难以脱粒的品种,必须使用打稻机、收割机,将人工“打稻”淘汰了去;农业用水实现了完全机械化,使“龙骨水车”成了古董;化学肥料广泛普及,解决了捞塘泥、挑塘泥的重体力劳动;除草剂的应用,免去了人工除草繁琐的操劳;现代化机械的使用,农民们免除了大型水利和大型建筑工程的繁重劳动。

更欣喜的是,国家对三农进行着大量资金投入,平整了土地,适应了大型农业机械的应用。又实行了“土地流转”的耕作制度,将土地集中给大户耕作。一般农民因为土地较少,用不上大型机械,成了不再直接从事耕作的人。国家还对农村道路和生活设施进行了改造,使农民们有了现代化城镇般的生活环境。机械化、电气化的农业,减轻了劳动强度,节省了大量人工,使传统农业渐渐地过渡到了现代化。如今,因为农业上需用人工大量减少,新一代的农村人大多数走出了村庄,进入了城镇;仍然生活在农村里的人,也都有了现代化的生活环境。农村、农民、农业出现了前所没有的新面貌。

传统的农业,从“刀耕火种”到“牛耕生产”,是几千年的历史;而从“传统生产”进入到“现代农业”,主要是在开放后实现的,仅仅只是三四十年的时间。

事实说明,现代农业比传统农业先进了许多,致使农业生产有了前所没有的脱胎换骨的变化。在进入了新型现代农业的如今,回顾传统农业,我由衷地感到,传统的农民,绝大部分都是勤劳刻苦、聪明智慧的人。他们之所以没有跳出传统的圈子,是因为科学技术和社会环境的原因。事实还说明,科学技术越到高级,生产技术的进步越是快捷;社会在自由开放的环境里,人们便会有奋发向上的精神,各行各业,包括农业,便会有欣欣向荣的景象。

社会上一直以来所说的“民以食为天”,是说农业的重要;“以农为本”,是说我们国家本来的性质。如今,在农业由传统转型到现代之时,我觉得应该要有足够的认识,也应该予以回顾。只有这样,才可以深刻地体会到社会进步的意义。因此,我特别撰写了《三农今昔》的书。在那本书里,我详细地叙说了“三农”的历史经历,并对未来寄予了美好期盼。我这篇文章,可以算是《三农今昔》的概括。但因为偏重于农业,或者难以满足有些读者的兴趣。不过,这确实是我们这一代人幸运的经历,值得所有人关注。我不嫌平凡,自不量力,所写的这些,目的是回顾历史,也算是“温故知新”的尝试。(本文于2019年3月14日发表于中财论坛)


相关文章